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学_知识点总结

目录​​​​​​​​​​​​​​

一、摄影测量学

1、摄影测量学概念

2、摄影测量学内容

3、摄影测量学的分类

二、摄影测量基础知识

1、像片主距

2、像场角

3、像片倾角

4、航向重叠度

5、旁向重叠度

6、摄影比例尺

7、航线弯曲

8、像片旋角

9、地面分辨率

10、空间分辨率

11、地面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区别

12、预估扫描成像为模拟图像后的最大成像比例尺

13、数字影像的分辨率

三、投影基本知识

1、中心投影

2、正射投影

3、投影五要素

4、摄影基线

5、航摄像片与地形图的区别

6、地形图的特点

7、航摄像片的特点

四、航摄像片上的特殊点线面

1、摄影(基本)方向线VV

2、主纵线vv

3、已知E平面点做像平面像点

五、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

1、像方坐标系(像点的位置)

2、物方坐标系(地面点的位置) 

六、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

1、概念

2、像片的内方位元素

3、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七、共线条件方程

1、共线条件方程的一般形式

2、共线条件方程的应用

八、论述题-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摄影测量学

1、摄影测量学概念

        摄影测量学是利用光学摄影机获取的像片,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信息学科。

2、摄影测量学内容

  1. 获取被研究物体的影像
  2. 单张和多张像片处理的理论、方法、设备和技术
  3. 将所测得的成果如何用图形、图像或数字表示

3、摄影测量学的分类

1)、按摄影距离的远近分类:

  • 航天摄影测量-卫星、飞船等航天器为运载工具,利用传感器在轨道空间获取地表信息
  • 航空摄影测量-航空遥感平台上用航摄仪器对地面摄取像片
  • 地面摄影测量-安置在地面上基线两端点处的摄影机向目标拍摄立体像对
  • 近景摄影测量-通过拍摄物体近距离的照片,对物体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进行测量和分析。
  • 显微摄影测量-利用显微镜和摄影测量技术,对显微观察的物体进行测量和分析。

2)、按用途分类:

  • 地形摄影测量
  • 非地形摄影测量

3)、按技术手段分类:

  • 模拟法摄影测量-成果为各种图件(地形图、专题图等)
  • 解析法摄影测量-提供各种图件,还可直接为各种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数字化产品
  • 数字摄影测量-提供各种图件,还可直接为各种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数字化产品

二、摄影测量基础知识

1、像片主距

  • 像片主距:物镜后节点到像平面的距离。
  • 航摄仪焦距:物镜节点到焦点的距离。 

2、像场角

  • 像场:物镜焦面上中央成像清晰的范围
  • 像场角:像场直径对物镜后节点的夹角

3、像片倾角

  • 摄影瞬间摄像机的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偏离铅垂线的夹角小于3°,夹角为像片倾角。

4、航向重叠度

  • 应达到56%~65%,最小应有50%

5、旁向重叠度

  • 应达到30%~35%

6、摄影比例尺

\frac{1}{m}=\frac{l}{L}=\frac{f}{H}

f为摄影机主距,H为航高 

  • 当摄影相片水平、地面取平均高程时,像片上的线段 l 与地面上相应的水平距 L 之比称为摄影比例尺。

7、航线弯曲

  • 把一条航线的航摄像片根据地物影像拼接起来,各张像片的主点连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呈现为弯弯曲曲的折线,称为航线弯曲。 
  • 航线弯曲度:航线最大弯曲矢量与航线长度之比的百分数。要求航线弯曲度<3%。

8、像片旋角

  • 一张像片上相邻主点连线与同方向框标连线间的夹角。要求像片旋角<6%。
  • 像片旋角过大会减少立体像对的有效范围。 

9、地面分辨率

        地面分辨率(Rg)--地面上所能分辨的最小地物宽度,也称之为几何分辨率。

  • R为物镜分辨微小细部的能力。
  • 只有地物大于2个像元时才能从图像上正确地分辨出来,即像片上能根据光谱特征判读出地物性质的最小单元的地面宽度。

10、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IFOV)--传感器瞬时视场内观察到地面的宽度,或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也可以用地面采样距离GSD表示。

