主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及构成
内涵:六个“是”
构成: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题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目的和归宿)
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首次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构成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基本立场: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民为中心。
基本观点: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全面性)的科学认识(正确性),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基本方法: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正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社会根源——经济社会背景:在马恩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阶级基础——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法、英、德三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列宁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恩列”经典著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阐述唯物史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本论》——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着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
《反杜林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构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首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德法年鉴》——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个转变”
《法兰西内战》——科学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国家 学说的代表作之一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资本论》的直接继续,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 的前夜
《论欧洲联邦口号》——首次明确提出“一国胜利论”
《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进一步发挥了“一国胜利论”
《国家与革命》——“列宁的“国家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当代价值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它独有的特征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实践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这也是它 独有的特征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可以总结概括为革命性
2、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