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img]http://images.china-pub.com/ebook125001-130000/129849/shupi.jpg[/img][/align]
年初突然想将读书笔记用幻灯片的形式与同事分享, 于是开始关注ppt和学习ppt, 虽然以前也用ppt, 但那时更强调是ppt的"文档"功能, 现在开始注重ppt的"演示"功能. 国内也逐渐出现不少靠ppt吃饭的人, 于是发现这个领域也是个不错的人生发展方向.
Garr Reynolds 据说是幻灯片领域的大拿, 这本书没有谈ppt软件如何用以及相关技巧, 而更多的从日本文化的层面来阐述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的幻灯片以及完成一个好的演讲(作者是在日本生活的美国人). 因此ppt只是手段, 更多的是对艺术修养的提升和文化底蕴的把握. 当然里面也介绍了一些做幻灯片的原则性东西, 非常受用.
--------------------------------以下是笔记摘抄的分割线---------------------------
对于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技巧, 问题不在于你学了多少, 而在于你忽略和忘却了多少
未来属于那些拥有不同思维的人
设计师, 发明家, 教师, 故事讲述者都用右脑思考问题, 他们想象力丰富, 善于观察趋势, 而这些恰恰是个人能否取得进步和成功的关键.
切忌每张幻灯片超过6个词
为观众准备一份书面文档, 上面标记好注脚以及详细要点, 篇幅不限, 演说开始就告诉他们, 演说之后将此次演说的详细文档发给各位, 因此不必做记录.
演说的目的是为了动之以情, 使听众为你所讲而动容, 而书面文档则可以晓之以理, 使听众为你所述而折服
绝不要把幻灯片打印出来发给听众, 没有你解说, 这些幻灯片就是废纸一叠.
在约束中创作, 为自己设限, 则可以使自己将要传递的信息(包括视觉信息)组织得更有条理.
Pecha Kucha(www.pecha-kucha.org)的演讲约束:要求演说者使用20张幻灯片, 每张幻灯片的讲解时间为20秒, 整个演说历时6分40秒.
如果无法在7分钟内说出主旨的话, 那么这个演讲就不必做下去了.
[b]从构思开始[/b]
软件公司向我们提供了不计其数的幻灯片制作模板, 虽然有时候会排的上用场, 但更多的时候只会干扰我们, 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忙乱"会扼杀创造力
他人激发我们, 知识哺育我们, 实践提升我们, 但我们仍需独处, 在独处的时间里, 冥思静想, 进而寻求新解
[b]问自己[/b]
演说历时多久?
演说现场怎么样?
当天何时开始演讲?
听众是谁?
他们有什么背景?
他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为什么要由我演说?
我希望观众做什么?
什么样的视觉媒介最适合现场以及听众?
我演说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要讲解什么内容?
[b]最核心的问题[/b]
我演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换言之, 如果听众只记住一点, 你希望那会是什么?)
你想说明什么? 其意义何在?
由于演说者太过熟悉演讲的内容, 以至于会认为演说的意义听众会不言自明, 而事实上, 这恰恰是人们(包括多数听众)所期望了解的, 通常自以为十分明显的道理别人却不一定理解, 或者即便理解也不知其意义何在.
在构思演说内容的时候, 一定要站在听众的立场上, 问问自己"那又能怎样?"
电梯测试: 用来检测你对演说的核心是否清晰明了, 这个测试办法迫使你在30到45秒内说出你演说的实质内容
幻灯片求简, 讲义求繁.
绝对不要将幻灯片打印出来下发给观众当讲义.
如果幻灯片就够了, 还要演说者干什么?
演说通常由幻灯片, 注解和讲义三部分组成, 如果你明白各部分的作用, 就不会再把所有信息(文字, 数据)都添加到幻灯片里了.
PowerPoint(KeyNote)是用来展示视觉信息, 以帮助阐述道理, 证明观点, 从而使观众有所收获的一种工具, 但他们并不是创建文本的好工具--那是文字处理软件的事.