  • 一个光敏元件通过光学系统后,投影在地面上的长度。 

11、地面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区别

  • 主要区别在于对应的精度层次不同。
  • 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影像中每个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大小。它是通过被感知物体与影像像素之间的关系来衡量的,通常用平方米/像素或米/像素来表示。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意味着影像中的每个像素能够代表更小的地面区域,因此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地物信息。
  • 地面分辨率是指遥感系统能够分辨的最小特征大小或最小物体大小。它是遥感影像所能展示的最小细节大小,通常以米或厘米为单位来表示。较高的地面分辨率意味着遥感系统能够分辨出更小的地面特征或物体,因此能够提供更精细的图像细节。
  • 空间分辨率是衡量遥感影像中每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面积大小的指标,而地面分辨率是衡量遥感系统能够分辨的最小特征大小或最小物体大小的指标。

12、预估扫描成像为模拟图像后的最大成像比例尺

\phi=0.1mm

        预估扫描成像(如卫星遥感)生成的模拟图像的最大成像比例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估计:

  1. 确定影像的空间分辨率:首先,了解遥感系统的技术规格,包括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表示遥感系统所能分辨的最小特征大小或最小物体大小。例如,如果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为1米,表示系统能够分辨出1米尺寸的物体。

  2. 确定模拟图像尺寸:根据遥感系统的扫描范围和扫描方式,确定所生成模拟图像的尺寸。通常,模拟图像的尺寸以像素为单位给出。

  3. 计算最大成像比例尺:最大成像比例尺可以通过将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与模拟图像的像素尺寸进行计算得到。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成像比例尺 = 影像的空间分辨率 × 模拟图像像素尺寸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卫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1米,生成的模拟图像的尺寸为1000像素×1000像素,则最大成像比例尺为1米/像素 × 1000像素 = 1000米。

13、数字影像的分辨率

        对于数字航空影像或航天遥感影像而言,影像分辨率通常指空间分辨率(IFOV)或地面采样距离GSD,一般以一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的大小来表示(米/像素),并不代表能从照片上识别地面物体的最小尺寸 

三、投影基本知识

1、中心投影

        航摄像片为中心投影,即摄影光线交于同一点。

2、正射投影

        地形图为正射投影,即摄影光线平行且垂直投影面。

3、投影五要素

  • 投影中心--空间任意直线均通过一固定点(投影中心)投射到一平面(承影面)上而形成的透视关系。
  • 投影射线--投影射线是指从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点沿着地球到地图投影平面上的一条直线。
  • 物点--物点是指地球上的实际点,也就是我们想要在地图上显示的地理位置。
  • 投影点--投影点是指物点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位置。它是地球上物点沿着地球到达投影平面的交点。
  • 投影平面--投影平面是地球表面投影时所使用的平面。它通常是一个垂直于地球轴的平面,可以是球面、圆柱面或圆锥面等。

4、摄影基线

        指摄影机在不同位置之间的连线。更具体地说,摄影基线是连接不同相机位置的两条视线之间的直线,用于计算和测量地面上的点的空间坐标。

  • 地面立体摄影测量时,两摄影站间的联线。  
  • 航空摄影时,航摄仪连续两次曝光瞬时两物镜前节点空间位置的连线。

5、航摄像片与地形图的区别

  • 投影方式的不同:地形图为正射投影,航摄像片为中心投影。
  • 航片存在两项误差: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 比例尺的不同:地图有统一比例尺;航片无统一比例尺,比例尺因点而异。
  • 表示方法的不同:地图为线划图;航片为影像图。
  • 表示内容的不同:地图需要综合取舍;航片所见即所得。
  • 几何上的不同:航摄像片可组成像对立体观察。

6、地形图的特点

  • 图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与相应地面点的水平距离之比为一常数,等于图比例尺。
  • 图上任意一点引画的两条方向线间的夹角等于地面上对应的水平角。

