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住一切,是我们的祖传技能

凳子、桌子、沙发、缝纫机、马桶盖、电视机、智能手机......对中国老百姓来说,一切生活物件都可以加个套套把它保护起来,这是祖传的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你在街上看到“祖传贴膜”,可别急着笑,这玩意儿还真是祖传的,不但如此,给手机戴套也是。

 

由智能手机瘦身而流行的手机套,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必需品,火到连乔布斯都困惑不已:“我们花了无数精力减掉iPhone1mm的厚度,被中国用户戴个套就完全抹杀了!

 

但乔布斯可能更加不会想到,在他离开之后的几年,苹果官网也开始卖手机套,而且售价感人。

 

苹果官网上的几款手机套/图:苹果官网

 

时代在变,人们对套子的钟情却始终如一。在无线耳机已经成为出行标配的现代,小小的充电盒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套子。更不用说,平板电脑、数码相机……那更是得量身定制。

 

带笔记本外出的人们,往往会给它配一个轻薄的内胆包,不仅能缓冲可能的撞击,还可以防止刮花。

 

套子也成为中国人细心生活的缩影,而这种特殊的情结,其实传承自上一辈。

戴套是讲究,也是技术

 

上世纪80年代,市场化刚刚开始,黑白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逐渐走进家门。

 

那时候,家人的第一件事不是使用它们,而是做一个好看的套子。这样做,既可以使电器免受灰尘侵袭,也有一种精致和体面。

 

而做套子,就几乎成为当时每一个家庭主妇的必备技能。

 

图为顶针,戴着它可以保护手指,也更方便发力/图:百度经验

 

当时家里的套子,一针一线都出自我母亲之手。每次“动工”之前,她都会先用皮尺把尺寸量好,再把布料裁减好。然后戴上顶针,手执针线缝制。

 

每次的缝制都要持续一个小时,如果要在上面绣花,就需要耗时两三天。也是母亲那时候年轻,现在的她已经无法看清针眼了。淘气的我也曾经试着缝了一下,不光扎得手指都破了,线头还一扯就掉。

 

说到电视套子,当时还发生过一件趣事。小时候就很淘气,尤其到了寒暑假,根本不想写作业,就想看电视。《光能使者》《奥特曼》《舒克和贝塔》……虽然是黑白电视,但就很帅啊!我和妹妹就经常趁爸妈不在,偷偷拿下套子,打开电视看动画片。

 

爸妈也不是吃素的,有一次偷偷在电视套上放了一根针。回来发现套子上的针怎么不见了,一摸电视,烫的!可把我们好好数落了一番。

 

这是母亲亲自用毛衣针织起来的凳套,现在已经用了十几年了/图:我妹

 

除了电器,家里的家具上也得上个套,不然迟早要被我们这些小鬼折腾得脏了。

 

各种凳套、桌布、沙发套,甚至坐便器都要弄个套子,这样冬天坐上去屁股不会太凉。哪里有家具,哪里就有套子的身影。

 

床上必备,还有四件套。换洗必得及时,还要经常拿出去晒,不然就会滋生螨虫。有洁癖的人,甚至出行住酒店都会随身带一个四件套,以表达对酒店卫生环境的不放心。

 

电视套改成的枕套,上面还绣了当时央视的LOGO/图:微博网友

 

床单被套一两个月洗一次,基本就可以了。对于以前手工缝制的棉被,每年还需要拆洗一两次被面,每年夏秋之交是最合适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会把被面洗好晒出来,从山上远远看去,五颜六色和着夕阳让人沉醉。晒好太阳的被面缝上被子胆的时候,还有一股太阳的独特香味。

 

报纸,包书皮的最常用材料之一/图:简书

 

这么多套子里,最有仪式感的,还是每年开学包书皮的时候。

 

挂历、报纸,甚至包中药的草纸……一切都可以成为包书皮的材料。语文、数学、社会、英语……科目太多,也只有几个主科才能享受亲自包书皮的待遇了。

 

后来,市面上开始出现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书皮纸,上面还有很多卡通人物。这也让包书皮除了保护书籍之外,多了更多个性的表达。

一千个套的背后,有一千种个性

 

在这个标准化的现代社会里,套子就像是外显的性格,时刻声明着我们的个性。

 

还在用挂历纸包书皮的那个年代,孩子们会在书皮上画上自己向往的未来、崇拜的人物,或者手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这是对个性最质朴的表达。

 

图中的卡通书皮纸,已经流行了十几年/图:淘宝卖家秀

 

后来卡通书皮纸开始风行的时候,女生中最流行Hello kitty和米老鼠系列,而男生中最青睐的则是哆啦A梦。这样的书皮包在书上,枯燥的教材似乎都变得生动了起来。

 

小时候“被迫”手不释卷的我们,长大后放不下的只有手机。而手机套不仅时刻保护着我们的“半条命”,也在这个人人都是复读机的时代,让每个人看起来与众不同。

 

女生最喜欢的是粉色手机套,这是一种可以冻龄的颜色,有的手机壳上面还有兔子的耳朵,那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可爱。

 

还有一种极简风,用简单的文字表达态度,自嘲也好,激励也罢,或者只是一种情绪,要的就是这种REAL!