要使演说与众不同, 有力有效的话, 两样东西不可少:
其一, 内容详尽, 文笔流畅的讲义
其二, 简明扼要, 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演说的准备其实就是理清思路和确认重点的过程, 从而使听众听得明白.
[b]演讲内容安排[/b]
演说六原则:
简单
意外
具体
可信
情感
故事
知识祸根:指演讲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一个外行人听自己的演说会有怎样的感受.
抽象的话语是无法令人印象深刻从而受到激励的.
简单:
如果每件事都是重要的, 那就没有什么是重要的了
如果每件事都需优先考虑, 那就没什么优先权可言了
你要毫不留情的简化你的信息(不是过度简化), 努力做到去其浮华留其精髓.
意外
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问或使其生惑, 再解惑.使听众意识到他们知识上的一个漏洞, 然后通过向他们提供解答或者加以引导, 从而填补这个知识漏洞.
具体
不要使用抽象化的概念, 多举一些实例使说话内容具体化.
谚语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它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简单化, 同时有说服力, 令人难忘.
可信
多数人并没有那种可信度, 为了证明某一说法, 就必须以事实说话.
情感
图片不仅能够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所讲的要点, 还能触动他们的内心, 激发对其所讲内容的情感体验.
故事
拿头盔为例, 师傅们总会说某某某因为没有戴头盔发生的惨剧, 这样徒弟一下就记住了, 每次去工地都会记得带上头盔, 相比死板的条文规定, 故事则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人们这么喜欢看电影, 还不是因为其中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吗?
不只是信息
通过谷歌, 我们的确可以获得日常所需的各种信息. 但是我们希望从眼前站着的演说者身上获得的, 不是单纯的数据或信息, 而是隐含于这些信息和数据背后的深刻含义.
每次演讲, 我会问自己, 他们最想从我的演说中获得什么呢?
如果必须使用公司的模板, 那就挑样式最简单的.
选择一张空白的幻灯片, 加入文本框, 设置好自己常用的字体和大小, 复制几张, 然后在这些幻灯片上添加一系列内容, 包括短句, 词语, 名人名言, 图像和图表等.
每一章的头一张幻灯片应该选择不同的配色方案, 使他在大纲视图下能与其他幻灯片明显区分开来.
反对一开始就使用电脑
幻灯片制作软件不可能产生灵感, 也不是画图工具, 充其量知识各种想法的载体, 而不是想法的源泉.
最佳的创作工程是无须技术帮忙的.
对于那些过于复杂和耗时过多的想法, 都可以考虑把它去掉, 不要担心多删掉东西--也就是为什么一开始要尽量的多想点子的原因.
不要包罗万象
演说中之所以会出现多余的部分, 也许是因为演说者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十分自豪, 想借机炫耀一番, 但他们都没有意识到, 这些多余的部分对演说的主旨根本起不到烘托和支撑的作用.
奉行"多总比少好"的主导思想, 往往会导致时间上的浪费和过多信息的堆积.
无论你在演说中提及多少内容, 最后总有人说, "hi, 你为什么不说......", 听众中总有些苛刻的人, 但是不要一味迎合他们, 那样只会干扰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b]设计篇[/b]
细节问题会浪费人的生命, 故要从简
所谓的简约并不是偷懒或者规避复杂问题为出发点, 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渴望和对事物本质的追求, 希望通过从简使得事情变得简明扼要, 清晰明了
乔布斯在演讲时十分注重与观众进行自然的互动, 这也是为什么他很少面朝屏幕, 背对观众讲话的原因.
我很喜欢比尔盖茨, 听微软员工说他为人友善, 和他谈话也特别惬意, 但那是一对一的情况, 当要做公开演讲且要使用到幻灯片的时候, 他还有很多地方要向乔布斯学习.
简约就是要用最少的手段获得最大的效果.
幻灯片演讲在向观众传递信息的同时使其产生美的享受.
从方法到技巧
如果去掉幻灯片上的某些元素后不会妨碍人们理解的话, 那么我们可以考虑把它们最小化或者干脆不使用.
