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字节序/比特序的问题

起源

不知道大家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协议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协议的各字段的排序是按照一个什么顺序排序的?比如下面的ipv4协议。按照内存的地址来进行设计的吗?如果是按照内存的地址来设计,计算机数据存储存在大端序和小端序之别,那不是排序不一样?通信中的结构体又如何设计?能够按照各个字段的顺序进行排序设计吗?
ipv4协议头
在早期的时候,我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按照内存的从低到高来理解协议,这种理解在大端序系统中不存在问题,但是在小端序的系统中,则对不上。

在网络通信中,为了确保数据通信的一致性,不受通信机器架构的影响,都是采用网络字节序,也即大端序。

所以这里协议的确定的结论是: 大端序的地址来确定协议的,也包括1字节内部的bit顺序

正因为协议是大端序,所有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架构下,ipv4头的结构体定义存在差异性,如下:

struct iphdr
{
#if __BYTE_ORDER == __LITTLE_ENDIAN
    unsigned int ihl:4;
    unsigned int version:4;
#elif __BYTE_ORDER == __BIG_ENDIAN
    unsigned int version:4;
    unsigned int ihl:4;
#else
# error "Please fix <bits/endian.h>"
#endif
    u_int8_t tos;
    u_int16_t tot_len;
    u_int16_t id;
    u_int16_t frag_off;
    u_int8_t ttl;
    u_int8_t protocol;
    u_int16_t check;
    u_int32_t saddr;
    u_int32_t daddr;
    /*The options start here. */
};

大端序的机器结构体定义和协议设计一样,小端序则ipl 与 version 顺序需要换位。

对于TCP协议则相对更复杂一些,其协议头如下:
TCP协议头
结构体的定义如下:

struct tcphdr
  {
    u_int16_t source;
    u_int16_t dest;
    u_int32_t seq;
    u_int32_t ack_seq;
#  if __BYTE_ORDER == __LITTLE_ENDIAN
    u_int16_t res1:4;
    u_int16_t doff:4;
    u_int16_t fin:1;
    u_int16_t syn:1;
    u_int16_t rst:1;
    u_int16_t psh:1;
    u_int16_t ack:1;
    u_int16_t urg:1;
    u_int16_t res2:2;
#  elif __BYTE_ORDER == __BIG_ENDIAN
    u_int16_t doff:4;
    u_int16_t res1:4;
    u_int16_t res2:2;
    u_int16_t urg:1;
    u_int16_t ack:1;
    u_int16_t psh:1;
    u_int16_t rst:1;
    u_int16_t syn:1;
    u_int16_t fin:1;
#  else
#   error "Adjust your <bits/endian.h> defines"
#  endif
    u_int16_t window;
    u_int16_t check;
    u_int16_t urg_ptr;
};

我们可以看到 从res2-fin 各个bit的顺序也是一样的情况。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