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网段PC和二级网段PC互访的实现

网络环境为:

一级网段主路由连接交换机A,分配给旗下每台PC的IP地址为 192.168.1.X;

 二级网段路由器(普通TPLINK)WAN口连接交换机A(router模式,wan口地址为192.168.1.10),分配给旗下每台PC的IP地址为 192.168.2.X;

结果出现了:

IP为192.168.2.X的PC机向上访问IP为192.168.1.X的PC机是可以通的,但是反过来,IP为192.168.1.X的PC机向下访问IP为192.168.2.X的PC机是不通的。

根本原因就是:二级路由器由于是router模式,进行了NAT地址转换,也就是翻译给一级网络的IP不是自己真实的IP,是经过转换了的。

解决方案:

在二级路由器上做两个设置,首先:把路由的静态地址分配做好,也就是让每台PC永久性的拥有固定IP地址;其次:做端口映射,即把所要暴露给一级网络的PC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范围做成映射(此处已实践:也可以直接将这台PC设置成DMZ主机)。

注:访问二级网路PC时候,使用的是二级路由器的WAN口IP。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H3C交换机的二层三层模式的区别,包括原理功能对比。我需要先回忆一下网络层的基本知识,然后结合H3C的具体配置来回答。 首先,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主要区别在于OSI模型中的工作层次不同。二层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处理MAC地址帧;三层工作在网络层,处理IP地址路由。H3C的二层模式应该只支持VLAN、端口隔离这些功能,而三层模式则支持路由、ACL、VLAN间路由等。 接下来需要确认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是否相关。引用1提到了TelnetSSH登录设置,这可能交换机的管理有关,但可能不直接涉及二层三层的区别。引用2是关于端口隔离的配置,属于二层功能。引用3提到Trunk口改为Access口,以及不同VLAN间的通信问题,这也涉及二层交换的内容。这些引用支持二层功能的例子,但用户需要的是对比二层三层模式。 然后需要整理两者的区别。比如,二层交换基于MAC地址转发,三层基于IP路由。功能上,三层支持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而二层不支持。性能方面,三层交换机的路由通常由硬件ASIC加速,比传统路由器快。应用场景上,二层用于接入层,三层用于核心或需要路由的环境。 还要注意H3C的具体配置命令。例如,三层交换机需要启用路由功能,配置VLAN接口IP,这可能引用3中的内容有关。比如,当配置了VLAN接口IP后,交换机就能进行三层转发。 可能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功能对比,比如是否支持ACL、QoS等高级功能在二层三层模式下的差异。此外,三层交换机通常支持更多的安全策略策略路由。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列出区别,并引用提供的资料中的例子。例如,引用2中的端口隔离是二层功能,引用3中的VLAN间不通属于二层,而三层模式下通过VLAN接口可以实现互通。</think>### H3C交换机二层模式与三层模式对比分析 #### **一、工作层级与数据转发原理** 1. **二层模式** - 基于数据链路层(OSI第2层)操作,通过MAC地址表进行帧转发 - 核心功能: - VLAN划分与隔离(如引用3中PC1/PC2因不同VLAN无法通信)[^3] - 端口隔离(通过`port-isolate enable group`实现物理端口隔离)[^2] - STP生成树协议防环 - 转发方式:仅支持广播、单播、组播的MAC层转发 2. **三层模式** - 基于网络层(OSI第3层)操作,通过路由表进行IP包转发 - 核心功能: - 支持静态路由/RIP/OSPF等路由协议 - VLAN间路由(需配置VLAN接口IP,如引用3中未配置时跨VLAN不通)[^3] - 策略路由、ACL访问控制列表 #### **二、功能差异对比** | **功能** | 二层模式 | 三层模式 | |------------------|--------------------------------|---------------------------------| | 地址学习 | 基于MAC地址表 | 同时维护MAC地址表路由表 | | 数据转发 | 仅支持帧交换 | 支持帧交换+IP包路由 | | VLAN处理 | 隔离广播域 | 支持VLAN间路由(需SVI接口) | | 端口类型 | Access/Trunk(如引用3配置场景)[^3] | 支持路由端口(no switchport) | | 安全控制 | 基于端口安全 | 支持IP/MAC/端口组合的ACL | #### **三、典型应用场景** 1. **二层模式适用场景** - 接入层设备连接终端(如PC、IP电话) - 需要端口隔离的场景(引用2中`port-isolate group`配置)[^2] - 纯交换环境,无需跨网段通信 2. **三层模式适用场景** - 核心层或汇聚层需要路由功能 - 企业内网不同子网间互访 - 需实施QoS策略或复杂ACL的场景 #### **四、配置差异示例** - **二层模式配置** ```shell [H3C]vlan 10 [H3C-vlan10]port GigabitEthernet 1/0/1 # 添加端口到VLAN [H3C]port-isolate group 1 # 启用端口隔离 ``` - **三层模式配置** ```shell [H3C]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 # 创建VLAN虚接口 [H3C-Vlan-interface10]ip address 192.168.1.1 24 [H3C]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1.254 # 配置默认路由 ``` #### **五、性能特性对比** - 二层转发延迟通常低于1μs(硬件ASIC实现) - 三层转发延迟约10-100μs(需查路由表) - 三层交换机通过CEF等技术支持线速路由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