当幻灯片的内容涉及到数量信息时(比如图表), 我极力赞成遵循信噪比最大化的原则, 即无需使用其他任何的修饰.
有时情感元素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尽管如此, 但在设计幻灯片时仍需十分小心, 力求内容清晰明了.
关键还是一个平衡问题, 是否使用情感元素取决于不同的场合, 观众以及演说的目的.
如果你为某个组织做演说, 除了首末两张幻灯片之外, 其他地方不要出现你公司的标识.
公司标识对你的演说起不到半点帮助, 更无法帮助你阐述要点, 反而会增加画面的噪声, 同时使你的演说充满商业广告的味道.
你与其他人交谈时, 会张口闭口报一遍你自己的名字吗? 如果不是, 为什么要在每张幻灯片上都摆上你公司的标识呢?
如果你希望人们理解你幻灯片上的视觉信息, 那么就不应该加入过多的干扰信息, 把它们统统去掉.
[b]1-7-7法则[/b]
每张幻灯片只有一个中心思想
每张最多有七行文字
每行最多包含7个字词
如果每张幻灯片的内容都是以要点列表的形式出现的话, 这个演说一定不是一个好演说.
要点列表最好少用, 或者考虑过其他方式后再用, 这是幻灯片设计的一条重要原则.
在你总结某项新产品的生产工艺时, 要点列表就是一种比较好的表现方式, 清晰明了.
相比文字而言, 人们对图片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图片本身说明了问题, 而且很具有震撼力, 同时由于没有其他文字, 观众会更专心听你讲解.
图片能够更直观的反应事物的对比以及前后的变化情况
对比手法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试问幻灯片上的哪些文字可以被图片代替?
问题的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幻灯片演说, 是当电影创作, 漫画还是类似简单的书面文件, 如今的演说越来越与纪实电影有更多的共性, 而不是简单的播放幻灯片.
不错的国外图片网站
http://www.dreamstime.com
http://www.morguefile.com
http://ww.everystockphoto.com
http://www.imageafter.com
引用别人的话语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在引用他人的话时, 加入图片以增加画面效果, 从而调用观众的感情, 通常在幻灯片中放入大图, 然后在图中的适当位置插入必要的文字.
对于观众来说, 当第一次看到幻灯片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图片, 然后会自然转移到旁边的文字.
如果在幻灯片中使用了和人相关的图片, 那么你需要注意的是, 一定不要让这些图片带走观众的视线.
三等分原则能够帮助设计者取得平衡(无论是对称还是不对称设计), 从而使画面更加美观, 更具艺术美感.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造成我们特别敏感于对比强烈的事物.
重复原则就是在幻灯片中多次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对比的作用是突出不同, 而重复这为了给人协调和统一的感觉.
不要让幻灯片上的任何元素显得是被随意摆放上去的.
当浏览设计好的幻灯片时, 你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最先引入眼帘的是什么? 其次又是什么?什么最吸引你呢?
幻灯片的画面越吸引人, 观众就越容易记住, 更重要的是, 他们也会记住设计者.
当你要求与一群人(多数是门外汉)分享你所在领域的知识时, 你必须认真考虑对于他们而言, 什么是重要的, 什么又是不重要的.
同一个演说在做过多遍之后自然会降低难度, 但你演说的目的不是让观众感叹你卓越, 渊博的知识, 而是真正与他们分享一些具有持久价值和意义的思想.
观众保持思想完全集中的时间大概只有15到20分钟.
无论你的演讲时间多长, 绝不要超时, 且在规定时间内稍早一点结束.
往往抱怨最多的不是演讲太短, 而是太长.
观众如果见不到你, 就会觉得难以将你所说的听进去, 自然就会对你以及你的演说失去兴趣.
当你演说时, 观众需要同时接受你的语言信息和画面信息, 文字信息只占据了很小一部分, 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你的语言以及幻灯片画面来传递的.
观众从说话者本身获得信息要比其讲话的内容更有意义.
演说时尽量不要让观众觉察到你在使用遥控器.让演讲过程尽量流畅.