7、航摄像片的特点

  • 当像片倾斜、地面起伏时,地面点在航摄像片上构像相对与理想情况下的构像所产生的位置差异称像点位移
  • 从像片上某点作出的方向线与地面对应点画出的方向线的方位角不等,这种差异称为方向偏差

四、航摄像片上的特殊点线面

1、摄影(基本)方向线VV

        主垂面w与地平面的交线。

2、主纵线vv

        主垂面w与像平面的交线。

3、已知E平面点做像平面像点

五、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

        在摄影测量中,首先将摄影测量坐标转换成地面摄影测量坐标,最后再转换成地面测量坐标。   

  • 摄影测量几何处理的任务是:根据像片上像点的位置确定相应的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因此,首先必须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来定量地描述像点和地面点,然后才能从像方坐标量测值出发,求出相应点的物方坐标,实现坐标系的转换。

1、像方坐标系(像点的位置)

  • 像平面上的坐标系(p-xy)及(o-xy)
  • 像空间直角坐标系(S-xyz)
  •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S-uvw)

1)像平面上的坐标系(p-xy)及(o-xy)

2)像空间直角坐标系(S-xyz)

3)像空间辅助坐标系(S-uvw)

        由于每张相片中像点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给计算带来困难,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统一的坐标系,即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原点在摄影中心S,坐标轴的选择视需要而定,有三种选取方法 

2、物方坐标系(地面点的位置) 

  • 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
  • 地面测量坐标系(T-X_{t}Y_{t}Z_{t}
  • 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_{tp}Y_{tp}Z_{tp})

1)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

2)地面测量坐标系(T-X_{t}Y_{t}Z_{t})

3)过渡性-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_{tp}Y_{tp}Z_{tp})

六、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

1、概念

  • 摄影测量中,必须建立物体与像片之间的数学关系。因此,首先要确定航空摄影瞬间摄影中心与像片在地面设定的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与姿态,描述这些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像片的方位元素。
  • 为了由像点坐标反求物点坐标,首先要确定航空摄影瞬间摄影中心、像片与地面三者之间的相关位置的参数,描述这些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像片的方位元素。
  • 表示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称为内方位元素,表示摄影中心和像片在地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

2、像片的内方位元素

        摄影物镜后节点与像片之间相互位置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到像片的垂距(主距) f 及像主点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 x_{0} 与 y_{0} .

  • 内方位元素值一般视为已知,出厂即得。
  • 一般将像主点置于框标连线交点上,但是安装中有误差,所以内方位元素 x_{0} 与 y_{0} 是一个微小值。
  • 内方位元素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测图的精度。 

3、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在恢复了内方位元素(恢复了摄影光束)的基础上,确定摄影光束摄影瞬间地面直角坐标系空间位置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一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

三个直线元素(X_{s}Y_{s}Z_{s})

  • 描述摄影中心在地面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值(X_{s}Y_{s}Z_{s})

三个角元素(\varphi\omega\kappa)

  • 表示摄影光束空间姿态(像片在摄影瞬间空间姿态的要素);(两个角度确定主光轴方位,另一个角度确定像片在像平面内的方位)。 

        外方位三个角元素可看作是摄影机光轴从起始的铅垂方向绕空间坐标轴按某种次序连续三次旋转形成的。 

  1. 先绕第一轴旋转一个角度,其余两轴的空间方位随同变化;
  2. 再绕变动后的第二轴旋转一个角度,两次旋转的结果达到恢复摄影机主光轴的空间方位;
  3. 最后绕经过两次变动后的第三轴(即主光轴)旋转一个角度,亦即像片在其自身平面内绕像主点旋转一个角度。

七、共线条件方程

1、共线条件方程的一般形式

  • (X,Y,Z):像点a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
  • (X_{A},Y_{A},Z_{A}):物点在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
  • (X_{A}-X_{S},Y_{A}-Y_{S},Z_{S}-Z_{A}):物点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
  • \lambda:比例因子。 

