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劫面包店(村上春树)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在他的短篇小说《再劫面包店》中写了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

  一天夜里,刚结婚不久的小两口突然醒来,两人都饿得不得了,把家里所剩无几的
食物扫荡一空,那种饥饿感仍然无比凶猛。
  这不是一种正常的饿,妻子说:“我从来没有这么饿过。”
  这时,“我”不由自主地回了一句话:“我曾经去抢劫面包店。”
  “抢劫面包店是怎么一回事?”妻子揪住这句话问了下去。
  原来,年轻时,“我”曾和一个最好的哥们去抢劫面包店,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
面包。
  抢劫很顺利,面包店老板没有反抗的意思。不过,作为交换,他想请两位年轻人陪
他一起听一下瓦格纳的音乐。两个年轻人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答应了。毕竟,这样一来
,就不是“抢劫”面包,而是“交换”了。
  于是,在陪着老板听了瓦格纳的音乐后,两个年轻人“如愿以偿”地拿着面包走了

  然而,“我”和伙伴非常震惊,连续几天讨论,是抢劫好,还是交换面包更好。两
人理性上认为,交换非常好,毕竟不犯法。但是,从直觉上,“我”感受到一些重要但
不清楚的心理活动发生了,“我”隐隐觉得还是不应该和店老板交换,相反该用刀子威
胁他、直接将面包抢走就是。
  这不仅是“我”的感觉,也是伙伴的感觉。后来,两人莫名其妙地再也不联系了。

  对妻子讲述这件事时,“我”说:“可是我们一直觉得这其中存着一个很大的错误
,而且这个错误莫名其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一道非常黑暗的阴影……毫无疑问
地我们是被诅咒了!”
  “不仅你被诅咒,我觉得自己也诅咒了。”妻子说。
  她认为,这就是这次莫名其妙而又无比凶猛的饥饿感的源头。要化解这种饥饿感,
要化解这个诅咒,就必须去完成这个没有完成的愿望——真真正正地再去抢劫一次面包
店。
  最终,新婚的两口子开着车、拿着妻子早就准备好的面具和枪,扎扎实实去抢了一
次面包店——一个麦当劳。
  我是在2000年第一次读了这个短篇小说,觉得莫名其妙。村上春树到底在说什么啊
?真是一篇怪诞的小说。
  但是,前不久,在和几个心理医生朋友闲聊时,忽然间仿佛彻底明白了村上春树这
个短篇小说的寓意:未被实现的愿望,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脑子里蹦出这样一句话后,感觉上,记忆中藏着的许多恍恍惚惚的事情都在刹那间
得到了无比清晰的解释。
 譬如,美国男子盖茨比是一个亿万富翁,他再次遇到前女友戴西。戴西因渴望纸醉
金迷的生活,已嫁给一个纨绔子弟汤姆。汤姆的家境已没落,而戴西也浑身上下散发着
对物质生活的渴求。不过,盖茨比仍痴迷不减,继续狂热地追求戴西,并用巨资资助她
的家庭。然而,戴西也仍和以前一样不在乎盖茨比,不仅和丈夫一起利用他,甚至还参
与策划了一起车祸,害了盖茨比的性命。
  这是没有结果的初恋留下的诅咒。对盖茨比而言,没有在戴西身上实现的愿望,犹
如一个魔咒,他似乎只有实现这个愿望,这个魔咒才能解除。
  这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他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描绘的一个悲剧。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例子显示,不曾完结的初恋是最常见的魔咒之一,令许多人
为之付出巨大的精力。
  去年六月,一家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名80岁的老人马德峰,在长达47年的时
间里一直在寻找初恋女友,最终通过这家报社得以圆梦,知道了初恋女友的下落。
  这种未被实现的愿望,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对此,可以用完形心理学给予解释。完形心理学是源自德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
核心概念就是完形,大概意思是,我们会追求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一个有始有终的初
恋,不管结果是走向婚姻的殿堂还是分手,只要有明确的结果,就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图
形。然而,假若初恋无果而终,就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心理图形。那么,我们会做很多努
力,渴望完成它。
  马德峰老人和初恋女友因为组织的反对而不能结婚,这不是自己的意志的结果。并
且,分手后,两人失去了联系。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导致马德峰在这一件事上的心理
图形有很大的不完整感,这是令他在后来的47年时间中不断寻找初恋女友的重要动力。

