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实例(4) - 加人一定管用吗?

从我进入到软件行业以来,经常见到项目经理喊人手不够,无论是几年前做CMMI咨询,还是回到企业做管理,无论是当初咨询过的客户,还是眼前所供职的这家公司,似乎都是一样的,项目经理汇报工作,好多问题最后都会归结到“没人做哪,人不够啊”,都在向领导要资源,要求加人!这只怕也是做软件项目最常见的现象了,但是加人真的就一定管用吗?
公司有两个项目非常“典型”,应该能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项目是一个咨询项目,合同额不大,但由于是公司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咨询类项目,且又是公司正在拓展的业务领域,所以公司是高度重视的,但是这个项目的过程和结果让我们这些管理者感到很惭愧,项目过程几乎完全失控,不断得追加人,结果搞成个烂摊子,犹如楼市里的“烂尾工程”,最后临到验收了,还耗费公司一堆人熬通宵修改文档的低级错误。(见前文“项目总结-文档常见错误”》)项目搞成这样,虽然有很多客观和特殊原因,也很难说清是哪个人的责任。但是盲目答应项目负责人追加人手,没有“狠下心”来堵住这个口儿,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令本人记忆深刻。
这是一个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项目,输出成果就是一篇规划报告。客户是军工企业的质量保证部门,要求我们调研他们的信息化现状之后提出建设规划。
按照原先的设想,这个项目两个人半年应该就差不多,一个业务顾问可兼做项目经理,一个系统架构师负责技术部分文档编写。一开始是这样安排的,但人员刚一确定,他们就提出,质量信息化范围很大,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任务又紧,仅有两个人不够。我和其他相关领导商量,分析这个项目有一点特殊性,就是公司以前未做过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多放些人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学习和锻炼。不过,风险是有的,在质量管理这个业务方向上,咨询、产品、研发3条线上的人经验和相关背景虽然都有,但是各自有各自对业务的理解,谁也不能说服谁,公司没有这方面的“权威人士”,相关的产品也因此一直进展相当缓慢,我常感叹,不知“真理何时才能越辩越明”?万一做起项目来,也是这样,可怎么办哪?
事实证明,我们的忧虑不无道理,更没有想到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后来我竟然无力掌控这个项目。
客观得说,这个项目虽然小,要求看似简单,却实在是困难很多,项目组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学习新知识,熟悉新业务。客户那边又都是些经验丰富的人士,我们这边是一遇到压力,就心里发慌,就希望多个人来共同学习和研讨,提出的理由貌似充分无比,于是,开始加到4人,然后5人,6人,最后一直到7人。就一篇规划报告,一会儿按照这个思路写,一会儿又推翻,后面参与的人写的东西,前面的人认为不行,但是前面的人也说不出来究竟什么地方不行,最要命的是对于一个有160多页、8大部分的报告,各部分之间有关联,参与的人越多,前后矛盾的地方就越多,就越难一致起来,因为大家的理解不一样嘛,争吵、沟通、调解矛盾、互相推诿、返工重写成了该项目的主旋律,就是始终在客户那里交不了稿。本该去年年底交货,直到今年5月才勉强通过验收。这个项目论投入产出比,公司可是亏大发了。而且拖得项目组人人筋疲力尽,到了后期,当初兴致勃勃参与该项目的同事个个都恨不得离这个项目远些。
这个项目失败的教训是深刻的,我可以总结出很多很多,比如类似的项目公司就不该去做,比如商务运作应该更积极一些,比如不该请外部专家指导没啥用,反倒耽误了时间,自乱了阵脚,。。。。。。等等。在项目管理上更是漏洞百出,但是有一点,我常常反思,这样的项目,如果当初就坚持只放两个人呢?其结果不见得会比现在好,但至少不会比现在更差吧?增加了那么多人,最后实际干活的,不还主要靠这两个人吗?这两人期望靠别人不也没靠上吗?在已经很清楚无论怎样都很难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多增加人手不是添乱吗?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