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三星 INR18650-33G 磷酸铁锂电池的外特性,基于电池单体建模搭建,充分反映电池单体及总成工作特性;能够模拟电池充放电时SOC、温度、电池端电压变化,并综合考虑了 SOH 对电池容量的影响;SOC、温度、充放电电流对电池端电压影响;电池充放电电流及欧姆电阻极化电阻对电池升温的影响等。
本模型主要包括电池 RC 模块、电池参数设置模块、电池老化模块、电池热学模块和电池电流分流模块 5 个基本模块以及电池充电模块和电池放电功率限制模块 2 个附加模块。
1电池RC模块
该模块主要用于模拟电池的在不同激励下的外特性响应情况,基于二阶RC 动力电池模型,本课题的动力电池数学模型如下:
其数学公式为:
根据数学模型搭建出电池基本模块,如下图:
该模块输入分别为:电池放电电流;电池充电电流;电池初始电量;电池额定容量;电池极化电容;电池极化电阻;电池欧姆电阻;电池当前温度。
输出为:电池剩余电量
;电池端电压
其中各项电池参数在
20
℃的值基本已标定:
对于多块电池进行测量:对于出厂电池,充满电,并以
0.2C
恒流放电, 直至电池电压低于 2.5V
,实验数据显示该型号电池电池容量在
2800mAh
至 2900mAh 之间呈正态分布,故取电池容量为
2865mAh
,由于模型中电池
SOC 采用安时
积分,故
INR18650-33G
锂电池在
20
℃实际容量
10314As.
2 电池参数设置
该模块主要用于对电池基本模块各项参数(电池额定容量
C
cap
、电池极化 电容 C
1
、
C
2
、电池极化电阻
R
1
、
R
2
、电池欧姆电阻
、电池当前温度
进行标定,其中各项电池参数在 20
℃的值基本已标定:
3 电池老化
该模块主要用于模拟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电池的老化程度以及计算电池自身生热。
根据三星
INR18650-33G
锂电池的老化程度测试报告:

根据相应数据直接搭建出电池老化模块:
4 电池热学
该模块主要实现电池在工作中升温的计算,得出的电池当前工作温度用 于其他子模块。电池冷却方式才有平行空气流冷却法(热对流),电池加热方 式采用热阻加热(热传导),其数学模型如下:
电池加热部分:直接简单考虑为一个纯功率热阻(即所有功率全部转化为电池 生热);根据上述公式搭建出动力电池热学模型
热学模块使能信号
heat_enable
为
1
热学模块起作用,输出 电池温度为考虑了电池热效应的温度,heat_enable
为
0
则热学模块不起作用 输出电池温度即环境温度,不考虑电池热效应);
5 电池分流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通过判断电池的输出功率(若功率为正,则电流放电, 内部计算时电流为负值,若功率为负,则电池充电,内部计算时电流为正值) 将输入电池模型的电流分流为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
6 电池充电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为通过输入充电信号(模拟实际充电线连接状态)以及充电电 流大小(默认为恒流充电)来模拟电池充电时的各项状态,同时可输出电池充 电状态(charge_state=0
未充电;
charge_state=1
充电中;
charge_state=2
充电 完成)
7 电池放电功率限制
该模块主要功能为输出电池当前可放电最大功率(通过实验数据得到,该 数值受电池 SOC
和电池工作温度影响),若输入的电池输出功率大于电池当 前可放电最大功率,则取电池当前可放电最大功率为电池输出功率;若输入的 电池输出功率小于等于电池当前可放电最大功率,则取输入的电池输出功率为电池输出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