2、共线条件方程的应用

  • 了解倾斜像片与水平像片的坐标关系
  • 求像底点坐标
  • 影像仿真
  • 利用DEM制作正射影像
  • 单像制图 

1)倾斜像片P与水平像片P_{t}的坐标关系 

2)求像底点坐标x_{n},y_{n} 

  • 过投影中心做铅垂线,与像片的交点就是像底点n
  • 继续往下延伸与地面的交点就是地底点N
  • 求n在像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

        首先要来看,投影中心S在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以及地底点N在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 摄影中心S在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X_{s},Y_{s},Z_{s}),地面物点N在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X_{N},Y_{N},Z_{N}),Z_{N}的值是因为地面相较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有高低起伏。

        由于SN垂直于地面MX_{tp}Y_{tp}平面,那么X_{S}=X_{N}Y_{S}=Y_{N}Z_{N}=Z_{S}-H_{n}

(H_{n}航高,其实就是S点到N点的距离)。那么根据共线条件方程的一般形式,可以得到像底点n在像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x_{n},y_{n})。

3)影像仿真 

  • 仿真:航摄影像的获取非常的复杂,摄影测量需要专门的航摄飞机、专业航摄仪、飞机摄影测量还需要批准、申请空域。所以成本特别高,在无法获取足够航摄相片时,影像仿真就能够为一些研究提供仿真数据。就可以利用共线条件方程进行生成。 
  • 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DEM是一种描述地形地貌的数字模型。它通过将地表的高程信息以离散的格网形式进行表示,来构建一个三维地形模型。
  • Digital Orthophoto Model(数字正射影像模型):DOM产品是通过将空间校正、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应用于航空或卫星影像,生成具有一致比例和无畸变的地面特征的正射影像。

        已知,相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如像主点坐标,主距f等,而且可以任意假定相片的倾角。

        在不考虑地形起伏的情况下,假定地面所有点都是平坦的情况下,那所有的高程就都是0。

        在考虑地形起伏的情况下,就需要引入数字高程模型DEM。那么就可以通过共线方程,求出所有地面点的像点坐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像点坐标只是一个坐标值,像点的灰度值就需要数字正射影像模型DOM得到,需要用一个老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在每一个老的DOM中每一个像素的坐标就是相当于地面点的物点坐标,高程就可以用DOM中的数值,那么根据共线条件方程,可以求出地形起伏下像点的像片坐标,并且把DOM中的灰度值当成模拟图像下的灰度值,那么对于每个点都这么进行计算,就而也就达到了仿真的目的。

        也就是说,在已知内外方位元素,DOMDEM,根据共线条件方程,再加上一些误差,比如噪声,那么就和真实的影像非常的近似。

4)利用DEM制作正射影像

        利用共线方程,在DEM辅助的情况下,求出正射影像。其本质,就是将倾斜像片的坐标变成水平像片的坐标。其实跟刚才影像仿真类似,相当于把影像仿真进行反解。

        假如已知一张像片,即已知了内外方位元素,这个时候的像片是倾斜的,然后地形也可能是有起伏的。中心投影的像片,在像片倾斜和地形起伏的情况下,都会造成像点位移。此时的像片是不能用的,必须消除像片倾斜和地形起伏带来的像点位移,才能够使用。

        在已知DEM的情况下,利用共线方程可以消除像点位移,其实就相当于将倾斜像片的坐标变成水平像片的坐标就可以了。在地面人为画一个格网,以某一个地面点作为起始点,假如坐标为(0,0),根据地面点的坐标,在x轴,y轴方向上以一定的间隔取点,逐个计算得到。如果有了DEM,而且有平面坐标,就可以将所有地面点的高程内插出来,此时,就是相当于知道地面所有点的X、Y、Z三个坐标。

        此时,已知像片内外方位元素和坐标,就可以求出像点坐标。但是,此时根据共线方程计算出来的像点坐标,与像片上对应的地物坐标不相同。也就是说,由于我们知道像片上是有像点的,所以需要将像片真实点坐标的灰度值赋值给计算出来的坐标。(其实就是将根据共线方程计算出来的坐标去取代原像片上像点的坐标)。 

