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小知识积累tips


线程结束的三个原因:
1、run方法执行完成,线程正常结束
2、线程抛出一个未捕获的Exception或者Error
3、直接调用该线程的Stop方法结束线程(不建议使用,容易导致死锁)

**********************************************************************************************************************************

hashcode和equals的约定关系如下:

1、如果两个对象相等,那么他们一定有相同的哈希值(hash code)。

2、如果两个对象的哈希值相等,那么这两个对象有可能相等也有可能不相等。(需要再通过equals来判断)

等价的(调用equals返回true)对象必须产生相同的散列码。不等价的对象,不要求产生的散列码不相同。


**********************************************************************************************************************************
servlet在多线程下其本身并不是线程安全的。
如果在类中定义成员变量,而在service中根据不同的线程对该成员变量进行更改,那么在并发的时候就会引起错误。最好是在方法中,定义局部变量,而不是类变量或者对象的成员变量。由于方法中的局部变量是在栈中,彼此各自都拥有独立的运行空间而不会互相干扰,因此才做到线程安全。


**********************************************************************************************************************************
在switch(expr1)中,expr1只能是一个整数表达式或者枚举常量(更大字体),整数表达式可以是int基本类型或Integer包装类型,由于,byte,short,char都可以隐含转换为int,所以,这些类型以及这些类型的包装类型也是可以的。显然,long、float、double类型不符合switch的语法规定,并且不能被隐式转换成int类型,所以,它们不能作用于swtich语句中。
注意:String类型是Java7开始支持的。
**********************************************************************************************************************************

数据类型的转换,分为自动转换和强制转换。自动转换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 “ 悄然 ” 进行的转换,不需要用户提前声明,一般是从位数低的类型向位数高的类型转换;强制类型转换则必须在代码中声明,转换顺序不受限制。

自动数据类型转换

自动转换按从低到高的顺序转换。不同类型数据间的优先关系如下: 
    低 ---------------------------------------------> 高 
    byte,short,char-> int -> long -> float -> double

运算中,不同类型的数据先转化为同一类型,然后进行运算,转换规则如下:

操作数 1 类型

操作数 2 类型

转换后的类型

byte 、 short 、 char

int

int

byte 、 short 、 char 、 int

long

long

byte 、 short 、 char 、 int 、 long

float

float

byte 、 short 、 char 、 int 、 long 、 float

double

double

强制数据类型转换

强制转换的格式是在需要转型的数据前加上 “( )” ,然后在括号内加入需要转化的数据类型。有的数据经过转型运算后,精度会丢失,而有的会更加精确.


小转大不用强转,大转小需要强转
**********************************************************************************************************************************

Java 语言中的 volatile 变量可以被看作是一种 “程度较轻的 synchronized”;与synchronized 块相比,volatile 变量所需的编码较少,并且运行时开销也较少,但是它所能实现的功能也仅是 synchronized 的一部分。本文介绍了几种有效使用 volatile 变量的模式,并强调了几种不适合使用 volatile 变量的情形。

锁提供了两种主要特性:互斥(mutual exclusion) 和可见性(visibility)。互斥即一次只允许一个线程持有某个特定的锁,因此可使用该特性实现对共享数据的协调访问协议,这样,一次就只有一个线程能够使用该共享数据。可见性要更加复杂一些,它必须确保释放锁之前对共享数据做出的更改对于随后获得该锁的另一个线程是可见的 —— 如果没有同步机制提供的这种可见性保证,线程看到的共享变量可能是修改前的值或不一致的值,这将引发许多严重问题。

Volatile 变量

Volatile 变量具有 synchronized 的可见性特性,但是不具备原子特性。这就是说线程能够自动发现 volatile 变量的最新值。Volatile 变量可用于提供线程安全,但是只能应用于非常有限的一组用例:多个变量之间或者某个变量的当前值与修改后值之间没有约束。因此,单独使用 volatile 还不足以实现计数器、互斥锁或任何具有与多个变量相关的不变式(Invariants)的类(例如 “start <=end”)。

出于简易性或可伸缩性的考虑,您可能倾向于使用 volatile 变量而不是锁。当使用 volatile 变量而非锁时,某些习惯用法(idiom)更加易于编码和阅读。此外,volatile 变量不会像锁那样造成线程阻塞,因此也很少造成可伸缩性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读操作远远大于写操作,volatile 变量还可以提供优于锁的性能优势。

正确使用 volatile 变量的条件

您只能在有限的一些情形下使用 volatile 变量替代锁。要使 volatile 变量提供理想的线程安全,必须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 对变量的写操作不依赖于当前值。
  • 该变量没有包含在具有其他变量的不变式中。


实际上,这些条件表明,可以被写入 volatile 变量的这些有效值独立于任何程序的状态,包括变量的当前状态。

第一个条件的限制使 volatile 变量不能用作线程安全计数器。虽然增量操作(x++)看上去类似一个单独操作,实际上它是一个由读取-修改-写入操作序列组成的组合操作,必须以原子方式执行,而 volatile 不能提供必须的原子特性。实现正确的操作需要使x 的值在操作期间保持不变,而 volatile 变量无法实现这点。(然而,如果将值调整为只从单个线程写入,那么可以忽略第一个条件。)

