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面对外部刺激,更加从容淡定

确实,正如这个问题所描述的那样,同样都是经历挫折和失败,有些人睡一觉,就好了,而有些人,则彻底缴械投降,不仅如此,还郁郁寡欢,从此一蹶不振。

比如说做公众号,不少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抑郁,没错,就是想要做好,但却做不好,于是,就抑郁了。

从此自己就开始和自己作战、内耗了。

也见过一些人,细水长流,虽然进步缓慢,但坚持下来,慢慢也就做起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就解决困难,并没有因此患上抑郁。

为什么相同的刺激,不同的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应?我们应该怎么解释这种差异?


 

 

 

 

1,比例偏见

如果你经常去商场购物,就会发现这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这家店的中份黄焖鸡,价格是20块钱,你朋友说在商场的另一边,也有一家黄焖鸡店,中份只要10块钱,但要走路5分钟。

为了省这10块钱,你二话不说,提桶就跑。

吃完黄焖鸡,你打算在商场4楼买部手机,手机价格是2499元,这时候,朋友捅了捅你,说这部手机在3楼,只要2489元。

只要走路5分钟,就能节省10块钱,这时候,你走还是不走?

99%的人,肯定会选择不走。

这就奇怪了,同样都是可以省下10块钱,为什么吃黄焖鸡,你就愿意多走路,买手机,你就不愿意了呢?

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中的「比例偏见」,当花出去的钱,对于你当下拥有的财富来说,是九牛一毛,你就觉得无所谓,就不会去斤斤计较。

但如果花出去的钱,对于你来说,是全部家当,你就会特别特别心疼,甚至,还会心疼几天,一辈子。

 

 

 

同样,我们可以用「比例偏见」来做这样的类比。

同样都是高考失利,你同学家里非常殷实,父母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早就替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而你呢,家里一穷二白,父母没有什么文化不说,还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他们不能给予你任何帮助,他们还等着你带领他们,脱离贫穷。

这时候,相同的一个刺激,都是高考考砸了。

你同学的心情,一点起伏都没有,知道成绩之后,第二天就出去旅行了;

而你呢,彻底懵了,抱着一部破手机,只能坐在家里,干流泪。

所以,很多外部刺激,尤其是负面消极的刺激,看似是一样的。

但其实,对于你,对于我,对于他来说,却是完全不同。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岛,我们都会和家庭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结。

而这种联结,就是面对刺激的「底气」。

家庭殷实,底气就足,面对刺激,就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骨气;

家庭不好,底气就差,面对刺激,还没开始就瑟瑟发抖的自卑。

就是这么简单和粗暴。

 

 

 

2,解释水平

知乎有个热门问题,叫做: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喜欢批评?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建议」和「批评」之间的区别。

建议是什么?建议是你向我咨询问题,我耐心倾听,接着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给你列出一二三条改善的方法。

在此过程中,我不做道德批判,不诋毁你,不辱骂你。

而批评是什么?

批评就是还没等你开口,我劈头盖脸,对你就是一顿数落,说你这里不行,那里不行,还骂你道德有问题,是个沙雕。

没有就事论事,更没有给出可以执行的方法论,通篇只有痛骂、贬低和道德评判。

这就是批评。

建议更多是就事论事,所以它的解释水平比较低,因为它很少做道德批判。

而批评就完全不就事论事,它的解释水平非常高,高到一上来就骂你傻逼。

不知道你的父母,是给你建议多一点,还是对你批评多一点。

这样问,本身就显得非常多余。

绝大部分父母,要么常年接受挫折教育的洗礼,不知道赞美为何物;

要么太忙太累,压根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聆听子女面对外部刺激时的心情,以及缺乏足够的知识和逻辑,好一五一十,就事论事地给出建议。

因为总总原因,致使很多父母,倾向于选择批评,而不是建议。

在批评氛围成长起来的人,面对外部负面刺激,也就是失败,他们的脑回路是这样子的:

啊,这件事情好难啊;我不会;我真是太差劲了;我真是干啥啥不行,做啥啥不会,好丢脸!!!


遇到外部负面刺激,不想着去解决它们,而是陷入这种自我消耗,自我批评之中。

 

 

 

 久而久之,不抑郁,也得抑郁。


 

 

 

3,反刍,反刍,再反刍

《武林外传》这部电视剧特别有意思,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每次佟掌柜遇到自己搞不懂的大挫折,就一定会说这样一句话:

我好后悔,当初就不应该嫁过来;

如果不嫁过来,我的夫君就不会死;

我的夫君不会死,就不会巴拉巴拉......

