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被拔高的“大师”(转自搜狐文化)

  葛:金庸在20世纪文坛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人物,他从不被主流文学体制认可到被捧为大师。从港派文学思想和作风对大陆文学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看,这是很有意义的象征。现在从体制上说是大陆收复了香港,但从文化上说金庸在大陆的出现意味着相反的方向,商业型文化向体制型文化渗透,一种跟传统结合得更紧密(如金庸小说中的诗词),同时又跟商业结合得更紧密的闲性 ad_dst = 0; 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型审美文化开始由香港岛北上中原,并为大陆文化接受(例如他在全国政协的职务),这其中更有象征意味的是金庸被新浙江大学聘为人文学院院长,这是对他在大陆文学上、学术上之社会影响力的承认。

  刘:此前北京大学聘请他做名誉教授曾引导起过争论,一个通俗小说作家怎么能做中国最高学府的名誉教授呢?到现在他被体制的承认,不仅从他的实际影响力,也从制度化的方面承认了。94年北师大几位博士搞了一个中国文学大师的排行榜,金庸名列第四,曾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人曾写文章对金庸能入选不屑一顾。我对金庸的理解主要是金庸不能与普通意义上的文学大师相提并论,而只能和张恨水相提并论。张恨水和金庸分别是中国现代和当代的通俗文学大家,前者主要是言情,后者主要是武侠,他给大众提供文化的快餐,但算不上是精神创造的精品。

  邓:我读过金庸的一些作品,纯粹是娱乐性地看,非常好看,很好玩,特别是晚上读常常有放不下的感觉。后来我看了一些对金庸的评价,说他的作品中演绎了几乎所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带有一种现代意识等等,我就觉得有点傻了,因为至少我没有主动地发现这一点。当然我可以肯定如果有时间,金庸的作品我会一本一本把它读完。但现在确实没有时间。因为他的作品不具有挑战性,不具有智力上的挑战性,而我事实上是更期待一种文化上、精神上的挑战。

  刘:他对我们这个社会高层次精神建设不具备多少力量。说到金庸作品中的传统意识,在当今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对传统意识进行批判的时候,在金庸作品中有这种批判吗?

  邓:我个人觉得没有,他的作品中还是传统的忠、义、礼、智、信……

  刘:我们不能停留在仅仅对忠义,诚信简单的认同之上,他的小说恐怕鼓励了这种认同。

  邓:对,我们现在在具体剖析,甚至批判这些东西,而金庸作品之中没有。

  刘:金庸自己曾说过他就是个讲故事的人,把故事讲得生动热闹就是他的美学追求,他说他自幼爱看武侠小说,现在写武侠小说,自娱之余,也娱于人,可见他的作品就停留在这种说不上是美学的追求上。武侠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武侠小说人物往往比较类型化。而且武侠文化对中国文化高层发展并没有多大意义。

  我觉得中国有武侠文化的传统,在民间比较浓厚。这与体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那种极权下的个人是较弱的,对现实不满的,武侠小说就是幻想的产物。这就与清官模式的出现一样。文有清官,武有侠客,都是底层社会的白日梦。所以武侠小说的盛行也说明了中国社会体制的不健全和人民的现实生存状况和精神状况的可怜。

  葛:对,武侠在中国历史上是有一个过程的,最早,《史记》中给游侠很高的地位,这与司马迁对人的认识有关系。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个人反抗体制的能力是有限的,他看到了武侠在这个体制中的反作用。侠义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一方面是一个破坏性的力量,对体制,对大众都有破坏力。对于大众来说,那是一种幻觉,是幻觉文化的代表。到了新武侠,它里面又结合了情爱成分,审美诱惑力更强了,但它总体上仍属于娱乐文化范畴,是一种大众文化。金庸成为大师是大众趣味在文学史上开始得到反映并上升为主流的一个表现。我读金庸是在大学本科的时候,大量的金庸小说在大学生中流传,它的确带来了阅读上的某种快感。仿佛我们自己也成了一个侠客,接受美貌少女的青睐,具有无边神力。另一方面它也说明读者在这方面的发言权更多了,以前,评写文学史是专业文学史家,评选大师的是理论家、批评家,而现在他们必须考虑到作家的读者缘。我们可以从学理上否定金庸,在大学殿堂可以把金庸逐出门外,但没有一个出租书屋的老板会拒绝金庸。金庸在读者心目中的影响比我们所说的大师要大得多,这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刘:金庸的小说表现了中国社会的集体无意识,整个社会的专制结构强大而个体软弱无力从而产生的幻想,我主要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武侠小说在中国风行的原因。中国古代对人在道德上的要求是极为强烈的,官方所提倡的忠、民间所提倡的孝等观念,使个体人格很软弱。

