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公司的首席未来学家达夫·埃文斯将这一拐点称作“技术雪崩”。他说,诸如此类的技术变化会来得越来越快,以致人类仿佛站在了一场社会大发展的边缘。而近乎于无限的计算机存储和网络速度,将使得这场“雪崩”开创出一个值得期待的新时代。
而在《计算机世界》在线版的文章中,给出了以下25项技术点,这便是顶尖科学家们对2036年IT产业的面貌作出的预测,这些来自实验室数据的研究结论,非常可能就是自此后25年中,你将亲眼见证的现实历程。
1.光学处理器将取代微电子处理器
摩尔定律,这条1965年由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作出的预测——每两年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翻上一番——将达到它的物理极限。那么,为了推动处理器和内存的发展,就要涌现新技术,譬如光学计算。
我们叫它光学或光子计算机,其将使用可见光或红外线光来取代电流执行计算任务。AMD服务器首席技术官唐纳德·纽厄尔解释称,人们无疑会希望有价格更低、速度更快的计算机问世,而科学家的任务就是探索电子学之外的其他途径来成就此事。
纽厄尔指出,光子计算机拥有现有计算机无法比拟的两大优点:其一,它比人们目前使用的处理器能耗要低;其二,它的计算效率和处理能力,将比目前主流计算机高上1000倍。而人们将在未来20年到25年内拥有一台梦幻的光子计算机。
2.量子计算机之梦成真
另一项颇具前途的技术,就是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机将利用原子能量来处理任务,而在它之上能够出现速度更快、体积更小的处理器。
常规电子计算机存储信息时只能存储为0或者1,但量子计算机则能够同一时间存储0和1使之能够同时处理更为大量信息。依照达夫·埃文斯的描述是:在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科学中,二进制就相当于表示开或关、真或假。然而量子物理却不循此路,采用量子位就能够同时表示开和关两种情形,用户就能够显著快速地传输大量数据。
而“25年后,量子路由、量子加密、量子交换机,这三者都将成为现实之物”,埃文斯说。
对此,BBN技术首席工程师奇普·埃利奥特深表同意:“我相信25年后,人们将不再使用二进制,转而踏步进入量子环境。量子计算机极高效的处理能力带来的是人类将能够精确模拟现实世界中的所有进程。”那么,还有什么比这更有吸引力的呢?
3.智能手机将拥有超级计算机的能力
2036年的智能手机什么样?按照唐纳德·纽厄尔的说法:“与当前服务器性能相比,用户使用的iPhone或黑莓性能将呈几何倍数增长。”
届时,人们无需随身携带钱包或钥匙,所有有关你的信用卡、借记卡、身份和会员的信息都将存储在智能手机上。
美国EMC公司首席战略官马克·刘易斯预计,手机将拥有万亿字节的存储容量,而人们所有的数字信息都将通过云计算备份。如果不小心遗失了手机,在换一部新手机并输入密码后,云计算中心会对用户进行重新识别,并将之前备份的所有信息转送至新手机上。
另一点让移动商务人士欣喜的是,未来派智能手机能够与高性能网络连接,几个手指的点拨就能获取更大量信息。
IBM资深研究员兼全球研究创新副总裁伯尼·迈尔森进一步指出:“用户能够将全部人类知识存储在PDA中。借助下一代网络,手机可以迅速找到一个数据库,并将查找的问题和答案翻译成你的本国语言。”
4.实现人机对话
我们对鼠标的熟悉程度已达到快成为自己手指的一部分了,但在25年后,你必须得忘记这份触感,因为鼠标、键盘甚至是时下大热的触摸板都将成为历史——而未来用户通过与计算机对话就能够执行计算任务或找到答案。
今年名声大噪的IBM超级计算机沃森(Watson),可以说是人机对话现有技术水平的范例。它作为一种计算机系统,能在人机游戏大战时击败人类选手,为计算机自然语言交互指明了发展方向。
IBM的伯尼·迈尔森指出,沃森已经可以与人类互动,在判断出自己的错误后,还能够查询更多数据,具备自我提高的能力。按照IBM公司预测,类似沃森的这类系统将极大地提高内科医生诊断疑难杂症的能力。
与计算机交互应该更自由。但今天的人机交互仍要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不过,未来25年这些形式主义将消失,对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进步提出更高要求,迈尔森如是说。
5.让技术更易为我所用
