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半导体赛道拥挤的年代,芯片创业已经成了一场硬仗。每天都有新公司成立,也有老公司倒下。我们这些在芯片行业摸爬滚打的人,其实都是这场大戏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翻开历史的篇章,教员曾经对社会阶级做过深刻剖析。今天,我想借用这种分析方法,聊聊芯片创业公司的几种"阶级"。这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而是对这个行业真实生态的一种思考。
投机性创业者:赶上风口的"投机商"
这类公司往往出现在政策红利期。他们嘴上说着"国家需要"、"卡脖子"这样的大词,实际上对芯片技术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干。他们拿着PPT就能融到钱,开发的所谓"国产替代"产品,实际上可能连基本功能都难以保证。
这种公司就像春天里冒出的野草,来得快,死得也快。等风口一过,投资人不再买账,可能连办公室租金都付不起。我们很多同行朋友都在这样的公司待过,薪水确实高,但总有种坐在火山口上的感觉。
官僚性创业者: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类芯片公司通常背靠大型国企或者地方政府。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流程复杂,决策缓慢,但资金相对稳定。在这样的公司上班,你会发现开会比做事的时间还多,汇报PPT比实际工程文档还要精美。
他们不愁钱花,但创新动力不足。有些项目可能拖了三五年都交不出成果,但只要能写出漂亮的总结报告,依然能继续获得资金支持。这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