5)单像制图

  • 即根据像片以及内外方位元素,在DEM辅助的情况下,求出地面物点的坐标。
  • 单像制图就是利用像片像点坐标以及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根据共线条件方程,来计算得到地面物点的坐标。 

        从这个关系式中,可知只能求出这个方向线,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求出点AZ坐标。在摄影测量中,通常利用立体测图的方法来计算,也就是说还需要拍摄一张像片,利用两个像片的立体关系,来交会求出A的三维坐标。

        但是,在只有单张像片的情况下,就需要利用共线方程,结合DEM,才能求出地面三维坐标。这就是在DEM辅助下的单像制图。

        假如在城区里面,已经进行了测绘,得到了地形图,但是如果由于该地区中局部地区发生了小变化,此时,没有必要对整个地区重新进行摄影测量,只要在局部地区拍一个像片,利用该地区的老的DEM,就可以利用共线方程,在原有DEM的基础上将每一个发生变化的点坐标测量出来,进行更新就可以了。

八、论述题-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基于现有摄影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现代数字化和智能化城市建设对摄影测量技术的数据获取、处理、存储、共享等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数据质量上提出的更高要求,摄影测量技术应当把握智能化测绘体系构建的契机,从技术装备、智能化领域、创新基础方法、数据处理系统和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提升与发展。

  1. 技术方法的有效提升。首先,最为直接的是免像控功能的进一步实现和发展,虽然现有技术能够支持免像控作业,但是这只是个别厂商,且精度标准无法满足用户精度要求,因此应当进一步提升摄影测量技术水品,真正实现免像控且逐渐完全普及。其次,提高摄影测量的灵活性和作业效率,主要体现在如何将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升飞行速度、扩大单张影像的拍摄面积、增加有效的作业时长进行有效融合。
  2. 摄影测量设备的发展和提升。首先是提高平台、相机、数据处理系统之间的集成度,提高摄 影测量技术外业测量的灵活度、质量和效率,提高影像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准确度、精确度和效率,提升摄影测量流程的整体性和质量。其次是单相机和多镜头倾斜摄影相机在应用场景上的兼容性,有效提升相机的性价比和应用广度,提升搭载平台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降低由于外界条件对设备设施的干扰而产生的影像结果精度影响。
  3. 智能化摄影测量技术的实现。随着云计算、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摄影测量技术的构建和实现成为未来摄影测量发展的一大热门趋势。通过人工智能研发的测量机器人、高分辨率的传感器设备、导航系统、智能化操作系统等,可以实现摄影测量技术的自主定位导航和智能化作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海量影像数据进行高效率、高准确率的智能化信息提取、分析、判译和管理。人工智能具备人类的某些意识、思维和行为过程等,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支撑下,通过一定的数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的计算、识别、提取、判断、解译、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和效率,并且能够有效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
  4. 贴近摄影测量的实现。贴近摄影测量是张祖勋院士团队提出的全新摄影测量技术,是摄影测 量技术基于国民经济建设需求、精细化测量管理理念、现代化摄影测量技术向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继垂直摄影、倾斜摄影后的第三种摄影方式,垂直摄影可以认为是对被测目标三维地理信息的获取,倾斜摄影是对其纹理信息的获取,而贴近摄影是以物体的“面”为摄影对象,通过贴近摄影获取超高分辨率影像,从而实现精益化地理信息提取,可以有效弥补现有倾斜摄影测量构建的三维模型存在坡面变形的缺陷,可以有效应用于边坡检测、滑坡预警等领域。

[1] 张彦会.浅谈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2,(06):142-144. 

  • 33
    点赞
  • 3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目 录 《测绘学概论》教学大纲.........................................................................................................................1  《地图学基础》教学大纲.........................................................................................................................4  《测量学 A》教学大纲.............................................................................................................................8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教学大纲...............................................................................................15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大纲...........................................................................................................21  《大地测量学基础》教学大纲...............................................................................................................25  《摄影测量学概论》教学大纲...............................................................................................................31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36  《遥感导论》教学大纲...........................................................................................................................39  《工程制图与 CAD》教学大纲.............................................................................................................43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4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IAz-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