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baike.baidu.com/link?url=5dcPq7XZ1vuWp4v4UZ5O2ipl0cdu7UUYh8uT_v391L1D8RaCO6UVAoG38nZnQtse6iEsa-IJKLAdCuOVAMpV18NhFjXsTfcTuIPq6tqWN58GBV6ngrRfU5kerLa2gAQExW3gS5VDIOTNxusn0AX8UK
自从威盛(VIA)在其MVP3主板芯片中提出了“AC97声卡”这个概念,我们便常常在形形色色的主板说 明书上见到它,最后也就有了“AC97软声卡”一说。发展到后来,“AC97”干脆成了软声卡的代名词。可是如果你去看看某些高档声卡的技术资料,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该卡采用AC97标准”,难道高档声卡也是软声卡?要知道这其中的奥妙,还须先认识AC97规范(或标准)。
目录
1996年6月,5家PC领域中颇具知名度和权威性的软硬件公司(Intel、Creative Labs、Analog Device、NS和Yamaha)共同提出了一种全新思路的芯片级PC音源结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的“AC97”标准(Audio Codec97)。
早期的ISA声卡由于集成度不高,声卡上散布了大量元器件,后来随着技术和工艺水平的发展,出现了单芯片的声卡,只用一块芯片就可以完成声卡所有的功能。但是由于声卡的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集成在一起,很难降低电磁干扰对模拟部分的影响,使得ISA声卡信噪比并不理想。
AC97标准则提出“双芯片”结构,即将声卡的数字与模拟两部分分开,每个部分单独使用一块芯片。AC97标准结合了数字处理和模拟处理两方面的优点,一方面减少了由模拟线路转换至数字线路时可能会出现的噪声,营造出了更加纯净的音质;另一方面,将音效处理集成到芯片组后,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1997年后,市场上出现的PCI声卡大多数已经开始符合AC97规范,把模拟部分的电路从声卡芯片中独立出来,成为一块称之为“Audio Codec”(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的小型芯片,而声卡的主芯片即数字部分则成为一块称之为“Digital Control”(数字信号控制器)的大芯片。
由此可见,AC97并不是某种声卡的代称,而是一种标准。
采用双芯片的PC声音解决方案;
两种标准的封装方式:48针和64针;
数字/模拟信号分离,全面改善信噪比(90db);
16位立体声全双工codec、固定48K采样频率;
4种模拟立体声输入(分别来自LINE、CD、VIDEO、AUX);
两种模拟单声道输入(分别来自麦克风和PC喇叭);
可从两个外接音源交换的单声道麦克风进行输入;
高品质的CD输入;
立体声线性输出;
电话单声道输出;
支持电源管理 ;
可选音调控制;
可选高音控制;
可选3D立体声增强;
可选立体声耳机输出;
可选18或20位DAC及ADC分辩;
可选MODEM线性codec(ADC和DAC);
可为麦克风选择第三个ADC输入通道。
根据AC97标准的规定,由于IC电路集成度较高,将DAC、ADC及其它相关的数字电路集成成为芯片形式后,不仅能够减少整个系统的设计成本,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好、更有效的声音效果。这一点完全可以从其信噪比至少要求90db可以看出。此外,由于采用了双芯片的设计形式,厂商们在设计方面也可以更加灵活,更易于在整个系统中的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