  马德峰老人的这种心态其实并不罕见,有报道称,山东青岛一家机构甚至专门推出
了一项特别服务——“代孤独老人寻找初恋情人”。

她现在为5年前活,5年前为10年前而活 
  完形的概念固然不错,但相对而言,我更乐意从“意志”这个词汇来分析这些事情

  此前,在本专栏文章《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之一)》中,我写道,心灵成长的第
一定律是“成为自己”,也即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换一
句话来说,“成为自己”其实就是“意志的胜利”,即我们渴望自己的意志能得以展现
并获得胜利。
  我们的意志无处不在,并且很容易受到阻碍,于是,我们也很容易有许多愿望不能
实现,也由此很容易受到“未被实现的愿望”的诅咒。
  一个读者给我写了一封长信,讲述她的人生多么苦难重重。她的信很长,读起来很
苦,大概的脉络是,10年前,她爱一个男子A,但父母给她介绍了一个男人B,并且逼她
嫁给B。她一直是乖乖女,于是答应了。
  然而,对A的没有实现的情感就成了一个魔咒。5年后,她遇到了A,情感大爆发,疯
狂地和A陷到了一起。但A已不是5年前的A,他已结婚生子,虽然和她缠绵在一起,但并
不想瓦解自己的家庭。她有很强的道德感,没有责怪A,没有强行拆散A的家庭,带着点
“圣人感”离开了A的生活。
  但又过了5年后,她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她恨A为什么不和她一起,也恨自己,她抱
怨自己为何当时没有对A大发脾气,为什么表现得那么好。
  读这封长信,给我的感觉是,她似乎一直生活在过去中,她的行为似乎一直过去数
年前被压抑的愿望的展现。她不尊重自己此时此地的感受、此时此地的愿望,相反压抑
它们。她以为,这些感受和愿望可以轻易被否认、轻易被压制。然而,过了数年后,这
些未被实现的愿望成了无比强大的力量,就如魔咒一般诅咒了她,令她不能自拔。于是
,现在她为5年前的愿望而活着,5年前又为10年的愿望而活着。总之,她一直不能生活
在此时此地。
  读这封长信的时候,我一度感到非常难受,觉得她信中充满抱怨,宛如祥林嫂一般
。然而,略一沉思,我很快明白,这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无
数愿望被压制,我们现在所表达的,一样常常是过去被严重压制的愿望。
  最常见的现象是,小时候,我们所产生的但不能实现的诸多愿望,我们都会在长大
后表达出来。哪怕这些愿望看上去再不合理,它们也仍然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我们尽
管理性上意识到了它们无比不合理,但却难以摆脱它们的控制,就像是中了魔一样。
  譬如,许多女子,喜欢有暴力倾向的男人,认为那样才是男人味,她们对通常意义
的好男子是没有什么兴趣的。
  如果仔细聊下去,就会发现,这些女子,她们通常都有一个暴烈的老爸,挨过老爸
的训斥、暴打和严格的管教。她们的心底,一方面对老爸有愤怒,但另一方面又有过强
烈的渴望,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老爸的暴力倾向,让他能对自己好一些。
  然而,童年的这个愿望,和几乎所有试图改造父母或其他重要亲人的愿望一样,99
%的时候会失败。于是,这个没有被实现的愿望深埋在心底,仿佛成了一个魔咒,到了
成年时发挥起巨大的作用,令她们会莫名其妙地痴迷那些暴力的男子。尽管遭受了许多
折磨,但仍痴迷不悟。
  我自己也不例外。小时候,因为一些原因,我很少玩耍。这个行为,看上去是我主
动选择的结果。但是,少年没有不贪玩的,这是孩子们的自然愿望,也是一个必经的心
理阶段。童年时,我这个愿望未被实现,结果它被压到心底,成了我的一个魔咒,到成
年后反而地剧烈地爆发出来。读研究生期间,我曾长时间严重迷上电脑游戏,有两个游
戏打到自夸全球无敌手,甚至工作以后,也仍然会偶尔消失一段时间,疯狂地打电子游
戏。
  这是一种愿望的弥补。童年时所失去的,成年后又追了回来。
  现在,常有报道说,某名校的大学生,因沉溺于网络而挂了许多门课。为什么会这
样呢?一些详尽的报道本身就给出了答案:这些沉溺网络的大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在亲
人的严格管制下刻苦学习,普遍缺乏玩耍的机会。由此,他们对网络的沉溺,其实常常
也是被压制的愿望的弥补性的表达。
  重读《再劫面包店》后,“抢劫面包店”就成了我和心理医生朋友们调侃时的一个
口头禅,因为的确发现,“中了魔一样去展现未被实现的愿望”,能够解释无数的现象

