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 TS 38.214(NR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Data)协议
TS 38.214是5G NR物理层数据信道(PDSCH/PUSCH)传输的核心规范,定义了物理层调度、资源分配、调制编码、HARQ等关键技术流程。以下是详细内容分章节整理:
1.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1) 传输方案与资源分配
- 资源分配类型:
- Type 0(RBG分配):以资源块组(RBG)为单位分配资源,RBG大小由BWP带宽决定(例如,带宽50 RB时,RBG=2 RB)。
- Type 1(RB级分配):通过位图(bitmap)指示具体RB位置,支持更精细的资源分配。
- 频域资源指示:
- DCI Format 1_0/1_1中的“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字段指示资源分配方式。
(2) 调制与编码(MCS)
- MCS表格:
- QPSK/16QAM/64QAM/256QAM:根据信道质量选择调制阶数(MCS Index 0~27)。
- 频谱效率与TBS计算:基于MCS Index查表获取调制阶数(Qm)与目标码率(R),结合分配的RB数计算传输块大小(TBS)。
- MCS自适应:
- 动态调整:根据UE上报的CQI(信道质量指示)选择MCS。
- 半静态配置:通过RRC信令固定MCS(如测试场景)。
(3) HARQ机制
- 进程数:最大支持16个HARQ进程,通过DCI中的HARQ Process Number字段标识。
- NDI(New Data Indicator):
- NDI位翻转表示新数据传输,未翻转则触发重传(Chase Combining或增量冗余)。
- RV(冗余版本):
- 定义4种RV版本(0/1/2/3),重传时选择不同版本提升解码成功率。
2.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1) 资源分配与调度
- 调度类型:
- 动态调度:通过DCI Format 0_0/0_1触发,支持K2时隙偏移(DCI接收至PUSCH发送的延迟)。
- 半静态调度(SPS):RRC配置周期性与资源参数,减少控制信令开销。
- 频域资源分配:
- 类似PDSCH,支持Type 0(RBG)和Type 1(RB级)分配。
(2) DMRS配置
- 前置DMRS符号数:支持1~3个前置符号,通过RRC参数dmrs-AdditionalPosition配置附加DMRS。
- DMRS端口与CDM组:
- 最大支持12个DMRS端口,通过CDM(码分复用)组减少导频污染(例如,CDM组0使用端口0~3)。
(3) 上行功率控制
- 开环功控:基于路径损耗估算(PL = referenceSignalPower – RSRP)和基站指示的开环参数(α、P0)。
- 计算公式:
[
P_{\text{PUSCH}} = \min\left(P_{\text{max}}, 10\log_{10}(M) + P_0 + \alpha \cdot PL + \Delta_{\text{TF}} + f(\Delta)\right)
]- (M):分配的RB数,(f(\Delta)):闭环调整量。
- 计算公式:
3. 多天线技术(MIMO与波束赋形)
(1) 下行MIMO
- 传输模式(Transmission Scheme):
- 单端口传输:TM1(单天线端口)。
- 空间复用:TM3(开环)和TM4(闭环,基于PMI反馈)。
- 波束赋形:TM6(基于码本)和TM7(非码本,TDD信道互易性)。
- CSI反馈:
- CSI报告配置(CSI-ReportConfig):包括CQI、PMI、RI(秩指示)、CRI(CSI-RS资源指示)。
- 码本类型:Type I(宽带反馈)和Type II(高精度子带反馈)。
(2) 上行MIMO
- 码本与非码本传输:
- 码本传输(Type 1):UE根据预定义码本选择SRS资源,反馈PMI。
- 非码本传输(Type 2):基于信道互易性(TDD),gNB直接计算预编码矩阵。
4. 参考信号与测量
(1) CSI-RS(信道状态参考信号)
- 资源配置:
- 周期性与非周期性CSI-RS,通过RRC参数CSI-ResourceConfig配置资源集。
- 支持波束扫描(CSI-RS Resource Set配置为“beamManagement”)。
- 测量上报:
- L1-RSRP(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用于波束选择,CQI用于MCS适配。
(2) SRS(探测参考信号)
- 用途:上行信道质量测量与MIMO预编码。
- 配置参数:
- 周期、带宽、跳频模式(通过SRS-ResourceSet配置)。
5. 关键时序与定时关系
(1) 调度时序参数
- K0/K1/K2定义:
- K0:DCI接收至PDSCH调度的时隙偏移(0~32)。
- K1:PDSCH解码至HARQ-ACK反馈的时隙偏移(1~15)。
- K2:DCI接收至PUSCH调度的时隙偏移(0~32)。
(2) HARQ时序
- 处理时间(Processing Time):
- UE需在收到PDSCH后N1个符号内完成解码(N1值由UE能力决定,例如SCS=30kHz时N1=14符号)。
6. 测试与优化相关
(1) 吞吐量测试关键参数
- TBS计算验证:确保MCS、RB分配与协议公式一致。
- HARQ重传率:统计初传与重传比例,优化调度算法(如调整CQI偏移量)。
(2) 覆盖与干扰测试
- CSI-RSRP与SINR:通过路测工具采集,分析弱覆盖或高干扰区域。
- 波束对准验证:检查SSB波束与CSI-RS波束的一致性,避免覆盖空洞。
(3) 典型问题定位
- 低MCS问题:检查CQI上报是否偏低(干扰或参考信号功率不足)。
- HARQ频繁重传:分析误码率(BLER)与信道质量(SINR)。
7. 协议章节与核心表格
章节 | 核心内容 |
---|---|
5(PDSCH) | 资源分配类型、MCS表格、HARQ进程管理、TBS计算公式。 |
6(PUSCH) | 上行调度机制、DMRS配置、功率控制公式。 |
8(MIMO) | 下行传输模式、CSI反馈机制、上行码本配置。 |
10(参考信号) | CSI-RS/SRS资源配置与测量上报。 |
附录:关键参数与公式
-
TBS计算公式:
[
N_{\text{RE}} = N_{\text{PRB}} \times N_{\text{symb}}^{\text{sh}} \times N_{\text{sc}}^{\text{RB}} - N_{\text{DMRS}} - N_{\text{OH}}
]- (N_{\text{PRB}}):分配的PRB数,(N_{\text{sc}}^{\text{RB}} = 12)(每RB子载波数)。
-
MCS与频谱效率表(以MCS Table 1为例):
MCS Index Modulation Code Rate Spectral Efficiency (bps/Hz) 0 QPSK 0.12 0.23 10 64QAM 0.44 2.66 27 256QAM 0.93 5.55
总结
TS 38.214是5G物理层数据信道设计的核心规范,涵盖资源分配、调制编码、多天线技术等关键技术。作为测试工程师,需重点关注:
- 动态调度参数(K0/K1/K2、MCS、HARQ进程)。
- 资源分配类型(Type 0/1差异)与TBS计算。
- MIMO与波束管理(CSI反馈、SRS配置)。
- 测试验证方法(吞吐量、时延、HARQ性能)。
结合协议与实际测试工具(如信道模拟器、协议分析仪),可深入验证物理层性能并定位系统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