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那会,有个年近40岁的女同事最喜欢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生下来就是来受苦的,那时侯年轻,根本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这么叹息。她是本地人,有房子,家庭和睦,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而我刚毕业,一无所有,甚至连栖身之地也没有。虽然如此,我认为她很偏激,也许只是生活中的小小挫折呢,怎么就能把一辈子一棒子打死了。
母亲的离世给了我很大的打击,我对人生的信念变得模糊,我终于体会了女同事所说的话,甚至一度有点认同她的观念。无数次我问自己,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个世界上,唯一对你牵肠挂肚的人走了,那个熟悉的家因为没有了她而土崩瓦解。似乎,自己只能孤零零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体会着失去她的痛苦、自责、后悔。母亲是我的精神支柱,没有了她,我失去了方向。我常想,生存的意义在哪里:一天三顿饭,年复一年,走着不归路。努力的意义又在哪里:即使是万贯家财,也应验着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道理。也许你这辈子努力打拼来的,节约省下来的,最终却为别人作了嫁衣裳。
记得有一首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