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一、目标

质量:

从0-1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并应用到各个行业中;
线上投诉问题量月环比下降。 (线上问题问题量月环比下降15%,年底结束总计下降55%)

效率

测试周期缩短。 (XX周期缩短30%)

二、保障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方案细化

标准流程协同机制
1.1 准入标准
需求描述明确并评审通过,研发设计评审通过,用例设计评审通过,研发自测通过;
● 需求描述及评审(前提条件:产品认可)
○ 【空间】需求统一存放于某个项目空间中
○ 【描述】内容包括:需求背景、需求价值、需求具体描述、设计稿,可参考
○ 【评审人员】产品、研发、测试(正式+外包+ISV(如需要))
○ 【通过标准】各参与方明确需求中描述的内容,且评审通过后,PRD描述等重点内容不能再做变更,否则即为需求变更;
● 研发设计评审
○ 【空间】统一存放于羽雀项目空间中;
○ 【描述】内容包括整体架构、模型设计、时序图、影响范围/关注点、接口设计详细等
○ 【评审人员】产品、研发、测试(正式+外包+ISV(如需要))
○ 【通过标准】各参与方明确设计方案中描述内容,明确改动点、影响面及测试重点
● 用例设计评审
○ 【空间】存放于某个项目空间中
○ 【用例标准模型】内容包括:场景分类、前提条件、详细步骤、期望结果等,参照用例:
○ 【评审人员】产品、研发、测试(正式+外包+ISV(如需要))
○ 【通过标准】确定用例覆盖所有设计的功能点,且明确每个用例的验证点
● 开发自测
○ 【空间】冒烟测试计划存放于某个项目空间中
○ 【参与人员】开发
○ 【用例占比】所有核心主链路用例(P0、P1)用例;
○ 【通过标准】完成冒烟用例的验证,测试会验证开发同学的冒烟结果,通过后,需求进入提测阶段,否则打回重新冒烟;
1.2 准出标准
功能测试通过并产出测试报告,性能测试(如评估需要)通过并产出测试报告,基线集成回归通过,遗留缺陷评估可later修复。

● 功能测试报告
○ 范围:包括新需求及基线回归验证结果;
○ 报告:将所有验证的用例及验证结果导出成为Excel即可;
○ 模板:
● 性能测试报告(如有)
○ 完成性能测试报告即可;
○ 模板:
● 缺陷
○ 缺陷标准
■ 【空间】缺陷保存在aone项目空间中;
■ 【缺陷内容】包括缺陷标题、缺陷基本描述(截图、视频、复现地址、账号/密码等)、缺陷重现步骤、期望结果、实际结果、定位原因和修复建议;
■ 【缺陷属性】
● 基本信息
○ 类型:功能问题、线上问题
○ 指派给:问题解决者,必填
○ 验证者:问题验证者,必填
○ 优先级:紧急、高、中、低,必填
○ 严重程度:1-Blocker、2-Major、3-Normal、4-Trivial,必填
● 项目信息
○ 归属项目:必填
○ 模块:必填
○ 版本:必填、
● 自定义信息
○ 发现阶段:1-冒烟验收阶段、2-日常测试执行期间、3-小飞天环境执行期间、4-发布后
○ bug深度:1-很容易发现、2-正常发现、3-很难发现;
○ 问题分类:代码问题、配置问题、环境问题(包括安装部署问题)、性能问题、体验问题、兼容性问题、需求问题等;
○ 原因定位:开发填写问题的具体原因;
○ 缺陷状态:发布前,所有缺陷状态为:Closed、Later、Won’tfix、Invalid;
● code Review
○ 发布前三天必须完成code Review ,否则不能进行发布;(前期手工check,后期工具check)
● 组织过程文档(测试沉淀)
○ 地址(此处需要有组织过程文档的目录结构);
○ 内容:产品知识库、研发设计文档、系统级用例、自动化用例、基线沉淀、测试结果、培训课程考试、数据看板等;
1.3 落地节奏
● 结合行业特点以及标准流程,制定行业流程;
● 行业流程对焦&宣讲;
● 落地至行业产品过程,监控流程落地效果并改进;

  1. 质量提升
    2.1 测试模型构建
    ● 背景:测试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是后续质量保障工作的基础。
    ● 目标:基于深入了解行业产品特性,产出测试模型,包括并不限于: 业务流程、业务特性树、业务场景等。测试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是后续质量保障的基础。

2.2 测试方法沉淀
● 系统功能测试: 沉淀方法论用于指导外包、研发提升测试质量(测试规范需要重新整理)
○ 用例编写规范:待整理
○ 测试过程规范:待整理
○ bug编写规范:待整理
● 性能测试:压测;
○ 压测规范:基于某个产品的压测规范进行细化;

2.3 落地节奏
● 测试模型梳理
● 系统级测试方法沉淀并规范外包、研发
● 行业标准基线用例沉淀完成

  1. 效率提升
    3.1 自动化
    ● 目标: 根据业务特点,构建核心功能链路自动化能力,用于提测卡点,发布集成回归,来提升交付效率(20%~50%)。
    ● 产出
    a. 设计自动化实施方案
    b. 完成存量核心链路的自动化覆盖
    c. 增量链路的自动化覆盖

3.2 研发自测&提测质量
● 目标: 通过研发自测方案的推进,考核指标的制定,提升研发自测率以及提测质量。
● 产出
a. 自测推进方案制定、考核指标制定
b. 落地至垂直行业,通过数据看板呈现,优先试点某一条线

3.3 专项痛点解决

  1. 组织过程资产
    ● 目标:通过制定标准组织过程资产沉淀模板和节奏,保障过程资产有效沉淀,可以复用。
    ● 产出:
    a. 资产的标准结构以及模板
    b. 按阶段持续积累沉淀
  • 2
    点赞
  • 3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建设软件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软件开发过程和交付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下面将围绕软件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几个关键要点: 首先,建立规范和流程。制定明确的软件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阶段的具体规范和操作流程。规范能够确保开发人员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工作,流程能够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和相应的纠错。 其次,引入自动化工具和平台。借助自动化测试工具和版本管理工具,能够提高软件测试效率并减少人为误操作。此外,还可以搭建适用于特定项目的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平台,能够实现代码审查、构建、测试和部署等一系列自动化流程。 第三,加强测试环节。测试是软件质量保障体系里的核心环节之一。可以采用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多种测试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全面检测。同时,要确保测试用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测试过程的可重复性和可审计性。 第四,不断优化和改进。软件质量保障体系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通过分析已发现的缺陷和问题,找到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此外,要及时总结和学习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不断引入新技术和工具来提高软件质量保障水平。 最后,加强团队培训和沟通。建设软件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全员参与,团队成员需要具备相关技术和知识。同时,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分享会,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整个团队的软件质量意识和水平。 综上所述,建设软件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制定规范和流程、引入自动化工具、加强测试环节、不断优化和改进,并加强团队培训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软件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效果。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