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2022年11月11日有幸为南通师范大二的同学们作了题为《“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讲座,以下为内容摘要:

     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叉点,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优化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让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创新,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数学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培养初中学生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发展创造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业是数学教学的延伸,它关联着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及巩固、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对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可或缺。

    为了实现减负增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综合性目标,更多的初中数学教师开始对作业设计这一重要工作环节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如何才能设计出‘双减’含量满满的作业”已然成为摆在全体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关键课题。       所以,当前的数学作业设计更具综合性,以作业控量减负为基点,丰富作业形式为内涵,改进作业设计为抓手,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为核心。

一、研发缘由

 二、思路概述

 三、遵循原则

 四、案例解读

 

    提高课堂效率,优化作业设计,助推“双减”落地 是挑战,更是责任;既是当下之急务,也是长久之要求 需要我们共同探索,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 2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标题: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掌握弹簧的弹性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卡尺、托盘、小球等。 实验原理:当一个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它会产生弹性形变,弹簧的伸长量(缩短量)与所受拉力(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弹性系数。弹簧的弹性系数可以用钩定律表示:F=kx,其中F为弹簧所受拉力(压力),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x为弹簧的伸长量(缩短量)。 实验步骤: 1.将弹簧固定在托盘上,使其垂直向下悬挂。 2.将小球挂在弹簧下端,测量小球与弹簧下端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3.用测力计拉伸弹簧,测量弹簧所受拉力,并记录下来。 4.根据钩定律,用所测得的弹簧所受拉力除以弹簧的伸长量,得到弹簧的弹性系数。 5.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注意安全,不要将测力计拉力过大,以免弹簧断裂。 2.测量时要保证弹簧的形状不变,不要让弹簧发生扭曲变形。 3.实验数据要准确,测量时要认真读数,避免误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5N/m。 实验结论:弹簧的弹性系数为单位长度的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之比,可以用钩定律表示。本实验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拉力,计算得到弹簧的弹性系数,从而掌握了弹簧的弹性原理。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