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DT的原理和应用

周二、周三参加了QCon上海2017|全球软件开发大会,听了几场机器学习相关的 Session,多次提及 GBDT(Gradient Boost Decision Tree),并且在模型演化历史中,都有很重要或者最重要的地位。

如《Pinterest如何利用机器学习实现两亿月活跃用户》提到的模型发展历史,GBDT带来过巨大的效果提升。

迭代决策树(GBDT)

《唯品金融机器学习实践》中也提到因为GBDT+LR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可解释性成为他们的最重要模型之一。笔者的工作实践中,饿了么的Rank系统中,GBDT+FTRL,也是AUC最高的模型(不是之一,超过深度学习尝试)。

因为最近负责使用 GBDT模型做竞价排名广告的点击率预估(CTR),所以就从头学习了一下原理并涉猎了一些相关的应用场景,写一篇文章总结一下,希望可以表述清楚,读者会有所收获。

概述

DT-Decision Tree决策树,GB是Gradient Boosting,是一种学习策略,GBDT的含义就是用Gradient Boosting的策略训练出来的DT模型。模型的结果是一组回归分类树组合(CART Tree Ensemble): T_1...T_K 。其中 T_j 学习的是之前 j-1 棵树预测结果的残差,这种思想就像准备考试前的复习,先做一遍习题册,然后把做错的题目挑出来,在做一次,然后把做错的题目挑出来在做一次,经过反复多轮训练,取得最好的成绩。

而模型最后的输出,是一个样本在各个树中输出的结果的和:

\bar{y} = \sum_{k=1}^{K}{f_k(x)}, f_k \subset\Gamma,f_k表示样本到树输出的映射

假设我们要预测一个人是否会喜欢电脑游戏,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是否为男,是否每天使用电脑。标记(label)为是否喜欢电脑游戏,假设训练出如下模型

该模型又两棵树组成, T_1 使用 age < 15 和 is male 作为内节点,叶子节点是输出的分数。 T_2 使用是否每日使用电脑作为根节点。假设测试样本如下:

样本在两棵树中所在的叶节点如下:

最后对某样本累加它所在的叶子节点的输出值,例如:

GBDT + LR

单独的使用GBDT模型,容易出现过拟合,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使用 GBDT+LR的方式做模型训练,算法更多细节可以参考 [Practical Lessons from Predicting Clicks on Ads at Facebook]。本文只介绍结论性的做法。

首先根据样本训练出GBDT树,对于每个叶子节点,回溯到根节点都可以得到一组组合特征,所以用叶子节点的标号可以代表一个新的组合特征。结合上面的图,用一个样本为例,直观的表达如下:

其中 0号 组合特征的含义是:ageLessThan15AndIsMale,该样本取值 0
其中 1号 组合特征的含义是:ageLessThan15AndIsNotMale,该样本取值 1
其中 2号 组合特征的含义是:ageLargerOrEqualThan15,该样本取值 0
其中 3号 组合特征的含义是:useComputerDaily,该样本取值 0
其中 3号 组合特征的含义是:notUseComputerDaily,该样本取值 1

这部分特征是GBDT生成的组合特征,再结合LR固有的稀疏特征,就组成了 GBDT + LR 模型。生成样本向量阶段,样本首先过GBDT模型,生成组合特征部分的输入向量,再结合固有的稀疏特征向量,组成新的特征向量,示例如下:

在该例子中,第一行绿颜色是通过 GBDT 模型生成的特征向量,每个值都代表一个叶子节点的输出(样本在某棵树只在一个叶子节点有输出),第二行表示 LR 模型的稀疏特征向量,第三行表示把两部分特征向量拼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最终的特征向量,并使用该向量训练LR模型。

实践

XGBoost是GBDT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实现。通过使用一定程度的近似,使得求解变得更高效。同时支持分布式和 GPU 优化,有着广泛的使用。在实践中,算法工程师使用 Spark 或者Python 的 XGBoost 库训练模型,并保存成文件,线上根据不同的语言采用相应的依赖包,将模型导入,执行决策。Java 中使用 xgboost4j 导入模型,完成特征变换后,调用 predict 方法,就可以得到当前样本的预测值。

