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到底是什么

从听说计算机,到接触计算机,再到将计算机作为自己的专业,我一直在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计算机到底是什么?

从感观上讲,计算机是神秘的,它能做到很多振奋人心的事情。深蓝计算机早在60年代就战胜了卡斯帕罗夫,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人类的智慧。之后又有终结者、骇客帝国一类的影视作品,让人感受了计算机无所不能的一面。虽然电影里的情节都是虚构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已经被赋予生命,它在很多地方比人类还要聪明。

把计算机当作专业之后,我对计算机长期以来的认识仍然很感性。买来各种部件,拼凑出一台裸机,给它装上操作系统,接入网络,就开启了一扇新的世界之窗。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可是那个问题仍然困扰着我:计算机到底是什么?

与很多故事的结果一样,我找到了答案。可能这个答案并不足为奇,它可能就想任何一本计算机基础教程中的内容。可是我仍然要把它写出来,以此为这漫长的寻找画上阶段性的句号。我不会去考证细节的准确性,而只是写出自己的认识。

计算机是一台机器,它的逻辑思维源于CPU这样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而集成电路由无数的晶体管组成,晶体管只有开关两种状态,因此CPU只认识0和1。计算机系统最重要的部件并不是CPU,而应该是存储器。没有存储器只有CPU的计算机,只不过是提了速的ENIAC,使用起来将会非常麻烦,也根本不可能走入平常百姓家。没有存储器意味着没地方存储程序,每一次使用都要通过开关来输入数据。这么复杂的机器,大众是不可能喜欢上的。有了存储器,才能够把计算机反复使用的程序保存起来,需要的时候才能继续使用。早期的存储器并不是现在的内存条,而是穿孔纸带。在纸带上打上一些孔来表示程序的代码序列,这样就第一次简化了计算机的操作,这次简化以增加计算机的复杂性为代价:你必须要为计算机添加一个读纸带的设备。然而,纸带的出现并没有把计算机带出原始社会,仍然只有专业人员才懂得如何使用它。另一方面,一卷纸带对应于一个计算任务,你必须等待上一个计算任务结束后,再加入新的任务,而且整个切换过程都是由操作员手工来实现的。太复杂了,急需一种方式让这些烦人的操作自动完成。想一想,装带、读带、计算、取结果,这些操作是不是重复的?既然是重复性操作,是不是应该将它编写成程序,以便重复使用。这些重复性的操作最终的确转换成了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统的雏形。后来,公共操作变得更加复杂,操作系统也变得更加复杂。如果没有存储器,操作系统存在哪里?没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如何自动运行,如何变得更聪明?不聪明的计算机,大众会喜欢吗?大众不喜欢,没人感兴趣,IBM、Apple还会花大力气去推动PC市场吗?这场革命缺了晶体管不行、缺了集成电路不行、缺了操作系统不行、缺了简捷易用性不行、缺了企业推动力也不行。计算机不过是电子机器,它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又加上通讯技术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它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已经习惯了它,离不开它了。

ENIAC诞生之时,计算机用户与机器是零距离的。你可以直观地看到这台庞大的机器,它根本就是工业时代的某种机械设备而已。谁会想到不久之后,它会将工业时代甩在身后,开辟出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呢?信息时代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时代感已经让我们很难想象工业时代的情景。计算机作为机器的这一面离用户越来越远。它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就能聪明的跑起来?这些疑惑也不能那么轻松地解释清楚了。你打开机箱看看主板、CPU、跳线,它跟任何一种家用电器的模样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不是吗?

我回想起硅谷传奇中,Wozniak拿着Apple I给IBM的老板看,IBM的老板最后不屑地说 “老百姓要计算机干什么?”一开始你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可是把自己置身于工业时代的末期,计算机还只是商业机构和科研结构才需要的机械设备。它太贵,太不好用,即便它变得小巧如Apple I价格降下来,没有操作系统、没有基于操作系统上的各种便捷的应用,老百姓拿它能干什么?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