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自传: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10d80971318.jpg

中信编辑要送我王石的自传《道路与梦想》,我不想要。我觉得王石面对成百上千家媒体已经说尽他那点故事了,还能有什么新鲜事呢?而且对国内的传记作品我一般持排斥态度。

但是我错了。这本书很精彩。这本30万字的回忆录,尽管有些急就章的味道(一次我在代理王石自传的书商办公室里,书商正为晚到的书稿而打电话跟人急呢),但这本书以王石一惯特立独行,大胆坚硬的风格,讲述了很多非常有趣的创业故事。幸好,编辑硬将这本传记塞给我,当我看完《基业长青》一书后,突然萌生看看这本书的念头。《基业长青》提到一类企业:刚刚创立时,为了生存,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公司开始真正考虑基业长青的问题,并且发展出一套公司的核心理念。公司从此走上伟大之路。

我觉得万科可以算作这一类的企业。最初万科是做科教仪器的,王石在创办万科之前更是当过玉米贩子。万科早期的多元化与后来在房地产行业的专业化形象不可同日而语。万科是一家凭专业化取胜、拥有鲜明核心理念的企业。那么,万科之路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我想在自传中寻找答案。

王石其人,我有两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他骨子里有一种深刻的自信,甚至自傲,同时他对媒体进行绘声绘色的讲话,已经成为一种表演风格。我感觉他特别象个演员,在表演自己的生活。同时,他内心又有着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登山的爱好便是这种情结的一个例证。这样自我而张扬的男人,是商界男人中的另类,是少数派。就这点而言,我比较佩服他。但看到他那么热衷于在媒体上抛头露面,我又觉得,他的魅力已经在媒体上施展尽了。

《道路与梦想》这本30万字的自传,主要是以他所创办的万科的发展经历为主线,里面关于登山,关于个人爱好,写得不太多,而且这种少量的情节穿插在企业史回忆里,感觉不太协调。这本书的精彩,也主要体现在前半部。那里有王石生动的回忆和叙说。至于后半部,1995年以后的故事,就有些乏善可陈。王石在自序里也说,觉得后半部不够生动,他自己的解释是,伟大的公司往往缺乏传奇性,所以1995年以后万科发展上正轨后,反而缺乏传奇故事可讲了。

我觉得这倒只是王石个人的托词。万科作为一家拥有独立理念和独特管理风格的公司,南征北战,成为中国住宅开发商老大,并且多年一直保持龙头地位,怎么可能连一点让观众感到受启发受震动的故事也没有呢?我觉得是1995年以后的事情,王石不太方便回忆罢了,毕竟与现在的人和事还有很深的牵连。后半部因此沦落为宣讲公司理念和文化的公关稿,并夹杂着王石的个体体验,以及登山的故事,但就我所看,书中关于登山的故事,他已经给媒体讲了几十遍上百遍,我看这部分的内容只是根据采访录音稍加整理而成。谈不上多么精彩。我想看到万科的基业长青公司特征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也并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解答。

所以,此书80%的精彩,来自于前面50%的内容。这50%的内容,见了王石的真性情。他回忆的细致程度是很高的。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创业之初的王石如何凭借高度的商业敏感,抓住了一个个机会,又如何利用他聪明的头脑化解掉一次次危机。王石有意将这些故事写得极度幽默,一个成功的男人,一个胜利者,回想当年,总会充满一种谈笑风声,举重若轻的从容,面对当年巨石压顶般的困难,能以自嘲和轻松的语调谈及,让人在捧腹之中,被他的敏锐,精明,洞察力,灵活性所打动。不得不佩服,王石也是一讲故事高手。他将前半部自传写得颇象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有惊无险。谈笑间灰飞烟灭。看看胜利者回忆自己的奋斗史,可以获得一些精神的鼓舞和智慧的启迪——当然,必须保证胜利者的回忆有相当的坦诚度,说真话,讲真事,而不是一味自我涂抹,标榜,拔高,而象这种作者很满意、读者很难受的自传遍布坊间。但王石的自传可以说超越了这个境界。

当然还很重要的是,王石的自传反映出了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初,南方特区的商业氛围,特区的淘金者如何捕捉政策变动中的机会和市场的需求,对于想对那一段中国社会面貌和商业面貌进行了解的人,也可以看一看这本书。来源:吴阿仑博客www.et-8.com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