 

有厂商推出的原创手机壳,满屏都是快乐/图:淘宝卖家秀

 

也有情侣通过手机套的方式来表明关系,劝退烂桃花。

 

还有的人通过手机套,来表达自己要暴富要减肥的决心,或者FLAG。

 

就连不服老的中年人,也用真皮翻盖能装好多银行卡的套子,时刻证明着身份和实力,或者土味审美。

 

说起土味,青岛大妈发明的脸基尼,简直是套子界的一股泥石流。更厉害的是,这股泥石流还进了时尚圈。

 

而曾经同样老土的袖套,现在也有了时尚的表达。

 

黄宏小品《擦皮鞋》中戴着的袖套,是为了防止鞋油搞脏衣服/图:央视

 

在80后90后的童年时期,爸妈给孩子戴上袖套,那就再也不怕孩子把鼻涕擦在衣袖上了!不过,家长们要面对的,可能是一对发亮,上面结块的袖套……

 

时至今日,袖套早已成为时尚界的宠儿。

 

一款马云爸爸旗下网站上的文身袖套,本来只是一款防晒的小众饰品,居然火遍了老外圈。

 

有网红晒出文身袖套买家秀/图:instagram

 

有外国网友评论说,“真的太逼真了,我每个同事都吓傻了,他们不理解为何我一夜之间就多了条花臂。”

 

这家伙要戴到学校,连校长见了你都得绕着走吧?

 

还有时尚潮牌推出了袖套单品,登上T台。CALVIN KLEIN、Chanel、Moschino等先后在秀场展示了各式各样的袖套。

 

CALVIN KLEIN的一款袖套被吐槽火了。中间的透明设计让人感觉我花2000刀就买了对袖子/图:Twitter

万物皆可套,终归是一个讲究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爱戴套?就小到连一个遥控器都要戴套?

 

这个问题小时候的我也是十分苦恼。因为每次按遥控的时候,那层套子都让人感觉按得浑身不爽。我偷偷拆开套子按遥控,那个触感在指尖真的是莫名快感。

 

其实万物皆可套,都始于一个穷字。

 

遥控器套,也可以个性和可爱/图:淘宝卖家秀

 

想想八九十年代,电视机、冰箱,尤其空调那都是万元户级别才能有的标配。家里买一台,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如果不套起来,万一脏了,清洁的时候再搞坏了,那损失就大了。

 

而且那时候的电视背后一般都有散热口,极其容易因为静电吸引灰尘。如果积灰多了阻挡散热,可能会烧坏电视。

 

床单被套就更是生活必需品了,当时在北方洗澡频率本来就低。经常换洗能够避免细菌滋生,造成皮肤病。毕竟也不是谁家都可以用脏一套直接扔掉换新的,而且也没必要。

 

手机戴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一部苹果手机上万元,摔坏一下,到官方店维修动不动上千。到维修点修理,还存在以次充好或者把好的零件换走的可能。戴手机套是最经济的解决方式。

 

虽然也并没有科学研究证明,戴套到底能提高多少避免摔坏的几率。

 

慢慢的,戴套成了一种文化和象征,甚至输出国外。始于穷字的套子,也成了奢侈品吹捧的对象。

 

 

Dior的一款Airpods套配件,价格高达2900元。这已经比Airpods本身还贵了。FENDI、GUCCI等奢侈品也出了十分昂贵的手机壳。而早在2013年,Burberry就在Burberry Prorsum 2014春夏系列中,为iPhone 5/5s设计了很多款手机保护套。

 

造型确实有点俗气,没错,谈钱确实也挺俗的。更何况这一款用一个月工资也不一定买得下来,那还真是俗出距离感了。

 

 

这款手机壳的四颗钻饰以戒套的形式贴合在其背面,不仅打电话时方便握住,远远望去,还像戴了四枚“鸽子蛋”,比提款奢侈品大牌包回头率都高。当然,也只能看看。

 

万物皆可套,其实终于一个“讲究”。

 

不论是讲究经济实用还是品位格调,无关身份,都体现的是对生活细节的极致追求,不将就、不苟活、要个性的倔强态度!

 

各种各样的保护套,让生活变得安全、经济、便利、个性。中国人也让套子变成了国民性格的一部分,持重、谨慎,或者张扬、热烈。这种精神也走出国门,融化在时尚大潮中。这就是套子的意义所在吧。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