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参考OSI还是TCP/IP的网络模型,我们从传输层向更底层看,各层的协议都是在直接或间接的服务于主机与主机之间的通信,而传输层则是在进程与进程通信层面上的。传输层有两个重要的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即用户数据报协议,其传输机制决定了它的最大优点——快,同时也决定了它最大的缺点
——不可靠、不稳定。
UDP是无连接的,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TCP需要)。减少了开销和延时。
UDP是面向报文的,对IP数据报只做简单封装(8字节UDP报头)。减少报头开销。
UDP没有阻塞机制,宁愿阻塞时丢弃数据不传,也不阻塞造成延时。
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通信。
TCP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相对于UDP,TCP是面向连接的、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同时也是较UDP开销较大的、传输速度较慢的。
TC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使用TCP通信之前,需要进行“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还要使用“四次挥手”断开连接。
TCP是点对点的连接。一条TCP连接只能连接两个端点。
TCP 提供可靠传输,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按顺序。
TCP 提供全双工通信,允许通信双方任何时候都能发送数据,发送方设有发送缓存,接收方设有接收缓存。
TCP 面向字节流 。TCP 并不知道所传输的数据的含义,仅把数据看作一连串的字节序列,它也不保证接收方收到的数据块和发送方发出的数据块具有大小对应关系。
在实现了socket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编程后,我通过查找相关书籍以及网上查找资料后,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套接字的概念以及socket中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机制。
一. 套接字( socket )概念
网络层的“ip地址”可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主机,而传输层的“端口”可以唯一标识主机中的应用程序(进程)。这样利用二元组(ip地址,端口)就可以标识网络的进程了,网络中的进程通信就可以利用这个标志与其它进程进行交互。使用TCP/IP协议的应用程序通常采用应用编程接口:UNIX BSD的套接字(socket)来实现网络进程之间的通信。就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采用socket,而现在又是网络时代,网络中进程通信是无处不在,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一切皆socket”。 TCP/IP协议族包括运输层、网络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