需要注意的是,xgboost4j 需要链接到本地库,需要自己编译并打包。首先在本地编译 xgboost4j,生成平台相关的本地库文件,例如 linux 下生的 libxgboost4j.so。然后把这个文件连同xgboost4j 的源代码一起,发布成一个新的工程,供线上依赖。

hopeztm7500/xgboost4jL 这个项目是我在实践中自己编译 xgboost4j 生成了一个平台相关xgboost4j 包。不过这个项目仅供参考,因为平台相关,所以不一定能被其他人使用。

XGBoost算法原理

这部分内容比较便理论,对于没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忽略掉。

还记得前文提到的 GBDT 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bar{y} = \sum_{k=1}^{K}{f_k(x)}, f_k \subset\Gamma

优化目标如下:

Obj = \sum_{i = 1}^{n}{l (y_i, \bar{y_i})} + \sum_{k = 1}^{K}{\Omega(f_k)}

n 样本数量, y_i 表示样本真实 Label, \bar{y} 是模型输出,所以前半部分代表模型的损失函数。
K 表示树的个数, f_k 表示第 k 棵树,形式化的来说它是一个样本到叶子节点值的映射( x\rightarrow R ), \Omega 是模型复杂度函数。模型越复杂,越容易出现过拟合,所以采用这样的目标函数,为了使得最终的模型既有很好的准确度也有不错的泛化能力。

那么如何找到一组树,使得 Obj 最小呢。

追加法训练(Additive Training、Boosting)

核心的思想是,已经训练好的树 T_1 \sim T_{t-1} 不再调整。根据目标函数最小原则,新增树 T_t,表示如下:

\bar{y}_{}^{0} = 0 算法初始化

\bar{y}_{}^{(1)} = f_1(x) = \bar{y}_{}^{(0)} + f_1(x)  训练第 1 棵树 f_1(x)

\bar{y}_{}^{(2)} = f_1(x) + f_2(x) = \bar{y}_{}^{(1)} + f_2(x)  训练第二棵树 f_2(x) ,第 1 棵不再调整

\bar{y}_{}^{(t)} = \sum_{k=1}^{t}{f_k(x)} = \bar{y}_{}^{(t-1)} + f_t(x)  训练第 t 棵树 f_t(x) ,前面 t-1 棵不再调整

假设此时对第 t 棵树训练,则目标函数表示为

Obj^{(t)} = \sum_{i = 1}^{n}{l (y_i, \bar{y_i}^{(t)})} + \sum_{i = 1}^{t}{\Omega(f_i)}

=\sum_{i = 1}^{n}{l (y_i, \bar{y_i}^{(t-1)} + f_t(x_i))} + \Omega(f_t) + constant

constant 代表 \sum_{i=1}^{t-1}{\Omega(f_i)} ,因为前面 t-1 棵树结构不再变化,所以他们的复杂度为常数。
回顾高等数学中的泰勒展开,它使用一个函数的高阶导数,用多项式的形式逼近原始函数。当展开到二阶导数的时候公式如下:

f(x+\triangle x) \simeq f(x) + f'(x)\triangle x + ({\frac{1}{2}})f''(x)\triangle x^2

利用泰勒展开公式和上文推导的 Obj^{(t)} , Obj^{(t)} 式中,\bar{y_i}^{(t-1)} 对应泰勒公式中的 x ,而 f_t(x) 是一棵待增加的新树,对应泰勒公式中的\triangle x , l (y_i, \bar{y_i}^{(t-1)} ) 对应泰勒公式中的 f(x) , l (y_i, \bar{y_i}^{(t-1)} + f_t(x)) 对应泰勒公式中的 f(x+\triangle x)。则对 l (y_i, \bar{y_i}^{(t-1)} + f_t(x)) 做二阶泰勒展开后,得:
Obj^{(t)} =\sum_{i = 1}^{n}{[ l (y_i, \bar{y_i}^{(t-1)} ) + g_if_t(x_i) + (\frac12)h_if_t^2(x_i)]} + \Omega(f_t) + constant 
其中
g_i = \partial_{\bar{y_i}^{(t-1)}} l(y_i, \bar{y_i}^{(t-1)})

h_i = \partial_{\bar{y_i}^{(t-1)}}^{(2)} l(y_i, \bar{y_i}^{(t-1)})

