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图解指针变量】【转载】

作者:一口Linux

https://blog.csdn.net/daocaokafei/article/details/127399046

1 指针变量的基本操作基本操作

int a,*iptr,*jptr,*kptr;    
iptr = &a;    
jptr = iptr;    
*jptr = 100;    
kptr = NULL;

图解:

1.1 己址和己空间

指针变量也是一个变量,对应一块内存空间,对应一个内存地址,指针名就是己址。这空内存空间多大?一个机器字长(machine word),32位的CPU和操作系统就是32个位,4个字节,其值域为:0x-0xFFFFFFFF。64位的CPU和操作系统就是64个位,8个字节,其值域为:0x-0xFFFFFFFFFFFFFFFF。

1.2 己值、他址、他空间

指针变量的值就是其指向的空间的地址,指向的地址的空间大小就是指针变量指向类型的大小。

1.3 声明与初始化

当声明一个指针变量,没有初始化时,指针变量只获得了其自身的内存空间,而其指向还没有确定,此时指针变量解引用做左值是非法操作。如果要使用指针变量解引用做左值,有三条途径:

int *ptr;    
int *ptr_2;    
int a = 1;    
ptr_2 = &a;    
// *ptr = 0;    // 非法操作,其指向其指向的内存空间还未确定    
ptr = &a;                       
// ① 右值是一个变量地址    
ptr = ptr_2;                    
// ② 右值是一个同类型指针,且已初始化    
ptr = (int*)malloc(sizeof(int));// ③ 右值是一个内存分配函数返回一个void指针    
*ptr = 0;       // 合法操作,ptr有了确定的指向及指向的内存空间;

1.4 函数之间指针值的传递

函数(如下例的funcForSpace())内定义局部变量(如下例的a)保存在一个函数的栈帧上,当一个函数执行完毕后,另一个函数(如下例的stackFrame_reuse())执行时,该空间会被stackFrame_reuse()重复使用,a所使用的空间将不复存在,所以当一个指针变量指向局部变量的内存空间时,其地址值传递给主调函数时,并不是一个有效值。

#include <stdio.h>

void funcForSpace(int **iptr) {   
    int a = 10;  
    *iptr = &a;
}
void stackFrame_reuse()
{  
    int a[1024] = {0};
}
int main()
{   
    int *pNew;  
    funcForSpace(&pNew);   
    printf("%d\n",*pNew); // 10,此时栈帧还未被重复使用 
    stackFrame_reuse();  
    printf("%d\n",*pNew); // -858993460,垃圾值  
    while(1);  
    return 0;
}

可以在funcForSpace()内分配一块堆内存,传递给主调函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int g(int **iptr) { // 当试图修改主调函数的一级指针变量时,被调函数的参数是一个二级指针   
    if ((*iptr = (int *)malloc(sizeof(int))) == NULL)        return -1;
}
int main()
{ 
    int *jptr;  
    g(&jptr); 
    *jptr = 10;  
    printf("%d\n",*jptr); // 10  
    free(jptr);   
    while(1);   
    return 0;
}

可以图示一下以上代码指针的传递过程:

以下图示a表示计算机内存,b表示一个函数调用时在栈(stack)上开辟的栈帧空间:

2 指针变量与数组名

数组名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会转换为指向数组首元素的地址,以方便指针的算术运算,如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5] = {0};   
    char b[20] = {0};  
    *(a+3) = 10;    // a+3是指相对于地址a,偏移sizeof(int)个字节    
    *(b+3) = 'x';   // b+3是指相对于地址b,偏移sizeof(char)个字节   
    
    printf("%d, %c\n",a[3],b[3]); // 10, x   
    while(1); 
    return 0;
}

可以图示一下以上代码指针的偏移细节:

3 主调函数与被调函数之间的指针传递

看以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void swap1(int x, int y) {   
    int tmp;   
    tmp = x; x = y; y = tmp;
}
void swap2(int *x, int *y) { 
    int tmp;  
    tmp = *x; *x = *y; *y = tmp;
}
void caller()
{  
    int a = 10;  
    int b = 20;  
    swap1(a,b);   
    printf("%d %d\n",a,b); 
    swap2(&a,&b);  
    printf("%d %d\n",a,b);
}
int main()
{ 
    caller();  
    return 0;
}

以上代码可用以下图示理解:swap1传值:

swap2传址(指针传递):

4 数组做函数参数

二维数组是数组的数组,n维数组是n-1维数组的数组。内存是一维的字节序列,所谓的n维数组其实只是一个逻辑意义的表示,其物理结构还是一维线性的。

n维数组的元素是一个n-1维数组。如果用指针指向一个n维数组,其指针类型必须有n-1维的长度信息,当其用作函数参数时也是如此。

void g(int a[][2]) { // void 
g(int(*a)[2]){是相同写法   
    a[2][0] = 5;
}
void caller()
{  
    int a[3][2]; 
    int (*p)[2] = a;   
    *(*(p+2)+0) = 7; // p=2表示相对于地址p偏移sizeof(*p)  
    printf("%d\n",a[2][0]);  // 7  
    g(a);  
    printf("%d\n",a[2][0]); //  5
}

以下代码可以用以下图示辅助理解:

ref:

Kyle Loudon《 Mastering Algorithms with C》

原文链接:

C|图解指针变量

  • 22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朴素贝叶斯算法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分类算法,它假设特征之间相互独立。这个假设使得算法具有较快的训练和预测速度,并且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表现良好。 下面我将用图解的方式详细介绍朴素贝叶斯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分类任务的数据集。假设我们要构建一个垃圾邮件分类器,数据集包含了一些已经标记好的邮件样本,每个邮件样本都有一些特征(如邮件内容、发件人等)和对应的标签(垃圾邮件/非垃圾邮件)。 第一步是计算先验概率。先验概率指的是在没有任何特征信息的情况下,某个样本属于某个类别的概率。在我们的例子中,就是计算垃圾邮件和非垃圾邮件出现的概率。 第二步是计算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指的是在已知某个特征条件下,某个样本属于某个类别的概率。对于朴素贝叶斯算法来说,我们假设所有特征之间相互独立,因此可以将条件概率拆分为各个特征的概率乘积。我们需要计算每个特征在每个类别下的概率。 第三步是应用贝叶斯定理。贝叶斯定理可以根据已知的特征计算某个样本属于某个类别的后验概率。后验概率越大,就说明该样本属于该类别的可能性越大。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后验概率进行分类预测。选择具有最大后验概率的类别作为预测结果。 总结一下,朴素贝叶斯算法通过计算先验概率、条件概率和应用贝叶斯定理,实现了对样本的分类预测。它的优势在于简单、快速,并且在一些特定的数据集上表现出色。然而,它的假设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和验证数据的特性和假设的合理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