人们在舒适而且熟悉的环境中很难学到新知识, 很难得到新启迪.
年初突然想将读书笔记用幻灯片的形式与同事分享, 于是开始关注ppt和学习ppt, 虽然以前也用ppt, 但那时更强调是ppt的"文档"功能, 现在开始注重ppt的"演示"功能. 国内也逐渐出现不少靠ppt吃饭的人, 于是发现这个领域也是个不错的人生发展方向.
Garr Reynolds 据说是幻灯片领域的大拿, 这本书没有谈ppt软件如何用以及相关技巧, 而更多的从日本文化的层面来阐述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的幻灯片以及完成一个好的演讲(作者是在日本生活的美国人). 因此ppt只是手段, 更多的是对艺术修养的提升和文化底蕴的把握. 当然里面也介绍了一些做幻灯片的原则性东西, 非常受用.
--------------------------------以下是笔记摘抄的分割线---------------------------
对于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技巧, 问题不在于你学了多少, 而在于你忽略和忘却了多少
未来属于那些拥有不同思维的人
设计师, 发明家, 教师, 故事讲述者都用右脑思考问题, 他们想象力丰富, 善于观察趋势, 而这些恰恰是个人能否取得进步和成功的关键.
切忌每张幻灯片超过6个词
为观众准备一份书面文档, 上面标记好注脚以及详细要点, 篇幅不限, 演说开始就告诉他们, 演说之后将此次演说的详细文档发给各位, 因此不必做记录.
演说的目的是为了动之以情, 使听众为你所讲而动容, 而书面文档则可以晓之以理, 使听众为你所述而折服
绝不要把幻灯片打印出来发给听众, 没有你解说, 这些幻灯片就是废纸一叠.
在约束中创作, 为自己设限, 则可以使自己将要传递的信息(包括视觉信息)组织得更有条理.
Pecha Kucha(www.pecha-kucha.org)的演讲约束:要求演说者使用20张幻灯片, 每张幻灯片的讲解时间为20秒, 整个演说历时6分40秒.
如果无法在7分钟内说出主旨的话, 那么这个演讲就不必做下去了.
[b]从构思开始[/b]
软件公司向我们提供了不计其数的幻灯片制作模板, 虽然有时候会排的上用场, 但更多的时候只会干扰我们, 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忙乱"会扼杀创造力
他人激发我们, 知识哺育我们, 实践提升我们, 但我们仍需独处, 在独处的时间里, 冥思静想, 进而寻求新解
[b]问自己[/b]
演说历时多久?
演说现场怎么样?
当天何时开始演讲?
听众是谁?
他们有什么背景?
他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为什么要由我演说?
我希望观众做什么?
什么样的视觉媒介最适合现场以及听众?
我演说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要讲解什么内容?
[b]最核心的问题[/b]
我演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换言之, 如果听众只记住一点, 你希望那会是什么?)
你想说明什么? 其意义何在?
由于演说者太过熟悉演讲的内容, 以至于会认为演说的意义听众会不言自明, 而事实上, 这恰恰是人们(包括多数听众)所期望了解的, 通常自以为十分明显的道理别人却不一定理解, 或者即便理解也不知其意义何在.
在构思演说内容的时候, 一定要站在听众的立场上, 问问自己"那又能怎样?"
电梯测试: 用来检测你对演说的核心是否清晰明了, 这个测试办法迫使你在30到45秒内说出你演说的实质内容
幻灯片求简, 讲义求繁.
绝对不要将幻灯片打印出来下发给观众当讲义.
如果幻灯片就够了, 还要演说者干什么?
演说通常由幻灯片, 注解和讲义三部分组成, 如果你明白各部分的作用, 就不会再把所有信息(文字, 数据)都添加到幻灯片里了.
PowerPoint(KeyNote)是用来展示视觉信息, 以帮助阐述道理, 证明观点, 从而使观众有所收获的一种工具, 但他们并不是创建文本的好工具--那是文字处理软件的事.