  前面提到的,都是一些很重要的愿望。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一个未被实现的
很小很小的愿望所诅咒,而去干一些傻事,于是犯了重大的错误。
  村上春树在他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中细致地描绘了这一现象:女主人公绿子
渴望男主人公渡边陪她过夜,渡边怕违反学校纪律不敢这样做,于是,绿子对他说,如
果他不愿意陪她,她就会坐在地上哭,哪个男人过来第一个和她搭讪,她就和这个男人
睡觉去。
  渡边只是违逆了她一个小小的愿望,但她却想为这个未被实现的愿望去犯一个重大
的错误。
  这是意志的娇纵,也是意志的较量,渡边爱绿子,最后让了步,冒着被学校发现他
违反纪律的危险,陪了绿子一夜。

恋人和政客一样,常玩意志的引诱的游戏
  在恋爱中,还有意志的引诱。所谓意志的引诱,既一方用各种方式,让对方主动为
自己做一些事情。这样一来,对方投入了自己的意志,他就渴望看到这个意志的结果,
于是很容易陷入到这份情感中了。由此,所谓的情场高手,不会一味地付出,相反他们
会想尽办法引诱对方多付出。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对方有了一点意志的投入,他们就会
渴望见到自己意志的结果。这时,他们就会大有文章可做。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他的名著《爱经》中描绘过这种技巧,他奉劝恋爱中的男子说
,你可以慷慨许诺,让对方以为她可以得到很多,并先给予了你回报。但是,你只给出
许诺的一小部分,总之要低于她的“回报”。这时,因为她投入了她的意志,并且看到
她的意志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但同时她多少又相信你的许诺是真心的,于是她会加大
自己投入的力度,以换取你兑现承诺。然而,这样一来,双方的投入进一步失衡,她的
心里进一步有更多的不甘,于是她继续加大投入的力度……这最终成了她的一个恶性循
环,她投入越来越多,但总不能获得意志的胜利,于是她越来越不甘心。
  不仅男子会玩这样的游戏,女性一样也会玩这样的游戏。在我收到的许许多多读者
来信中,都可以看到,这些苦恼的人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对方精心铺设的陷阱。表面上,
他们要求的是不甘心,是要求对方兑现曾经的承诺。实际上,他们所渴求的是意志的胜
利。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有许多人在爱情中有意无意地制造迷局,尽管已无比渴望和
对方到一起了,但仍然刻意矜持,刻意保持着距离,因为他们知道,“得不到的才是最
好的”,这的确常常是一个真理。
  这种意志的勾引,并不仅仅限于爱情,在其他领域也很常见。
  有一个笑话说,两个乞丐打赌,乞丐A对乞丐B说,他能赢得路过的一个贵妇人的亲
吻,乞丐B不信,于是立下赌注。最终,乞丐A赢了,他用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先求那个
贵妇人帮他一个小忙,然后再帮一个大一点的忙……这样一点一点的升级,最后,他顺
利地求得了贵妇人的一个吻。
  乞丐A对贵妇人所玩的,也是意志的勾引的游戏。当贵妇人答应了他最开始的微不足
道的忙时,她就对这个乞丐投入了意志。由此,她也开始看到自己的意志有一个结果,
而乞丐A借此逐渐升级自己的要求,最终得逞。
  这也是政客们常玩的游戏。美国政客克里斯·马修斯在著作《硬球》中写道,让选
民记住自己的绝招并不是帮助选民,而是求选民“帮我一个忙”。马修斯写道,人性是
自我中心的,如果一个人感觉,他欠了你的,他会倾向于忘记你。相反,如果你欠了他
的,那么他会一直记住你。  这同样是意志的勾引的游戏。在选举中,这一点极其重
要,一旦一个选民对一个候选人投注了自己的意志,不管这个意志多么轻,他仍会渴望
见到自己意志的胜利,于是接下来会继续支持这个候选人,直到看到他的胜利。从这一
角度而言,这个候选人的胜利,被这个选民当作了自己意志的胜利。

 

恋爱中的失落,未必是爱的遗憾,而可能是意志的挫败。

警惕“愿望的接力” 
  《再劫面包店》中,本来,“我”的意志是抢劫面包,如果成功了,就是“我”的
意志的胜利。然而,面包店的老板用瓦格纳的音乐做个交换,就将“我”的意志给抹去
了,变成了他的意志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