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与电池

 1.充电概念

充电即使用手机充电器,对手机内的锂电池进行充电的行为。1983年,摩托罗拉推出了第一款真正投入商用量产的手机DynaTAC 8000X【1】,其中由六节可充电镍镉电池组成的7.8V(6*1.3)电池组基本占了其中六分之一(约25*6)的重量,受限于镍镉电池的充电效率,它充满电需要超过十小时,但由于其较高的运作电压和较低的电池容量,它在满电状态下的通话时间也只有30分钟,加上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无法像现在一样随时进行充电,只能在放空整个电池组的情况下才能把手机充电到满电状态。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主流设计方案为电池是内嵌置在手机且不可插拔的,并且对充电器,充电协议都做了大幅度的升级。

2.充电器类型

手机电池充电用的是USB接口,电池充电并不是USB的原始特性,因此,在BC1.2颁布之前,官方并未就为关断设备的电池充电做出任何规定。通过建立清晰的USB端口供电能力沟通方法,BC1.2规范改进了其中许多问题。 BC1.2规范简要规定了三种不同类型的USB端口和两种关键对象。“充电”端口是可提供500mA以上电流的端口;“下行”端口按照USB 2.0规范传输数据。BC1.2规范也确定了每个端口应如何向终端设备枚举,以及识别应用端口类型的协议。三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本文在对蓄电池快速充电原理和目前各种充电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三阶段充电模式,即在充电前期采用小电流恒流预充电充电中期采用脉冲快速充电方法,而在充电后期采用浮充补足充电法,研究了一种针对铅酸蓄电池的大容量快速充电方法。充电前期采用的充电方法结合了多段恒流充电和脉冲充电这两种充电方法的优点,使充电电流在总体上逼近蓄电池的可接受充电电流曲线,并且在整个快速充电期间内,始终适时地采取了消除蓄电池极化的措施,避免了蓄电池充电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和温升过高的问题充电后期采用的充电方法可使蓄电池恢复至完全充电态,达到额定容量在充电系统的设计中,采用了高频开关电源技术,主回路由三相整流电路、快速充电变换电路和能量回馈电路组成。控制电路以TMS324LF282芯片为核心,通过采集蓄电池的端电压、温度以及充电电流等状态信息,送入DSP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主回路开关(GBT)的通断从而实现蓄电池的智能充电:同时控制系统对主回路各部分的电压和电流以及对IGBT和高频变压器的温度进行监测,对充电系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在快速充电的控制技术和充电方法的实现上,采用了以电池最高电压为主、电池电压负增量和电池温度为辅判断蓄电池是否充足电的综合控制法,实现对铅酸蓄电池的快速、绿色充电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