要使演说与众不同, 有力有效的话, 两样东西不可少:
其一, 内容详尽, 文笔流畅的讲义
其二, 简明扼要, 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演说的准备其实就是理清思路和确认重点的过程, 从而使听众听得明白.
[b]演讲内容安排[/b]
演说六原则:
简单
意外
具体
可信
情感
故事
知识祸根:指演讲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一个外行人听自己的演说会有怎样的感受.
抽象的话语是无法令人印象深刻从而受到激励的.
简单:
如果每件事都是重要的, 那就没有什么是重要的了
如果每件事都需优先考虑, 那就没什么优先权可言了
你要毫不留情的简化你的信息(不是过度简化), 努力做到去其浮华留其精髓.
意外
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问或使其生惑, 再解惑.使听众意识到他们知识上的一个漏洞, 然后通过向他们提供解答或者加以引导, 从而填补这个知识漏洞.
具体
不要使用抽象化的概念, 多举一些实例使说话内容具体化.
谚语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它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简单化, 同时有说服力, 令人难忘.
可信
多数人并没有那种可信度, 为了证明某一说法, 就必须以事实说话.
情感
图片不仅能够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所讲的要点, 还能触动他们的内心, 激发对其所讲内容的情感体验.
故事
拿头盔为例, 师傅们总会说某某某因为没有戴头盔发生的惨剧, 这样徒弟一下就记住了, 每次去工地都会记得带上头盔, 相比死板的条文规定, 故事则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人们这么喜欢看电影, 还不是因为其中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吗?
不只是信息
通过谷歌, 我们的确可以获得日常所需的各种信息. 但是我们希望从眼前站着的演说者身上获得的, 不是单纯的数据或信息, 而是隐含于这些信息和数据背后的深刻含义.
每次演讲, 我会问自己, 他们最想从我的演说中获得什么呢?
如果必须使用公司的模板, 那就挑样式最简单的.
选择一张空白的幻灯片, 加入文本框, 设置好自己常用的字体和大小, 复制几张, 然后在这些幻灯片上添加一系列内容, 包括短句, 词语, 名人名言, 图像和图表等.
每一章的头一张幻灯片应该选择不同的配色方案, 使他在大纲视图下能与其他幻灯片明显区分开来.
反对一开始就使用电脑
幻灯片制作软件不可能产生灵感, 也不是画图工具, 充其量知识各种想法的载体, 而不是想法的源泉.
最佳的创作工程是无须技术帮忙的.
对于那些过于复杂和耗时过多的想法, 都可以考虑把它去掉, 不要担心多删掉东西--也就是为什么一开始要尽量的多想点子的原因.
不要包罗万象
演说中之所以会出现多余的部分, 也许是因为演说者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十分自豪, 想借机炫耀一番, 但他们都没有意识到, 这些多余的部分对演说的主旨根本起不到烘托和支撑的作用.
奉行"多总比少好"的主导思想, 往往会导致时间上的浪费和过多信息的堆积.
无论你在演说中提及多少内容, 最后总有人说, "hi, 你为什么不说......", 听众中总有些苛刻的人, 但是不要一味迎合他们, 那样只会干扰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b]设计篇[/b]
细节问题会浪费人的生命, 故要从简
所谓的简约并不是偷懒或者规避复杂问题为出发点, 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渴望和对事物本质的追求, 希望通过从简使得事情变得简明扼要, 清晰明了
乔布斯在演讲时十分注重与观众进行自然的互动, 这也是为什么他很少面朝屏幕, 背对观众讲话的原因.
我很喜欢比尔盖茨, 听微软员工说他为人友善, 和他谈话也特别惬意, 但那是一对一的情况, 当要做公开演讲且要使用到幻灯片的时候, 他还有很多地方要向乔布斯学习.
简约就是要用最少的手段获得最大的效果.
幻灯片演讲在向观众传递信息的同时使其产生美的享受.
从方法到技巧
如果去掉幻灯片上的某些元素后不会妨碍人们理解的话, 那么我们可以考虑把它们最小化或者干脆不使用.
当幻灯片的内容涉及到数量信息时(比如图表), 我极力赞成遵循信噪比最大化的原则, 即无需使用其他任何的修饰.