学心理学的人,一听到这句话,就知道佟掌柜开始陷入「反刍」模式了。

所谓反刍,就是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在大脑中,回忆过去那些失败,或者令自己遗憾的事情,目的不是为了找出解决的办法,以避免这些事情,再一次发生。

 

而是找出为什么。

反刍之所以不好,就是因为它的目的,它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只想找出为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和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之前一位朋友请我去吃饭,他选的餐厅,可能是因为事前没有好好看大众点评,这家餐厅出品的饭菜,非常差劲。

于是就餐过程中,他没完没了地说:

为什么会这样子啊!这顿饭多少多少钱呢,怎么会这么烂呢,真不懂它竟然还能在广州生存下去!真心不懂啊!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那次吃饭,吃到最后,我很想死。

反刍思维,聚焦的是过去,一定要想出个为什么,不然就不能轻易罢休,于是,人就会不停地反刍下去。

但就是不去行动。

而事实上,存在着一种更加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那就是「焦点解决短程治疗」。

所谓焦点解决短程治疗,是指遇到外部负面刺激,也就是遭遇挫折,不要去反刍为什么,而是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问题解决」上面来。

也就是说,这家餐厅的饭菜不好吃,已然成为了事实,这时候,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直面这个问题,好避免这个问题,再次发生。

写到这里,相信你对于这个知乎问题,应该有了更加彻底的认识。

这篇文章不是教大家,把自己当下的不顺利,全部归咎到原生家庭之上。

我们想做的,是拓展大家看待问题的视野,让大家明白,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复杂的多。

你当下的遭遇,很有可能,不是你一个人亲手造成的,而是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不断叠加,变异而形成的。

想要让自己面对外部刺激,更加从容淡定,方法如上已经给出来了。

第一就是赚钱,当你手头宽裕了,家庭没有负担和拖累了,做起事情来,底气自然就有了;

 

第二就是多建议,少批评,少做道德批判,少用解释水平高的形容词,去形容自己和别人;

 

第三就是聚焦于问题解决,少反刍过去,不要一心想要找出个为什么。

 

做到这三点,你的外部负面刺激的耐受力,就会越来越高,多大的刺激,对于你来说,就有可能是隔靴搔痒。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失意与困惑的时候。如果我们真的陷入到不良的情绪中时,不及时疏导自己,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此时,外界的帮助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自我解救,因而学会一些心理困境自救法,非常有必要。


1

弹簧法


 

试着在你的手腕上套一个橡皮圈,当你走神时,就狠狠地弹自己一下,同时,模仿拍电影的情景,冲自己用力喊一声“停”,这种非常具体的刺激能帮助你中断思绪,回到手头的事情上来。然后认真地做9次深呼吸,一下一下地数,数完告诉自己,等处理完手头的事再想心事也不迟。信不信由你,等你真正集中精力做完一件事时,你的压力就已经减轻了许多。


2

回避法


 


俗话说惹不起咱躲得起,"躲"也就是回避,虽简单但有实效。当某些人和事、某些场合使你郁郁不乐,或即将火冒三丈,体验到内心矛盾冲突时,应及时回避,不在导致心理困境的地方驻足,以免"触景生情",找一安静处,静默十分钟,或听听音乐、散散步,都可分散注意力,淡忘烦恼,使内心趋于平静。



3

自勉法


 


自勉就是以积极的信念暗示自己,努力挖掘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而不是无意中把悲观沮丧、挫折感放大,只有在不幸与失败中奋起的人才能最终成大器。如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女友离他而去的残酷情况下,没有趴下,而是用心灵激情的迸发,留下不朽的乐章。在很多情况下,自勉能驱散忧郁、克服怯懦,使自己恢复乐观与自信。

  


4

自我安慰法


 


所谓"想开点"就是自我安慰法,为自己找一种"合理"的解释,"自圆其说"。例如"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虽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但总比懊恼、沮丧强。也有许多事,换一个角度看,不难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失之东偶,收之桑榆"。但自慰总有些自欺欺人,常用也会妨碍对社会的适应。



5

宣泄法


 


国外某工厂一房子里,怒气冲冲的工作,对着橡胶塑的"经理",拳打脚踢,破口大骂……。这不是疯子发狂,也不是演戏,而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渲泄疗法。渲泄有助于调理大脑皮质功能,对心理紊乱、压抑感、反抗、破坏心理等治愈率颇高。可以在适当地方大叫一番,痛哭一场,或是适当地发脾气,都可以渲泄内心的郁积,摆脱恶劣的心境。当然,渲泄应该是适度,可以让自己心理负荷得起为前提。


6

倾诉法


 


心中的忿闷、悲伤等也可以向亲友,甚至是不相识的人倾吐,相信对方在理解你此时的心境后会及时给予你善意的劝慰;也可以把心中的郁积通过记日记、写作等诉诸文字,在"一吐为快"后,可以排解出心中的忿闷,尽快走出心理的困境。



7

升华法


 


把负性心理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社会、对已都有利的方面,确实难能可贵。如司马迁遭宫刑而著《史记》,居里夫人在丈夫横遭车祸的不幸后,用努力工作克制自己和悲痛,完成了镭的提取,这跟一个人修养、觉悟密切相关,而且更需一颗奋发向上的心。  

       


8

眼睛运动法


 

美国心理学家广泛使用的一种减压技术叫做眼球移动术(EMT),具体方法是:集中思想于你感到有压力的事,直到你认为你的忧虑程度达到6度以上(完全无法忍受的情况为10度),然后,保持头部竖直不动,飞快地在左右两个物体之间转动眼球25次。然后,再评估一下你的压力程度,它至少下降了两度;再重复一次眼球运动,直到压力不再影响你的正常工作为止。


专家们讲,眼球运动能减压的原理到现在也没有弄清,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做一次这样的运动,减压效果就会增强一番。

事业的挫折、家庭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冲突等都是经常会碰到的,如不注意调剂疏泄,会导致内心矛盾的冲突,使自己陷入郁恐、焦虑、悲痛等心理困境之中,但愿这8个方法能为大家带来帮助吧!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