  邓:对,绝对如此,大家为什么对金庸作品那么感兴趣,至少有两点,一是金庸结构故事力极强而且他的小说非常好看,二是他提供了弱小个体在现实中所不能而在阅读中有人能代替你甚至把你带入其中那种那种幻觉。如果把科幻和武侠来比较,武侠是我们已知的科学性的不能,科幻是我们未知的前科学状态下的神秘的不能,相比之下科幻是积极的,武侠是消极的。

  葛:我承认对侠义的要求代表了个体人的软弱状态。面对强大困难时想到请朋友出面解决,这个时候用什么来要求朋友呢?侠义。只有软弱时才对侠义有要求。但侠义并非这么简单地产生的,在一个法制健全、民主的社会里,在一个个人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社会里,对“侠义”的要求可能会少一些,他可能首先想到法律,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所以武侠在这个时代的流行表明了某种社会不公正的存在,人们感到法律保护不了自己自然而然想到“狭义”。当然,反过来我们也会想到,在西方西部牛仔形象(这也是一种武侠)的流行,从人的意识来说,每个人都有一种英雄崇拜的情结,渴望在内心有一个神圣形象并对之顶礼膜拜,这可能也是一种幻觉文化的产物。

  邓:文化幻想和科学幻想同属于知识分子,这是知识分子超越和提升自己的利器,知识分子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提升了这个时代,比如说他们用这样的幻想来解释和发掘这个时代,为时代的进步注入新的理性能源。武侠小说的读者中有不少知识分子,甚至相当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对金庸的解读已远远超过了金庸本身所提供的东西,他们把自己当作金庸学的一个因子,用自己的智慧建构和完善了金庸学。

  葛:如果我们说钱钟书创造了一个人文神话,那么金庸创造了一个武侠神话。当一个知识分子及大众对“文文化”的信念丧失了以后,他们会倾向于“武文化”。如金庸的侠义。这可以理解,金庸是顺应了人们,知识分子开始承认金庸,和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生存方式、说话方式感到失望,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对这个社会的能动作用很小有关,这个这个时候欣赏金庸,也意味着知识分子对自己现状的某种不满。

  刘:你这是从欣赏者本身的角度来分析。欣赏金庸,鼓吹金庸大有人在。有些人在鼓吹金庸的时候就把教授对金庸的欣赏当作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这未必是有道理的。因为,一方面他只是一种欣赏而非很理性的价值判断。而且喜欢金庸的大部分是一些理工科的教授,当然也包括一些搞文学的人。喜欢和评价是不一样的,就像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不完全一样,所以有多少教授喜欢金庸不能作为评价金庸作品价值的重要依据。……科幻主要是人与自然,而武侠是人与社会。武侠中的国仇、家仇、帮仇往往是对现实无奈的表现,也是消极的表现。武侠,不论是武侠这种历史现象,还是武侠文学,武侠文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并没有多少正面的参与和积极推动的价值。我觉得对武侠小说艺术性不必太当回事,主要只是娱乐。我评价文学的价值是看人性含量和审美创造的含量,从这方面来看武侠,评价是不会太高的。

延伸阅读:金庸,凭什么你比古龙红 给金庸小说排座次 金庸的大男人主义!

