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洪草莓
完整文章:“我的产品,要怎样获得新用户啊”
“我的产品,要怎样获得新用户啊”https://mp.weixin.qq.com/s/4VjnzXOGK_-wOurHpCfh2w
如果想顺利获得新用户,或希望用户产生我们预想中的行为(比如成功点击、注册、下单等等),那么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行为产生的原理,再根据这个原理优化我们的产品,这将帮助我们更顺利达到目标。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CREATE行为漏斗。
人们行为的产生都会先经过这个行为漏斗;如果我们想通过设计助推用户的行为,我们则需要减少用户在这个行为漏斗中遇到的障碍,为用户行为的发生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什么是CREATE行为漏斗?
CREATE指的分别是:
-
C(Cue)- 线索
-
R(Reaction) - 反应
-
E(Evaluation)- 评估
-
A(Ability)- 能力
-
T(Timing)- 时机
-
E(Execute)- 行动
1.线索(Cue)
用户的注意力始终是有限的,如何在用户的心智里占据一席之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提醒用户“我在这里”。
这种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比如邮箱里的星x克提醒、短信里的运营商促销信息等等。
且不说这些信息内容的好与坏,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这些信息在用户的心里刷了一波存在感、留下一点印象,而这点印象就是用户在产生行为前会想起你产品的第一线索。
2.反应(Reaction)
当我们的产品通过行为漏斗第一关“线索”后,用户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想起你的产品可能对应他的需求。
这时候用户的大脑里会先回忆,过去使用你产品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是有趣的、便宜的、还是实用的...这些感受都会对用户接下来的行为产生影响。
3.评估(Evaluation)
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给用户留下好印象,那么接下来用户会开始进入理性的分析评估阶段——考虑做这件事的投入产出比、做这件事对他自己有没有价值等等。
比如前阵子我和我妈打电话刚好聊到手机,我向她安利了苹果自带的软件“查找iphone”。
当时我对我妈说,“要是有一天你的手机丢了,你用这个软件还能找回来”。但是我妈觉得她的手机天天带身上不可能会丢,所以就一直没有使用这款软件。
但是在后来偶然的一天,我跟我妈提到使用这款软件还可以随时同步我的定位。因为我和我妈是异地,所以当她听到还有这种操作的时候,立刻就来兴趣了,叫我帮她注册一个账户教她怎么用。
所以,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切中用户需求点的产品,用户才会考虑付之行动。
4.能力(Ability)
如果只是我们自己做好产品其实还不够,对于用户来说,如果用户本身具备的条件不足也会导致我们最终行为助推的功亏一篑。
用户需具备的能力包含:
-
用户需要大体了解行动步骤是什么
-
行动前需要准备什么
-
实现行动有没有技能要求
-
自己是否有信心采取这个行动
比如平时看到一些领红包的页面,忍不住点进去之后发现,原来需要先下载App才能领到红包而作罢。
5.时机(Timing)
对于我们要设计的产品来讲,“时机”这个因素就是我们推动用户行动的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了。
这里说的“时机”指:用户当前将要采取的行动是否具有时间紧迫感。
这点我深有体会,每天我打开电脑的时候,都会看到下图这个让我更新系统的弹窗:
但是对我而言,在每天非常忙碌的工作中,我不可能花几个小时等待更新系统,所以每次我都是按下那个“明天再说”的按钮...直到现在,我的电脑还是保留着几年前的系统。
时机这一因素,可以说是一种万能的捷径。
在很多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用户的行为决策甚至会直接跳过前面几层行为漏斗,直达最后一步——行动(Execute)。
根据行为漏斗,如何让用户产生我们预想的行为?
下期,我将分享过往的真实案例,根据行为漏斗对产品进行优化,为用户行为的产生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公众号:洪草莓
完整文章:“我的产品,要怎样获得新用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