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IP协议

一、IP协议是什么

之前我们讲过,协议是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交流的“语言”。只有使用同样的语言才可以进行交流沟通。IP协议是互联网的协议。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

二、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关系

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是两个直连的设备之间通信的功能。网络层的IP负责在两个没有直连的网络之间进行通信传输,也就是发送端到最终接收端的通信传输。那么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两层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这里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想象你现在要出门旅行,假设你现在从北京的家里出发,到九寨沟订好的酒店里。首先你需要出家门坐地铁到首都机场,然后坐飞机到黄龙机场,接着要坐大巴到你所订好的酒店下榻。这里从你家到酒店的行程表就相当于网络层。你家的位置就是IP的源地址,酒店位置就是IP的目的地址。而这里你的地铁票、机票、大巴车票就相当于数据链路层的每个数据链路。实际上,你需要从家里到酒店下榻,不论是行程表还是各种票都是必须的。
假设你只有行程表那你就没办法到达目的地,假设你只有车票、机票,没有行程表你也是漫无目的到达不了目的地。
对应于网络中是同样的,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缺一不可。而且它们之间是协同的关系。

三、IP是面向无连接的

IP协议规定在发送包之前是不需要建立与对端目标地址之间的连接的。上层如果需要有发送给IP的数据,那么将会直接发出。这样就会存在一个可靠性的问题。为了提高可靠性,上一层的TCP协议采用的是面向有连接的方式。

四、IPv4地址

IPv4地址共由32bit组成。分为4部分,每部分为8bit。可以由二进制表示,如:10101100.00010100.00001001.00000001。也可以由十进制表示,如:192.168.1.103。通过对位数的计算,可以知道IPv4最多支持43亿左右台计算机接入互联网。

五、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

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两部分。网络地址用于标识计算机所在的网段,主机地址用于标识计算机所在网段中的位置。所以,在同一网段中的计算机的网络地址是相同的。而且在同一网段中两个不同计算机的主机地址一定是不同的。

六、IPv4地址的分类

IPv4地址分为四个类别:
A类:以“0”开头的地址,前8位是其网络标识。该网段可容纳16777214个主机。
B类:以“10”开头的地址,前16位是其网络标识。该网段可容纳65534个主机。
C类:以“110”开头的地址,前24位是其网络标识。该网段可容纳254个主机。
D类:以“1110”开头,32位都是网络标识,它没有主机标识。用于多播。

七、全局地址与私有地址

随着世界上接入互联网的主机数量越来越多,IPv4显然是不够用的。这时,我们并不必将每一台计算机都分配一个IP地址。而只需给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分配IP地址,其余的计算机只需要保证其在所在的网段中是唯一的地址就行。前者属于全局地址,后者属于私有地址。全局地址与私有地址之间的转换借助于NAT技术。

八、IPv4首部

通过IP进行通信时,需要在数据的前面加入IP首部信息。下面对IPv4的首部信息进行简单的介绍:
版本(4bit):IP的版本信息
首部长度(4bit):首部的长度,单位为4字节,对于没有可选项的首部,长度为5
区分服务(8bit):表明服务质量
总长度(16bit):首部加数据的总长度
标识(16bit):用于分片重组。同一个分片标识相同
标志(3bit):表示包被分片的相关信息
片偏移(13bit):表示每个分段相对于原始数据的相对位置
生存时间(8bit):表示可以中转多少个路由器,超过之后则会被丢包
协议(8bit):表示上层协议编号
首部校验和(16bit):校验数据包首部来确保IP数据包不被破坏
源地址(32bit):发送端IP地址
目的地址(32bit):接收端IP地址
可选项:在实验或诊断时使用,长度可变
填充:在有可选项的情况下填充0,调整为4字节的整数倍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