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要求
为了保证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
按照要求,建立调查成果的县市级自检、省级检查、国家级核查三级检查制度。
县级负责自检,省级负责预检和验收,
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核查确认。
自检。县级组织对调查成果进行100%全面自检,
预检与验收
采用计算机自动比对和人机交互检查方法,
比对提取三次调查初步成果、上年度基础数据库和国家内业判读结果之间的差异图斑,
重点检查差异图斑调查地类与影像及地方举证照片的一致性,
根据内业检查结果开展外业实地核查,对外业图斑进行认定,
并利用移动外业设备拍摄图斑实地照片。
根据内外业检查结果,组织调查成果整改。
内业抽检城镇土地调查成果的30~50%。
统一时点为2019年12月31日。
三调数据库成果要求
1.数学基础
.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坐标单位:米;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地图设影: 采用”高斯-克吕格设影”;
.分幅和编号:
1:500、1:2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1.5度分带(可任意选择中央子午线)
1:5000、1:10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3度分带
1:50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6度分带
2.数据成果目录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试点数据库成果以县为单位组织,
暂时以文件夹形式逐级提交至市(地)、省、国家,
成果主要包括:
矢量数据库、
矢量数据元数据、
权属单位代码表、
汇总表格、
文字报告、
扫描资料以及
数据库检查结果等。
X省XX市XX县(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
汇总表格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扫描资料
数据库检查结果
文字报告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矢量数据库 国家标准格式
矢量数据元数据 XML
权属单位代码表 XLS
汇总表格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XLS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XLS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汇总表 XLS
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表 XLS
可调整地类面积统计汇总表 XLS
基本农田情况统计表 XLS
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变化流量表 XLS
田坎系数测算数据表 XLS
第三次土地调查有关情况统计表 XLS
———————————
批而未用建设用地情况统计表 MDB
综合表 MDB
———————————
扫描资料
扫描资料以及其他资料等 JPG
文字报告
地方提交的相关报告 DOC、XLS
数据库检查结果
数据库质量检查结果
县级成果数据组织
X省XX市XX县(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DOM /存储DOM数据本身,附加信息文件和DOM元数据/
标准分幅5000
标准分幅1万
质格式数据
矢量数据(公开格式)
(图层名称)
省级下发县级行政界线(公开格式)
(图层名称)
2001(比例尺代码1位)(年代代码4位)(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XML /矢量数据的元数据/
权属单位代码表.XLS
扫描资料
“批而未用”土地审批资料
其他资料
汇总表格
|–Excel格式数据 /存储Excel格式汇总表格数据/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XLS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XLS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汇总表.XLS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表.XLS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可调整地类面积统计汇总表.XLS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基本农田情况统计表.XLS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变化流量表.XLS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田坎系数测算数据表.XLS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第三次土地调查有关情况统计表.XLS
|–Mdb格式数据 /存储Mdb格式汇总表格数据/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批而未用建设用地情况统计表.MDB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综合表.MDB
文字报告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DOC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第三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DOC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DOC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DOC
数据库检查结果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成果.?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记录表.XLS
3.成果质量要求
1)必选图层齐全,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自然资源、其他等要素完整;
2)矢量数据、属性数据、栅格数据和元数据命名正确,格式内容符合要求;
3)数学基础符合三调要求;
4)面、线、面面、面线、线线、面点、线点等图形要素拓扑关系正确;
5)自然接边,逻辑无缝,同时其属性和拓扑关系保持一致;