大多数编程情形都会与这两个条件的其中之一冲突,使得 volatile 变量不能像 synchronized 那样普遍适用于实现线程安全。


所谓  volatile的措施,就是
1. 每次从内存中取值,不从缓存中什么的拿值。这就保证了用  volatile修饰的共享变量,每次的更新对于其他线程都是可见的。
2.  volatile保证了其他线程的立即可见性,就没有保证原子性。
3.由于有些时候对  volatile的操作,不会被保存,说明不会造成阻塞。不可用与多线程环境下的计数器。
**********************************************************************************************************************************

try-catch-finally块中,finally块在以下几种情况将不会执行。

(1)finally块中发生了异常。

(2)程序所在线程死亡。

(3)在前面的代码中用了System.exit();

(4)关闭了CPU


**********************************************************************************************************************************

类的初始化过程: 
1.  初始化父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代码块  ; 
2.  初始化子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代码块  ; 
3.初始化父类的普通成员变量和代码块,再执行父类的构造方法;
4.初始化子类的普通成员变量和代码块,再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 
**********************************************************************************************************************************

HttpServlet容器响应Web客户请求流程如下:

1)Web客户向Servlet容器发出Http请求;

2)Servlet容器解析Web客户的Http请求;

3)Servlet容器创建一个HttpRequest对象,在这个对象中封装Http请求信息;

4)Servlet容器创建一个HttpResponse对象;

5)Servlet容器调用HttpServlet的service方法,这个方法中会根据request的Method来判断具体是执行doGet还是doPost,把HttpRequest和HttpResponse对象作为service方法的参数传给HttpServlet对象;

6)HttpServlet调用HttpRequest的有关方法,获取HTTP请求信息;

7)HttpServlet调用HttpResponse的有关方法,生成响应数据;

8)Servlet容器把HttpServlet的响应结果传给Web客户。

doGet()    doPost()  是创建HttpServlet时需要覆盖的方法.
**********************************************************************************************************************************
方法重写“  两小两同一大  ”原则
方法名相同,参数类型相同 
子类返回类型小于等于父类方法返回类型,   
子类抛出异常小于等于父类方法抛出异常,   
子类访问权限大于等于父类方法访问权限。
**********************************************************************************************************************************
多态性:  指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响应。即同一消息可以根据发送对象的不同而采用多种不同的行为方式。

1)多态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①要有继承 ②要有重写 ③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向上转型)

2)实现多态性的三种形式

①方法的重载 ②通过继承机制而产生方法覆盖 ③通过接口实现方法覆盖

3)多态的分类

多态分为编译时多态和运行时多态。其中编译 时多态是静态的,主要是指方法的重载,它是根据参数列表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函数,通过编译之后会变成两个不同的函数,在运行时谈不上多态。而运行时多态是动态的,它是通过动态绑定来实现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多态性。

**********************************************************************************************************************************

Java把内存分成两种,一种叫做栈内存,一种叫做堆内存。


在函数中定义的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和对象的引用变量都是在函数的栈内存中分配。当在一段代码块中定义一个变量时,java就在栈中为这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当超过变量的作用域后,java会自动释放掉为该变量分配的内存空间,该内存空间可以立刻被另作他用。


堆内存用于存放由new创建的对象和数组。在堆中分配的内存,由java虚拟机自动垃圾回收器来管理。在堆中产生了一个数组或者对象后,还可以在栈中定义一个特殊的变量,这个变量的取值等于数组或者对象在堆内存中的首地址,在栈中的这个特殊的变量就变成了数组或者对象的引用变量,以后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栈内存中的引用变量来访问堆中的数组或者对象,引用变量相当于为数组或者对象起的一个别名,或者代号。


引用变量是普通变量,定义时在栈中分配内存,引用变量在程序运行到作用域外释放。而数组&对象本身在堆中分配,即使程序运行到使用new产生数组和对象的语句所在地代码块之外,数组和对象本身占用的堆内存也不会被释放,数组和对象在没有引用变量指向它的时候(比如先前的引用变量x=null时),才变成垃圾,不能再被使用,但是仍然占着内存,在随后的一个不确定的时间被垃圾回收器释放掉。这个也是java比较占内存的主要原因。

**********************************************************************************************************************************

含有abstract修饰符的class即为抽象类,abstract类不能创建的实例对象。含有abstract方法的类必须定义为abstract class,abstract class类中的方法不必是抽象的。abstract class类中定义抽象方法必须在具体(Concrete)子类中实现,所以,不能有抽象构造方法或抽象静态方法。如果的子类没有实现抽象父类中的所有抽象方法,那么子类也必须定义为abstract类型。
接口(interface)可以说成是抽象类的一种特例,接口中的所有方法都必须是抽象的。接口中的方法定义默认为public abstract类型,接口中的成员变量类型默认为public static final。
下面比较一下两者的语法区别:
1.抽象类可以有构造方法,接口中不能有构造方法。
2.抽象类中可以有普通成员变量,接口中没有普通成员变量
3.抽象类中可以包含非抽象的普通方法,接口中的所有方法必须都是抽象的,不能有非抽象的普通方法。
4. 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的访问类型可以是public,protected和(默认类型,虽然eclipse下不报错,但应该也不行),但接口中的抽象方法只能是public类型的,并且默认即为public abstract类型。
5. 抽象类中可以包含静态方法,接口中不能包含静态方法
6. 抽象类和接口中都可以包含静态成员变量,抽象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的访问类型可以任意,但接口中定义的变量只能是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并且默认即为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