自从告别工场手工业转向机器大工业起,我们便一直是机器的奴隶。大机器使人机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机器生产的高效率减少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迷惘,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人却成为了机器的一部分,对人的异化自此开始。这是科学技术对人类影响的两重性,直到今天,我们一直是机器的奴隶。
当一项新技术来到我们身边时,人们需要先去学着适应它,有时这种困难程度要甚于新技术带来的便宜。在IT领域,技术人员也要学习如何编程、如何掌控每一个新界面,这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很难上手。但在未来,这些技术将更易用。
达夫·埃文斯指出,未来将是技术来适应人类。嵌入式技术触手可及,所有设备都将嵌入摄像头,所有设备也都在看着人们,以确保人们行为规范。这也使人们将从“你看电视”的世界迈向“电视看你”的世界。
埃文斯继续预测,人们会喜欢这种生活,它只会更惬意。在一个技术与人类交互的时代,技术能为我们在正确的时间里提供正确的信息。
6.网络变革之一:太比特网进入家庭
达夫·埃文斯认为:在未来20年内,90%的现有居民区将覆盖互联网;而在未来25年内,网络有效性将达到100%。IP网络将在那时进入太空。这也意味着人类将拥有更多带宽以及更高的有效性。按埃文斯的说法:“宽带将覆盖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
这段时间里,高速网络随处可见,家庭用户的网络连接不输于国家级网络。
其中备受关注的是,太比特网络将会进入到家庭,与此同时,无线网络的使用也会大幅增长。而人们的手持设备将在25年内拥有10千兆位速度,作为参照,我们当前的速度为100兆位,可借此想象未来的网络速度。
7.网络变革之二:智能网络愈行愈近
如果上一条让你对未来网络的速度有所了解,那么现在我们将告诉你它有多么智能。届时网络已能够根据用户发送的信息和地点,进行选择网络的识别动作。
纽厄尔解释称:“用户的手机能决定所处位置,并决定是采用广域连接还是本地连接进行通信。”各种区别则是,如果纽厄尔想给妻子发送信息或一封电子邮件,那么在当前的网络环境里,即使他们并肩坐着,电邮也需要先经过纽厄尔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到达谷歌邮件服务器,然后传到他妻子的ISP上。
然而,如果此时选择用本地Wi-Fi连接,从一台机器直接向另一台机器发送电子邮件,则更为高效。尽管目前还做不到,但专家称,用不了25年就能实现此类的网络智能化。
美国通信软件厂商Telcordia公司研究副总裁马瑞可·卢森科维茨则认为,凭借人们掌握的大量无线技术,人类将有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目前他及同事已经在实验室证明了从蜂窝技术到Wi-Fi再到WiMax网络模式的转换。这种网络模式转换存在不同的优化标准,而人们有能力实现无缝转换,免于从一种网络模式切换至另一种网络模式。
8.网络变革之三:未来网络将可编程
什么是可编程网络?网络壮大到今日这种地步,已越来越需要新的网络服务或者为用户定制的网络服务来满足新的应用需求,但在现有的网络上加入新的服务,通常是手动的,需要一个费力、费时且费钱的过程。而可编程网络的处理器能依靠软件来定义其功能,还可以按需要来改变功能,使网络自身支持服务产生和服务使用的过程。
通常来讲,网络服务的可编程性是通过在现有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所提供的计算的能力基础上,引入新的计算实现的。专家预计,在不久的未来,可编程网络会出现在你我的身边。
目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在全美14所大学发起一个名为GENI的网络研究平台,这被看成是可编程网络出现的信号。据GENI项目办公室主任艾略特介绍称,未来3年到4年内,GENI将在150所校园部署GENI网络,允许研究人员进行大规模试验并以新方式分配计算、存数和网络资源。
届时,人们可以对网络上的每个独立部分进行编程。而通过互联网,任何人的创新软件都可被公开。譬如说,当你把软件放在云计算中和路由器中时,你就可以开放这个系统,人们也就能够安装自己所需要的软件了。亦因此,艾略特这样形容:“5年后,所有这一切将变身为一台巨型计算机。”