即对应泰勒公式中的一阶导数 f'(x) 和二阶导数 f''(x) 。因为我们求解的目标是使得 Obj^{(t)} 最小的 f_t(x) 。当前面 t-1 棵树都已经确定时, \sum_{i = 1}^{n}{[ l (y_i, \bar{y_i}^{(t-1)} )}] 是一个常量,可以省略, constant 常量也可以省略,简化得到新的目标函数:

\bar{Obj}^{(t)} =\sum_{i = 1}^{n}{[g_if_t(x_i) + ({\frac12})h_if_t^2(x_i)]} + \Omega(f_t)

复杂度函数 \Omega(f_t) 的引入

假设待训练的第 t 棵树有 T 个叶子节点,叶子节点的输出用向量表述为[w_1,w_2,w_3...,w_T] 。那么 f_t(x) 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f_t(x) = w_{q(x)}, w\in R^T, q: R^d\rightarrow{\{1,2,3...T\}}

可以理解为 q 是树结构,把样本 x 带到某个叶子节点 j ,而这个节点的输出值是 w_j 。例如:

前文提到为了提高泛化能力,引入复杂度函数,定义复杂度函数的方式也可以有很多选择,XGBoost中定义如下:

\Omega(f_t) = \gamma T+({\frac{1}{2}})\lambda\sum_{j=1}^{T}{w_j^2}

如前述 T 表示叶节点个数, w_j 是叶子节点 j 的输出。例如:


则目标函数可以推导为如下:

\bar{Obj}^{(t)} =\sum_{i = 1}^{n}{[g_if_t(x_i) + ({​{\frac{1}{2}}})h_if_t^2(x_i)]} + \Omega(f_t) =\sum_{i = 1}^{n}{[g_iw_{q(x_i)} + (1/2)h_iw^2_{q(x_i)}]} + \gamma T + \lambda(1/2)\sum_{j=1}^Tw_j

前半部分, \sum_{i = 1}^{n}{[g_iw_{q(x_i)} + (1/2)h_iw^2_{q(x_i)}]} , \sum_{i=1}^{n} 选取是最直观的样本累加视角,我们可以把这个视角换一下。既然每个样本都会落到一个叶子节点,最外层的累加唯独可以为叶节点。定义 I_j = \{i|q(x_i) = j\} ,含义是被映射到第 j 个叶子节点的样本,该叶子节点的输出为 w_j ,那么

\sum_{i = 1}^{n}{[g_iw_{q(x_i)} + (1/2)h_iw^2_{q(x_i)}]} =\sum_{j=1}^T[\sum_{i\in I_j}g_iw_j + (1/2)\sum_{i\in I_j}h_iw_j^2 ]

可以推导出

\bar{Obj^{(t)}} =\sum_{j=1}^T[\sum_{i\in I_j}g_iw_j + (1/2)\sum_{i\in I_j}h_iw_j^2 ] + \gamma T + \lambda(1/2)\sum_{j=1}^Tw_j =\sum_{j=1}^T[(\sum_{i\in I_j}g_i)w_j + (1/2)(\sum_{i\in I_j}h_i +\lambda)w_j^2 ] + \gamma T

定义 G_j = \sum_{i\in I_j}g_i , H_j = \sum_{i\in I_j}h_i ,则上式

\bar{Obj^{(t)}} = \sum_{j=1}^{T}{[G_j w_j + (1/2)(H_j+\lambda)w_j^2]} +\gamma T

假设新树的结构不变,上式是一个由 T 个相互独立的二次函数的累加,所以目标函数最小,等价于求对每个 j 最小。

回顾对于 y = ax^2 + bx +c 当 a > 0 ,当 x = -(b/2a) 对称轴位置的时候,函数取得最小值,此时最小值为 (4ac - b^2) /4a

对 G_j w_j + (1/2)(H_j+\lambda)w_j^2 分别取极小值时, w_j 取值如下

w_j^* = - (G_i/(H_j + \lambda))