组图:金庸笔下人物大评点 传统中国价值在金庸武侠世界里

  葛:侠义是有破坏性的,它和现代社会法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ad_dst = 0; 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  刘:它(侠义)对秩序建立不利的。

  葛:我觉得它可能与知识分子对文化的失望有关系,文人文化失望导致武文化的诞生。它是一种《桃花源记》式的浪漫主义,如桃花岛啊,纯美的女孩啊,无所不能的大侠啊。

  邓:武侠文学的好看不能忽略,有些问题就是那么简单,你把问题搞得那么复杂,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它就是好看,能够包容住阅读者,而且能够给阅读者以个人想象的空间,从而在阅读的范畴中完善它。但是,文学肯定是多元的,有可读的一面,也有不可读的一面,有大众化的一面,也有非大众化的一面,文学是千面人,因为精神世界是千面的,如果文学把它不妥协的一面放弃了,文学就不成其为文学了,文学就被清除出场了。

  刘:我有个学体育的邻居说他不喜欢金庸,什么一个人战胜几十个人,赤手空拳打遍天下无敌手,都是瞎扯!都是一种反现实反科学反人性的痴心妄想。我非常同意邓一光说的,真正的文学应该坚守其立场。

  邓:好的作品确实有一种阅读挑战,这种挑战是如何造成的?因为这里面具有智力、艺术、思想,这些东西在解读时本来就有一定困难,如果把这些都放弃了,挑战性打哪儿来呢?那我们干脆一天到晚读三字经吧,琅琅上口,但我们就没有文学了。

相关文章:·金庸群侠广告篇   ·金庸小说中的十大“绿帽”男人
      ·
老外看金庸小说   ·金庸的小说也可以这么写

  【人物资料】著名作家——金庸

  金庸有两支笔:一支是写武侠小说的“世界第一侠笔”,另一支是写社评的“香港第一健行”。金庸所撰写的武侠小说广受中国人的喜爱,并且在全世界掀起了研究“金风”的风气,将金庸的作品推到文学经典的高峰。从80年代起,金庸先后获得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名牌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并被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聘为名誉教授。,以及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慕辛学院、剑桥大学、鲁宾森学院、李约瑟研究中心和新加坡东亚研究所选为荣誉院士。

  金庸,本名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海宁人。上海吴东法学院毕业,曾任报社编辑、编译,电影公司编剧、导演;

  1959年在香港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及书籍,1993年退休。

  1946年进入上海东吴法学院插班修习国际法课程。被录取为上海《大公报》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被调派至香港,继续任国际电讯翻译。1951年任《新晚报》编辑﹐并撰写影评、电影剧本.1953年开始根据小时候听到的家乡故事,着手写《书剑江山》。1955年在《新晚报》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1956年《碧血剑》开始连载。1957年发表《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声名达到顶峰﹐时年34岁。

  1958年与程步高合导电影《有女怀春》。1959年与胡小峰合导电影《王老虎抢亲》。创办香港《明报》。1959年连载《神雕侠侣》。1960年连载《飞狐外传》。1961年《倚天屠龙记》、《白马啸西风》开始在《明报》连载。1963年《天龙八部》在《明报》连载。1965年赴欧期间,《天龙八部》由倪匡代笔。筹办《明报月刊》。1967年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创办《新明日报》。在香港创办《明报周刊》。创作《笑傲江湖》。1969年创作并发表颠峰之作《鹿鼎记》。1970年连载《侠客行》。1972年9月《鹿鼎记》连载完结﹐金庸宣布正式挂印封笔,金盆洗手。开始修订全部武侠小说作品。

  1979年台湾远景出版社正式授权出版《金庸作品集》。1980年广州《武林》杂志连载《射雕英雄传》。

  1981年获颁英国政府O.B.E勋衔。1985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86年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台湾远流出版公司正式授权出版《金庸作品集》。获颁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89年宣布辞去基本法草委、咨委职务。在《明报》创办三十年庆祝茶会上,宣布卸下社长职务只担任明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91年与于品海联合宣布:智才管理顾问公司技术性收购明报企业。1992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并于牛津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持讲座。获加拿大UBC大学Doctor of Letters。1993年宣布辞去明报企业有限公司董事局职务,改任名誉。

  1994年第一部生平传记《金庸传》在香港出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金庸武侠小说第一部英译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出版,将金庸列为小说家第四名。被授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

  资料参考自冷夏着《金庸传》部份“金庸传”

  主要作品有:《飞狐外传》、《笑傲江湖》、《雪山飞狐》、《书剑恩仇录》、《连城诀》、《神雕侠侣》、《天龙八部》、《侠客行》、《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白马啸西风》、《碧血剑》、《鹿鼎记》、《鸳鸯刀》。

   (文/葛红兵,摘自世纪中国。本文仅供参考,文章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sohumpbanner></sohumpbanner><mp1></mp1>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