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Java微服务:什么是微服务

文章介绍了微服务架构与传统单体架构的区别,强调了微服务的低耦合和高扩展性。常见的微服务组件如注册中心、配置中心、网关等的作用被详细阐述,并提到了SpringCloud等微服务框架。服务拆分原则包括单一责任原则、高内聚低耦合等,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进行服务拆分。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目录

与传统单体架构比较

单体架构

分布式架构

 常见的微服务组件

微服务架构各组件作用介绍

分布式架构各组件关系图

微服务的架构特征

常用微服务框架

服务拆分原则

服务拆分举例:


与传统单体架构比较

单体架构

        传统的单体架构,将业务的所有功能集中在一个项目中开发,打成一个部署。单体架构具有结构简单部署成本低等优点,适合小型项目,单体架构的优点让其可不避免的产生了代码耦合度高维护升级困难等缺点。

分布式架构

         分布式架构的出现,解决了单体架构的缺点,每个业务功能模块作为独立项目开发,称为一个服务

         微服务架构作为分布式架构的一种,具有着服务低耦合,有利于服务升级拓展的优点,是一种经过良好架构设计的分布式架构方案,适合大型互联网项目。但微服务架构关系调用复杂,维护,管理的成本较高

常见的微服务组件

  • 注册中心:用于记录和管理各个微服务的信息,包括服务名称、IP地址、端口等,提供服务发现功能,常见的注册中心有Eureka、Consul和Zookeeper等。

  • 配置中心:用于集中管理微服务的配置信息,如数据库连接、缓存配置等,常见的配置中心有Spring Cloud Config和Apollo等。

  • 网关:作为整个微服务架构的入口,接收用户请求并进行路由、鉴权、负载均衡等操作,常见的网关有Spring Cloud Gateway和Netflix Zuul等。

  • 分布式缓存:用于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并发能力,常见的分布式缓存有Redis和Memcached等。

  • 分布式数据库:用于存储和访问微服务的数据,常见的分布式数据库有MySQL集群、MongoDB和Cassandra等。

  • 消息队列:用于实现微服务之间的异步通信,解耦服务间的耦合关系,常见的消息队列有Kafka和RabbitMQ等。

  • 日志服务监控链路追踪:用于记录和分析微服务的运行日志和性能指标,帮助进行故障定位和系统监控,常见的工具有ELK Stac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和Zipkin等。

  • 分布式搜索:用于实现复杂的搜索需求,支持高并发和大规模数据索引,常见的分布式搜索引擎有Elasticsearch和Solr等。

微服务架构各组件作用介绍

  •  微服务架构由许多服务模块组成,这些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变得错综复杂。为了解决服务模块之间关系难以记录的问题,引入了注册中心。注册中心用于标准化记录每个微服务的IP地址和端口,并提供服务发现功能。
  • 每个服务模块都有自己的配置文件,通过配置中心进行统一管理。
  • 用户通过网关来访问服务并进行身份验证,网关将用户的请求路由到相应的服务模模块
  • 为了支持庞大的服务架构并发访问,引入了分布式缓存
  • 复杂的搜索需求分布式搜索组件来实现。
  • 服务模块之间的异步通信依赖消息队列,提高了服务的并发能力。
  • 引入分布式日志服务系统监控链路追踪功能,用于记录微服务运行过程中的日志和异常情况,帮助进行故障定位等。

  分布式架构各组件关系图 

                                 

微服务的架构特征

  • 单一责任原则:每个微服务只负责一个具体的业务功能,通过拆分成多个小型服务来实现解耦和模块化。

  • 松耦合:微服务之间通过明确定义的接口进行通信,彼此独立部署和扩展,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和可维护。

  • 分布式管理:各个微服务可以独立地开发、部署、维护和扩展,使团队能够更好地并行开发,快速迭代更新。

  • 弹性和容错:微服务架构通过使用断路器、负载均衡、容错机制等,可以实现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提供稳定的服务。

  • 自治性:每个微服务都是自治的,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数据库、技术栈等,充分发挥团队的自主权和创造力。

  • 服务发现和治理:微服务通过注册中心来实现服务的发现和注册,监控和管理微服务的状态、版本、依赖关系等。

  • 事件驱动和异步通信:微服务架构可以通过事件驱动的方式实现不同服务之间的异步通信,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性能。

  • 容易扩展:由于微服务是独立部署和扩展的,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对某些服务进行水平或垂直扩展,以满足业务需求或处理高并发。

常用微服务框架

  • Spring Cloud:基于Spring框架的微服务框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组件,如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断路器等,包括Eureka、Ribbon、Feign、Hystrix等子项目。
  • Netflix OSS:由Netflix开源的一系列微服务框架和工具组成,包括Eureka(服务注册与发现)、Ribbon(客户端负载均衡)、Hystrix(容错和断路器)等。
  • Dubbo:阿里巴巴开源的分布式服务框架,具备高性能和轻量级的特点,支持服务注册与发现、负载均衡、远程调用等功能。
  • gRPC:由Google开发的跨语言的高性能RPC框架,使用Protocol Buffers作为接口定义语言,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平台。
  • ServiceComb:华为开源的微服务框架,提供了服务注册与发现、负载均衡、熔断器等功能,同时集成了一些监控和治理特性。
  • Istio:一个用于连接、管理和保护微服务的开源平台,提供流量管理、策略和安全性,基于Envoy代理。

服务拆分原则

        了解了微服务后可以知道,微服务就是将大的项目拆分成无数个小项目模块,那么要怎么拆分呢?原则如下:

  • 单一责任原则:每个微服务应该只负责一个具体的业务功能。拆分后的微服务应该聚焦于解决特定的问题,避免功能耦合。

  • 高内聚低耦合:微服务内部的模块和组件之间应该高度内聚,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应该尽可能的松散,减少相互影响。

  • 能独立开发与部署:每个微服务应该能够独立地开发、测试、部署和扩展。这样可以实现团队的自治性,并且减少了对整体系统的影响。

  • 界限上下文:根据领域驱动设计(DDD)的原则,将领域模型和业务逻辑划分为不同的界限上下文。每个上下文可以作为一个微服务的边界,实现高内聚的业务功能。

  • 可独立扩展和替换:微服务架构应该支持水平扩展和垂直扩展,每个服务可以根据需要独立地进行扩展。此外,微服务的技术栈和实现可以随时替换,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技术发展。

  • 按业务价值优先:在拆分微服务时,应该优先考虑对业务价值的贡献。将核心的、高频使用的功能拆分为微服务,以提供更快的迭代和响应能力。

  • 避免过度拆分与服务过多化:避免将功能过度拆分为过多的微服务,这样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需要权衡业务需求和系统规模,找到合适的拆分粒度。

服务拆分举例:

         一个音乐平台项目,就可以将服务拆分成用户服务音乐服务支付服务等,负责相关业务,都有自己的独立数据库。

  • 当用户在客户端注册并创建一个新账户时,用户服务会将用户的账户信息保存到用户数据库中。

  • 当用户登录到音乐平台时,用户服务会验证用户的身份并返回个人信息,例如用户名、头像等。

  • 当用户搜索音乐时,客户端会发送请求给音乐服务,并从音乐数据库中查询相应的音乐信息。

  • 当用户选择购买一首音乐,客户端会向支付服务发送支付请求,支付服务会处理相应的支付流程,并将购买记录保存到支付数据库中。

文章参考、图片来源:

SpringCloud+RabbitMQ+Docker+Redis+搜索+分布式,系统详解springcloud微服务技术栈课程|黑马程序员Java微服务_哔哩哔哩_bilibili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