而我们自此后讨论的内容,就是这样一台“全球计算机”。它的应用包括预测极端天气、判断流感暴发的精确位置等等,人们还能够根据需求进行本土天气预测。纽厄尔举例说:“在5分钟到10分钟内是否会暴发龙卷风,以及龙卷风的途径之地,这些预测项目都是未来天气系统的目标……而我认为,这将是最佳的日常工作方式。”
9.网络变革之四:真正的全球化网络及市场
25年后,在全球各个地理位置,互联网的速度和接入质量将不再有差异;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IP协议的第6版本,大大增加了地址空间)将得以普及;而IPv6将提供几乎无限的地址空间给全球的企业和消费者。
思科公司资深研究员弗雷德·贝克预测:“人们将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获得自己所希望的——数十兆位宽带接入。”
互联网数据统计机构Internet World Stats于2009年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年全球网民数量达18.02亿人,全球互联网平均渗透率(网民数量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为26.6%,各地区互联网发展情况差异较大。而根据该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目前拥有互联网接入的人口其实仍不足全球人口的30%。非洲等落后地区互联网渗透率只有11%。
但在未来25年,这种状况将得以改变,全球所有区域互联网接入都将赶上北美地区水平——该地区互联网使用率近80%。
弗雷德·贝克表示,真正的全球通信将有能力从经济上平衡各地区,而相对于发达地区,其对目前最不发达地区的影响反而会最大。“我更情愿认为,财富不是在全球重新分配,而是有新的财富产生,其中大量财富将诞生在目前并不富裕的地区。而我认为,这就是互联网技术的价值所在。互联网技术将增加所有人的财富。”
10.存储:便宜到想咋用就咋用
按照专家预测,到2029年,100美元能够购买11个拍字节,是当前存储容量的1015倍,存储已经便宜到想咋用就咋用。“人们将有能力记录下人生的分分秒秒,”埃文斯强调,“这种存储质量同蓝光质量相当。”
据马瑞可·卢森科维茨介绍:“手持设备机只需几个兆兆字节的存储量就足以存储一个人生命中的全部历史,甚至包括看过的所有电影、听过的所有音乐和拍摄的所有照片。”
这意味着,人类此时有能力记录自己的整个生命历程。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戴布·罗伊开展了一个名为“第一个单词的诞生”的相关项目,他将自己新生儿子睡醒状态下的每一刻都制作成录像带,用以研究育儿者是怎样影响幼儿的语言学习。
罗伊解释称,如果记录下生命历程的每一刻——其所说的一切、所做的一切,就能够随时回溯到从前,重拾已濒临遗忘的美好记忆,再次温习生活中曾经存在过的、却又一去不复返的点点滴滴。
11.给一切烙上数字化印记
无处不在的数字化,换个意思,就是“一切皆可连接互联网”。
而从历史到当前,每一篇能提供给人类有用信息的资料,都能够被扫描、数字化,并可通过互联网搜索。而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能通过智能手机快速访问该信息。速度,此时永不再是困扰你的问题。
所有的一切,需要的不过是一部手机。我们的儿孙后辈,将很快忘记什么是图书馆,也没见过CD、DVD这些碟片。
马克·刘易斯预测称,蓝光就将是最后一种移动媒体格式。以后“一切内容都通过在线创作,图书馆这一职能将消失,演化为智囊库,而图书们则将摆放到博物馆。”
12.个性化才是真正的客户价值属性
厌倦了电视节目中无休止插播的烦人广告?不愿每天被强迫着浏览并不感兴趣的户外、纸媒和直邮广告?在未来,这些都不再会是问题。
就像现在定制手机套餐一样,企业主和广告公司的宣传将在未来告别大众传播,而直接定位到每一名具体或潜在的消费者。他们会将自己所有的东西呈现在你的面前,然后等待你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进行定制。用户将得到内容极度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不仅是广告,文章、图书、各类应用和电影,乃至饭馆、酒店都将根据个人喜好提供极度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大众媒体的时代将被终结。”刘易斯说,而技术将被赋予全新的客户价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