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相机、镜头选型

举例计算

要对一个100mm见方的黑白物体进行拍摄, 要求能够分辨小于0.1mm的细节, 相机到物体的距离在200~400mm之间, 要求选择合适的相机和镜头。

分析:

  1. 景物为一100mm的方形物体, 而传感器靶面通常为4:3的矩形, 因此, 为了将物体全部摄入靶面, 应该以靶面的短边长度为参考来计算视场;
  2. 系统要求能够分辨小于0.1mm的细节,因此传感器每个方向的像素数都要大于 1000;
  3. 相机到物体的距离为200–400mm, 考虑到镜头本身的尺寸, 可以假定物体到镜头的距离为 200~320mm, 系统的物距为 260 mm;
  4. 物体为黑白色, 因此系统的工作波长可定为可见光区域, 相机选择黑白相机。

常用计算公式:
相机、镜头常用参数确定方式:

  1. 通过被侧物体的大小和分辨率来计算像素:100 / 0.1mm = 1000 (像素),选择大于等于1K像素的相机。
    
  2. 验证分辨率是否达到要求:100 / 1024 = 0.0976 < 0.1 (实际分辨率小于要求分辨率),满足要求。
    
  3. 根据被测物体的速度求相机的拍摄频率: 速度 / 相机实际分辨率  =  相机需要的拍摄频率。
    
  4. 可以根据分辨率、相机的行频、来初步确定相机型号。
    
  5. 相机靶面尺寸 = 像素 *  像元尺寸来计算  。
    
  6. 镜头焦距 = 靶面尺寸 * 物距 / 幅宽
    
  7. 镜头像元分辨路 = 1 /(2 * 像元尺寸) 选择镜头时通常要求镜头分辨率要略高于像元分辨率
    

方案一:
下面确定相机型号:

相机选择大恒CCD黑白相机DH-SV1411FM,
靶面尺寸为2/3英寸 (8.8X6.6mm), 
像素数为1392X1040, 
像元尺寸为6.45um 。

系统的放大倍率为 B = 靶面尺寸 / 视场大小 = 6.6/100=0.066,
可分辨的景物精度为: 像素尺寸 / 放大倍率 = 0.00645/0.066=0.098 mm, 满足系统要求。

镜头型号:
摄影物镜的焦距为f= 物距/(1+1/放大倍率) = 260/(1+1/0.066)=16.1mm,
系统像面的分辨率要大于 1/(2X0.1X0.066)=76(lp/mm),
因此摄影物镜可以选择Computar M1614-MP2。 镜头均采用可变光阑, 其光圈数从F1.4到 F16, 可调节系统的通光量。

方案二:

相 机 选 择 大 恒 CCD 黑 白 相 机 DH-SV1421FM,
靶面尺寸为1/2英寸(6.4X4.8 mm), 
像素数为	1392X1040, 
像元尺寸为4.65um 。

系统的放大倍率为:	B=4.8/100=0.048, 
可分辨的景物精度为: 	像素尺寸/放大倍率=0.00465/0.048=0.097mm, 满足系统要求。

摄影物镜的焦距为f=l/(1+1/B)=260/(1+1/0.048)=11.9 mm,
系统像面的分辨率要大于 1/ (2X0.1X0.048)=104(lp/mm), 因此摄影物镜可以选择Kowa LM12JCM。 
镜头均采用可变光阑,其光圈数从F1.4到F16, 可调节系统的通光量。

以上两个方案只对镜头的主要参数进行计算选择, 其它一些要求, 如畸变、 景深, 环境等等, 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匹配

接口:
常用的一些接口类型如下表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法兰后焦距、机械后焦距与光学后焦距的区别在于;法兰后焦距,是指机身上镜头卡口平面与机身曝光窗平面之间的距离,即镜头卡口到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数值17.526mm;机械后焦距,指镜头桶上边沿到sensor感光面的距离如下图数值10.9mm;光学后焦距,指光线离开镜头最后一片镜片表面到sensor感光面的距离如下图数值14.9mm;一般光学后焦大于机械后焦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透镜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型小总结:

  1. C接口,C型接口螺纹连接,后截距为17.5mm;

  2. F接口镜头是尼康镜头的接口标准,工业相机靶面大于1英寸时需用F口的镜头;

  3. 镜头的分辨率要高于像元的分辨率;

  4. 焦距越小,景深越大,畸变越大;焦距越小,渐晕军现象越严重,使像边缘的照度降低;

  5. 光圈越大,图像亮度越高;景深越小;分辨率越高;

  6. 像场中心比边缘分辨率高;像场中心比边缘光强亮;

  7. 光波长度的影响:光波长度的影响:在相同的工业相机及镜头参数条件下,照明光源的光波波 长越短,得到的图像的分辨力越高。所以在需要精密尺寸及位置测量的视觉系统中,尽量采用短波长的单色光作为照明光源,对提高系统精度有很大的作用;

  8. 标准C口: 靶面 11mm-22mm(2k以下);

  9. F口: 靶面 28mm-50mm(4k以下);

  10. V口镜头:靶面 28mm -108mm (8K以上) V口镜头:靶面 28mm -108mm (8K以上);

  11. 靶面 : 镜头的靶面要大于或等于sensor的对角线。

在工业自动化中选择工业相机的接口类型时,传输距离和带宽是两个关键的考量因素。首先,需要评估你的应用场景中相机到处理设备的最传输距离是多少。例如,如果距离很短,如几米内,那么USB或IEEE1394a/b接口可能足够使用,尤其是当成本和易用性是主要考虑时。USB3.0提供了较高的带宽和较低的CPU占用率,适合高频率数据传输需求的应用。IEEE1394b接口也有较好的带宽和低CPU占用,且支持多相机应用,适合中等距离的视频传输。 参考资源链接:[工业相机远距离传输方案:接口比较与优缺点分析](https://wenku.csdn.net/doc/3margt3koc?spm=1055.2569.3001.10343) 若传输距离在10米左右,CameraLink接口由于其高带宽和强抗干扰性,是短距离高速传输的理想选择。如果传输距离超过了10米,但不超过100米,GigE接口凭借其基于以太网的传输方式,成本低廉,且可支持100米以上的传输距离,成为长距离传输的首选。 对于更长的传输距离需求,CameraLink HS和CoaXPress接口提供了更高的带宽和更远的传输距离,特别适合那些对带宽和距离都有较高要求的高性能应用。例如,CoaXPress接口不仅支持最高800MB/s的带宽,还可以达到130米的传输距离,这对于远程检测和实时图像处理应用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选择接口时,还需要考虑协议的成熟度、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配件和线缆成本。比如GigE Vision协议提供了一种标准的软件接口,可以简化软件开发过程。另外,应当注意接口是否支持所需的相机特性,如触发、同步、光线控制等。 为了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各种接口的优缺点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建议参阅《工业相机远距离传输方案:接口比较与优缺点分析》。这份资料详细比较了各种接口类型,并提供了深入的分析,将有助于你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参考资源链接:[工业相机远距离传输方案:接口比较与优缺点分析](https://wenku.csdn.net/doc/3margt3koc?spm=1055.2569.3001.10343)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