6)地类图斑面积之和与控制面积保持一致;
7)各要素属性数据正确无误;
8)各要素层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
9)图形要素与属性表记录对应关系正确。
县级数据库建设流程
(1)底图制作
1)底图制作
【1】搜集资料
国家下发的遥感影像(分辨率优于1米)
地方搜集的航空影像(0.2米,城镇地区)
国家下发的变化图斑(2000坐标系)
最新的变更调查数据库(1:1万,2000坐标系)
最新的城镇地籍数据库(1:500,地方坐标系)
各类专题空间数据(自然保护区、城市规划等)
【2】数据处理(影像数据处理/矢量数据叠加/输出底图)
数据准备->数据检查->影像重采样->影像镶嵌->影像融合
高底分辨率精度检查,完整性和可读性检查
镶嵌原则:尽可能多的保留高分辨率、时相新、云无量少、质量好的影像;
(2)数据采集
1)已有地物调整 (线状道路变图斑/地类调整)
2)新增地物采集 (新增地物上图[PDA直接采集上图/RTK、全站仪测量采集/手工实地测量])
获取采集的矢量数据与相应图斑做裁切处理,处理周围图斑之间的拓扑关系,
然后重新计算所切图斑的面积,若有小于最小上图面积的图斑,
优先使用相近地类图斑合并的原则,
再考虑边界重合最大的原则进行合并。
根据测量的精度情况,需要利用影像对其再次修正。
(3)内业建库
1)外业数据导入 (PDA/手工草图)
2)数据整理
3)构建拓扑关系
4)数据接边(权属界)
(4)质查检查
利用统一下发的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开展质量检查。
(5)数据汇总
利用县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建库软件),按照汇总规划,直接从数据库汇总相关成果表格。
(6)成果上报
将数据库成果统一转为三次调查要求的公开格式,并按照要求逐级上报。
数据汇总
基础库->(地类图斑,零星地物,基本农田图斑,湿地,水流资源,森林资源等)
->地类图斑基础汇总表
综合表
土地利用分类汇总表权属表
耕地分级面积汇总表
批而未用面积汇总表
可调整地类汇总表…
->专题汇总表
湿地面积汇总统计表
基本农田面积汇总统计表
水流资源面积汇总统计表
森林资源面积汇总统计表
县级面积汇总单位采用公顷,小数为精确到0.01;
面积统计是对调查区域范围内的图斑地类面积,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和其他应扣除面积的统计。
面积统计汇总以县级为最小合计单位,县级填表至村,统计到乡和县,汇总到县和市级。
各类统计报表中用到的行政区域代码一律为【坐落单位代码(ZLDWDM)】;
要求各个村面积之和、各个地类面积之和等乡面积,各个乡面积之和,各个地类面积之和等于县面积;
图层中所用到的地类代码必须是调查提供的地类代码且填写到最小细类,
如12其他土地中的1202设施农用地必须填写到
具体是1202A、1202B、1202C、1202D、1202E、1202F、1202G。
根据基础汇总表统计综合表、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
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批而未用面积汇总表、可调整地类面积统计汇总表;
将同权属范围(村级)的数据根据不同的地类进行合计,形成村级的不同地类面积列表,
合计到县后进行面积换算,由平方米换算到公顷,最后进行四舍五入保留两位,进行平差;
平差:当存在差异时,先横向平差,再纵向平差;
横向平差:所有非零子统计项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每次平差0.01;
纵向平差:将参与模向平差的子统计项进行平差。
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01,01,耕地
0101,01,水田
0102,01,水浇地
0103,01,旱地
02,02,园地
0201,02,果园
0202,02,茶园
0203,02,橡胶园
0204,02,其他园地
03,03,林地
0301,03,乔木林地
0302,03,竹林地
0303,03,红树林地
0304,03,森林沼泽
0305,03,灌木林地
0306,03,灌丛沼泽
0307,03,其他林地
04,04,草地
0401,04,天然牧草地
0402,04,沼泽草地
0403,04,人工牧草地
0403K,0403,可调整人工草地
0404,04,其他草地
05,05,商服用地
06,06,工矿仓储用地
06-1,06,工业仓储用地
0602,06,采矿用地
0603,06,盐田
07,07,住宅用地
0701,07,城镇住宅用地
0702,07,农村宅基地
08,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08-1,08,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用地
08-2,08,科教文卫用地
0809,08,公用设施用地
0810,08,公园与绿地
09,09,特殊用地
0906,09,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09-1,09,其他特殊用地
10,10,交通运输用地
1001,10,铁路用地
1002,10,轨道交通用地
1003,10,公路用地
1004,10,城镇村道路用地
1005,10,交通服务场站用地
1006,10,农村道路
1007,10,机场用地
1008,10,港口码头用地
1009,10,管道运输用地
11,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1101,11,河流水面
1102,11,湖泊水面
1103,11,水库水面
1104,11,坑塘水面
1105,11,沿海滩涂
1106,11,内陆滩涂
1107,11,沟渠
1107A,1107,干渠
1108,11,沼泽地
1109,11,水工建筑用地
1110,11,冰川及永久积雪
12,12,其他土地
1201,12,空闲地
1202,12,设施农用地
1202A,1202,1202A
1202B,1202,1202B
1202C,1202,1202C
1202D,1202,1202D
1202E,1202,1202E
1202F,1202,1202F
1202G,1202,1202G
1203,12,田坎
1204,12,盐碱地
1205,12,沙地
1206,12,裸土地
1207,12,裸岩石砾地
20,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201,20,城市
202,20,建制镇
203,20,村庄
204,20,采矿用地
205,20,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
99,99,湿地
0101,99,水田
0303,99,红树林地
0304,99,森林沼泽
0306,99,灌丛沼泽
0402,99,沼泽草地
0603,99,盐田
1101,99,河流水面
1102,99,湖泊水面
1103,99,水库水面
1104,99,坑塘水面
1105,99,沿海滩涂
1106,99,内陆滩涂
1107,99,沟渠
1108,99,沼泽地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