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引言
- 该文章来源于教材的思路。
- 使用FSM状态机描述发送方和接收方服务响应状态。
- 在阅读本文之前,最好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各层之间的交流方式。
- 红色为重点,蓝色为细节
二、Rdt存在意义及原理
- 可靠数据传输rdt原理: 现实中很多信道是不可靠的,很可能会发生丢包(由缓存溢出)等错误,所以我们需要使用技术手段来是传输变得可靠
- 可靠的含义:不错,不丢,不乱(重复分组)
- Rdt 协议:对应用层,传输层,链路层都很重要。例如在传输层使用了UDP协议,而网络应用需要可靠传输,则需要使用可靠传输协议。
- Rdt 被列为网络十大问题之一。
- 基本FSM结构
三、Rdt 的历经版本及实现
1. Rdt 1.0 协议
- 特点:发送方与接收方都只有一个状态
- 考虑条件:底层信道完全可靠条件下:(理想条件,实际不存在),具体解释如下:
不会发生错误
不会丢弃分组
发送方与接收方的FSM 独立
- 发送方:一个状态,等待上层调用
若上层调用,则产生rdt_send事件,创建packet活动,调用信道上的udt_send(),发送分组,可确定百分百发送,然后回到之前状态,继续等待调用 - 接收方:一个状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