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接口,只有一个方法,子类实现 ----> https://www.jianshu.com/p/7b7de81cdfbe
策略模式简记:一个策略接口,若干具体的策略实现类,封装一个用于更新和执行策略的上下文Context,其构造函数和设置策略函数功能是一致的。
策略模式概要
策略模式是对算法的包装,是把使用算法的责任和算法本身分割开来,委派给不同的对象管理。
策略模式通常把一个系列的算法包装到一系列的策略类里面,作为一个抽象策略类的子类。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准备一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得它们可以互换”。
这个模式涉及到三个角色:
● 环境(Context)角色:持有一个Strategy的引用。
● 抽象策略(Strategy)角色:这是一个抽象角色,通常由一个接口或抽象类实现。此角色给出所有的具体策略类所需的接口。
● 具体策略(ConcreteStrategy)角色:包装了相关的算法或行为。
策略模式的优点:
算法可以自由切换;
避免使用多重条件判断;
扩展性良好。
策略模式的缺点:
策略类会增多
所有策略类都需要对外暴露
策略模式的适用场景:
当一个系统中有许多类,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它们的行为,希望动态地让一个对象在许多行为中选择一种行为时;
当一个系统需要动态地在几种算法中选择一种时;
当一个对象有很多的行为,不想使用多重的条件选择语句来选择使用哪个行为时。
案例代码:
策略模式上下文
public class Context {
//持有一个具体策略的对象
private Strategy strategy;
/**
* 构造函数,传入一个具体策略对象
* @param strategy 具体策略对象
*/
public Context(Strategy strategy){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
* 策略方法
*/
public void contextInterface(){
strategy.algorithmInterface();
}
}
抽象策略类
public interface Strategy {
/**
* 策略方法
*/
public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具体策略类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A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相关的业务
}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B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相关的业务
}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C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相关的业务
}
}
客户端
//选择使用的策略
Strategy s = new ConcreteStrategyA();
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s);
context.ontextInter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