有时情感元素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尽管如此, 但在设计幻灯片时仍需十分小心, 力求内容清晰明了.
关键还是一个平衡问题, 是否使用情感元素取决于不同的场合, 观众以及演说的目的.
如果你为某个组织做演说, 除了首末两张幻灯片之外, 其他地方不要出现你公司的标识.
公司标识对你的演说起不到半点帮助, 更无法帮助你阐述要点, 反而会增加画面的噪声, 同时使你的演说充满商业广告的味道.
你与其他人交谈时, 会张口闭口报一遍你自己的名字吗? 如果不是, 为什么要在每张幻灯片上都摆上你公司的标识呢?
如果你希望人们理解你幻灯片上的视觉信息, 那么就不应该加入过多的干扰信息, 把它们统统去掉.
[b]1-7-7法则[/b]
每张幻灯片只有一个中心思想
每张最多有七行文字
每行最多包含7个字词
如果每张幻灯片的内容都是以要点列表的形式出现的话, 这个演说一定不是一个好演说.
要点列表最好少用, 或者考虑过其他方式后再用, 这是幻灯片设计的一条重要原则.
在你总结某项新产品的生产工艺时, 要点列表就是一种比较好的表现方式, 清晰明了.
相比文字而言, 人们对图片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图片本身说明了问题, 而且很具有震撼力, 同时由于没有其他文字, 观众会更专心听你讲解.
图片能够更直观的反应事物的对比以及前后的变化情况
对比手法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试问幻灯片上的哪些文字可以被图片代替?
问题的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幻灯片演说, 是当电影创作, 漫画还是类似简单的书面文件, 如今的演说越来越与纪实电影有更多的共性, 而不是简单的播放幻灯片.
不错的国外图片网站
http://www.dreamstime.com
http://www.morguefile.com
http://ww.everystockphoto.com
http://www.imageafter.com
引用别人的话语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在引用他人的话时, 加入图片以增加画面效果, 从而调用观众的感情, 通常在幻灯片中放入大图, 然后在图中的适当位置插入必要的文字.
对于观众来说, 当第一次看到幻灯片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图片, 然后会自然转移到旁边的文字.
如果在幻灯片中使用了和人相关的图片, 那么你需要注意的是, 一定不要让这些图片带走观众的视线.
三等分原则能够帮助设计者取得平衡(无论是对称还是不对称设计), 从而使画面更加美观, 更具艺术美感.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造成我们特别敏感于对比强烈的事物.
重复原则就是在幻灯片中多次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对比的作用是突出不同, 而重复这为了给人协调和统一的感觉.
不要让幻灯片上的任何元素显得是被随意摆放上去的.
当浏览设计好的幻灯片时, 你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最先引入眼帘的是什么? 其次又是什么?什么最吸引你呢?
幻灯片的画面越吸引人, 观众就越容易记住, 更重要的是, 他们也会记住设计者.
当你要求与一群人(多数是门外汉)分享你所在领域的知识时, 你必须认真考虑对于他们而言, 什么是重要的, 什么又是不重要的.
同一个演说在做过多遍之后自然会降低难度, 但你演说的目的不是让观众感叹你卓越, 渊博的知识, 而是真正与他们分享一些具有持久价值和意义的思想.
观众保持思想完全集中的时间大概只有15到20分钟.
无论你的演讲时间多长, 绝不要超时, 且在规定时间内稍早一点结束.
往往抱怨最多的不是演讲太短, 而是太长.
观众如果见不到你, 就会觉得难以将你所说的听进去, 自然就会对你以及你的演说失去兴趣.
当你演说时, 观众需要同时接受你的语言信息和画面信息, 文字信息只占据了很小一部分, 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你的语言以及幻灯片画面来传递的.
观众从说话者本身获得信息要比其讲话的内容更有意义.
演说时尽量不要让观众觉察到你在使用遥控器.让演讲过程尽量流畅.
人们在舒适而且熟悉的环境中很难学到新知识, 很难得到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