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switch学习笔记:ACL访问控制,限制IP访问 更改默认密码 提高安全性

    近期发现很多美国,英国,加拿大的IP在连接FS,肯定要对他们进行限制。一是可以使用防火墙控制这些垃圾国家的访问(直接限制A类地址,哈哈),二是ESL只允许可信任的IP访问。另外还有号码的黑名单设置。

一、防火墙设置:最安全,直接限制于外:

二、ACL的IP设置:

     在生产环境中,只考虑把电话接通还是不够的,还得考虑安全性。上面的方法只使用5080端口从public Dialplan做互通,而发送到5080端口的INVITE是不需要鉴权的,这意味着任何人均可以向它发送INVITE从而按你设定的路由规则打电话。这种方式用在端局上问题可能不大,因为你的public Dialplan仅将外面的来话路由到本地用户。但在汇接局模式下,你可能将一个来话再转接到其他局去,那你就需要好好考虑一下安全问题了,因为你肯定不希望全世界的人都通过你的汇接局免费的往各端局打电话。
为了防止这个问题,我们在汇接局上关闭5080端口,而让所有来话都送到5060端口上(internal Profile)。5060端口上的来话是需要先鉴权才能路由的。在这种汇接局模式中,一般会使用IP地址鉴权的方式。而IP地址鉴权就会用到ACL。
    ACL(Access Contorl List)即访问控制列表,它通过一个列表矩阵来控制哪些用户可以访问哪些资源。在FreeSWITCH中,实现了基于ACL的鉴权(当然,ACL不仅用于SIP鉴权,还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其中,internal Profile默认使用“domains”这个ACL进行鉴权。读者可以在internal.xml配置中找到如下的配置:


<param name="apply-inbound-acl" value="domains"/>

上述配置说明,当收到呼叫(INVITE)请求时,要查看“domains”这个ACL,看是否允许来源IP地址进行呼叫。
ACL是在conf/autoload_configs/acl.conf.xml中配置的,其中domains的默认配置如下:

<list name="domains" default="deny">
 <!-- domain=
ACL --> ACL -->
 <node type="allow" domain="$${domain}"/>
 <!--
IP IP
ACL ACL
 cidr= cidr=
 --> -->
 <!-- <node type="allow" cidr="192.168.1.123/32"/> -->
</list>


    其中,第1行说明该列表项的名称是“domains”,可以在其他地方引用,默认(default)的规则是拒绝请求(deny)。其他几行的的含义我们就不在这里介绍了。
    如果我们想在D上允许来自A、B、C的呼叫,就可以把A、B、C的地址加到上述配置里面,如可以添加以下配置,以允许(allow)来自这些IP的呼叫 [2]。
<node type="allow" cidr="192.168.1.A/32"/>
<node type="allow" cidr="192.168.1.B/32"/>
<node type="allow" cidr="192.168.1.C/32"/>
通过设置上述ACL,我们就保证了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从D上进行路由(当然要记得我们关闭了5080端口,因此所有呼叫要送到5060端口上)。

三、号码黑名单:

FreeSWITCH黑名单功能设置

功能描述:对呼叫的号码进行过滤

步骤:

1、编译mod_blacklist 模块:进入源目录/usr/local/src/freeswitch  --> make mod_blacklist-install

2、加载mod_blacklist模块: fs_cli  -->  reload mod_blacklist   或   modules.conf.xml  添加 -->   <load module="mod_blacklist"/>  重启FS

3、设置mod_blacklist模块:默认blacklist.conf.xml 如下:

  <configuration name="mod_blacklist.conf" description="Blacklist module">
    <lists>

      <list name="example" filename="/usr/local/freeswitch/blacklists/blocked.list"/>
    </lists>
  </configuration>

  在/usr/local/freeswitch/blacklists 目录下创建blocked.list ,输入黑名单号码内容,一行一个,保存,修改该文件的用户组以与FS相同,权限可读写。

4、设置拨号规则:

  1> 如需呼出黑名单限制 ,在default.xml 中最前面增加如下规则

  <extension name="blacklist_check">
    <condition field="${blacklist(check example ${destination_number})}" expression="^true$">
      <action application="answer" data=""/>
      <action application="playback" data="$${base_dir}/sounds/music/city_of_sky.wav"/>
      <action application="hungup" data=""/>
    </condition>
  </extension>