\bar{Obj^{(t)}}_{min} = -(1/2)\sum_{j=1}^{T}{G_j^2}/{​{(H_j+\lambda)}} +\gamma T

举个例子,假设要求解第一棵 T_1 树的结构如下,各个样本按照该树的结构,会被映射到相应的位置,得到每个样本 x_i 对应的 g_i, h_i ,就可以求得到对应 \bar{Obj^{(1)}}_{min}

g_i , h_i 前文定义为损失函数 l (y_i, \bar{y_i}^{(t-1)} ) 对 \bar{y_i}^{(t-1)} 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如果把损失函数定义为平方损失(Square Loss),则可以得到如下等式:

g_i = \partial_{\bar{y_i}^{(t-1)}} (y_i - \bar{y_i}^{(t-1)})^2 = 2(\bar{y_i}^{(t-1)}-y_i)

h_i = \partial^{(2)}_{\bar{y_i}^{(t-1)}} (y_i - \bar{y_i}^{(t-1)})^2 = 2

所以根对于待训练的新树而言, g_i, h_i 可以根据训练好的树预先计算好,枚举所有可能的新树的结构,选择目标函数最小的那棵树,同时使用 w_j^* = - (G_i/(H_j + \lambda)) 求得该树每个叶子节点的输出值,不断求解下去,就可以训练出一组最优树。但是,枚举所有的树是不现实的,因为样本特征值可能是连续的,树的结构可能是无穷的。

贪心法求解树

在XGBoost使用贪心法求解树结构,算法描述如下:

  • 初始化树深度 0(即只有一个叶子节点,所有样本都落在该节点)
  • 对于每个叶子节点,尝试分裂该节点,在分裂后得到的增益定义如下:
    Gain = \frac12[{\frac{G_L^2}{H_L+\lambda}}+{\frac{G_R^2}{H_R+\lambda}} - {\frac{​{(G_L+G_R)}^2}{H_L+H_R + \lambda}}] - \lambda
    该公式定义了,分裂后左右子树的新增得分减去不分裂时候节点得分,再减去因为新增一个节点,增加的复杂度。

那么,如何定义最佳分裂。

  • 对于每个叶子节点,枚举所有的特征
  • 对每个特征,把映射到该叶节点的样本按照该特征值排序
  • 使用线性扫描来决定最佳分裂点 O(ndK\log{n})
  • 在所有枚举的特征中,选择最优的分裂

示例如下,假如当前枚举的特征是年龄,样本排序和分裂点如下所示:

在该分裂点计算分裂后的增益:

Gain = \frac12[{\frac{G_L^2}{H_L+\lambda}}+{\frac{G_R^2}{H_R+\lambda}} - {\frac{​{(G_L+G_R)}^2}{H_L+H_R + \lambda}}] - \lambda

如果用 K 表示新增树的深度,那么该算法复杂度是 O(ndK\log{n})  , d 代表特征数, n\log{n} 是对样本排序复杂度。如果缓存对样本在各个特征下对排序结果,算法还可以进一步在时间上优化。

总结算法流程如下:

  • 迭代生成树 T_i
  • 迭代初始,对每个样本计算 g_i, h_i ,该计算只依赖于训练好的树 T_1..T_{i-1}
  • 使用 \bar{Obj^{(t)}}_{min} = -(1/2)\sum_{j=1}^{T}{​{​{G_j^2}}/{​{(H_j+\lambda)}}} +\gamma T 为目标函数,采用贪心法求得树 T_i
  • 新增树后,模型表示为 \bar{y}_{}^{(t)} = \bar{y}_{}^{(t-1)} + f_t(x)  ,实践中使用
    \bar{y}_{}^{(t)} = \bar{y}_{}^{(t-1)} + \epsilon f_t(x)  替代上面的迭代公式, \epsilon 被称为步长(steps-size)或收缩率(shrinkage),通常设置为 0.1 附近的值。设置它的目的在于,不期望模型每一次迭代学习到所有残差,防止过拟合。

从XGBoost原理部分可以看出,XGBoost的实现中,采用了二阶泰勒展开公式展开来近似损失函数,同时在求解树的过程中,使用了贪心算法,并使用枚举特征,样本按照特征排序后,采用线性扫描找到最优分裂点。这种实现方法,是对GDBT思想的逼近,但是在工程上确非常有效。

总结

本文首先从应用出发,概括了GBDT的应用场景,介绍了如何使用GBDT和GBDT+LR。然后对训练和上线的工程化给予简单阐述。然后用最长的篇幅,介绍了 XGBoost原理。希望读者有所收获。

传送门:https://zhuanlan.zhihu.com/p/30339807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