  2> 如需呼入黑名单限制,在public.xml 中最前面增加如下规则

  <extension name="blacklist_check">
    <condition field="${blacklist(check example ${caller_id_number})}" expression="^true$">
      <action application="answer" data=""/>
      <action application="playback" data="$${base_dir}/sounds/music/Speak.wav"/>
      <action application="hangup" data=""/>
    </condition>
  </extension>

  注:如上的呼入呼出黑名单都放在list name= example 的黑名单中,也可以将呼入呼出拆分为单独的文件使用,配置仅需再拨号规则中修改对应的listname值即可。

5、Blacklist API:

1

2

3

4

5

6

7

>blacklist help

blacklist check <listname> <item>   // 检查内存中黑名单列表是否有item,有返回true,没有则返回false

blacklist add <listname> <item>     // 在内存 listname 对应的列表中增加 item 项

blacklist del <listname> <item>     // 在内存 listname 对应的列表中删除 item 项

blacklist save <listname>           // 将内存 listname 中的所有 item 写入对应的文件中,如 /usr/local/freeswitch/blacklists/blocked.list

blacklist reload                    // 将文件中的数据更新到 内存中

blacklist help                      // 显示该模块所有的API

更改FreeSWITCH的默认密码:

FreeSWITCH的默认密码为1234,客户端使用该密码拨号时,会有10秒的延时。通过修改此默认密码,可以避免这个延时。如把新密码设为2345,此时可以把conf目录下的vars.xml中的:
           <X-PRE-PROCESS cmd="set" data="default_password=1234"/>
修改为
           <X-PRE-PROCESS cmd="set" data="default_password=2345"/> 

  • 0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FreeSWITCH中,expor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将一个模块的函数或变量暴露给其他模块使用。本文将介绍export的原理及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FreeSWITCH的模块系统。FreeSWITCH采用动态加载模块的方式来扩展功能。每个模块都是一个动态库,可以通过mod_开头的模块名进行加载。模块可以定义自己的函数和变量,并且可以使用其他模块的函数和变量。 然而,有些函数和变量是不想被其他模块使用的。为了避免名称冲突和保护模块的内部实现,FreeSWITCH采用了一种叫做“隐藏”的机制。也就是说,模块定义的函数和变量默认情况下是无法被其他模块访问的。 这时,export就派上用场了。通过在模块中定义export表,可以将指定的函数和变量暴露给其他模块使用。export表是一个静态的数组,其中每个元素包含了要export的函数或变量的名字和地址。当模块被加载时,系统会扫描所有模块的export表,并将需要的函数和变量地址保存起来,以便其他模块调用。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了如何在模块中使用export: ```c #include <switch.h> SW_EXPORT(void) say_hello(const char *name) { printf("Hello, %s!\n", name); } static switch_status_t my_load(switch_loadable_module_interface_t **module_interface, switch_memory_pool_t *pool) { static switch_api_interface_t api = { 0 }; *module_interface = switch_loadable_module_create_module_interface(pool, MOD_MY_MODULE); api.say_hello = say_hello; switch_api_interface_t *api_interface = switch_loadable_module_create_interface(*module_interface, SWITCH_API_INTERFACE); *api_interface = api; return SWITCH_STATUS_SUCCESS; } SW_MODULE_ENTRY(my_module) { switch_api_interface_t *api_interface; *module_interface = switch_loadable_module_create_module_interface(pool, MOD_MY_MODULE); SWITCH_ADD_API(api_interface, "my_module", "Say hello", say_hello, "Say hello to someone"); return SWITCH_STATUS_SUCCESS;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say_hello的函数,然后将它添加到了export表中。在模块加载时,系统会自动将say_hello的地址保存到export表中。其他模块可以通过switch_loadable_module_get_exported_function()函数来获取say_hello函数的地址,从而调用它。 export在FreeSWITCH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mod_dptools模块就定义了大量的export函数,供其他模块使用。除此之外,许多第三方模块也使用了export机制,以提供更加灵活的扩展性。 总之,export是FreeSWITCH模块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编写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模块。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