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各种各样的 “BW” —OBW,IBW ,RBW,VBW

本文详细解释了射频工程中的各种带宽概念,包括OBW(工作带宽)、IBW(瞬时带宽)、RBW(分辨率带宽)和VBW(显示带宽)。文章还探讨了这些带宽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下射频工程狮们常挂在嘴边的“dB”,我们学了dB的定义和dB的意义,以及一些常见的dB‘x’的各种含义。详情见《一文读懂‘dB’——射频工程师必知必会》。
 

今天我们继续聊一下射频人常常遇到的一个词“BW”。BW:“BandWidth”,也就是带宽。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xBW?

图片

首先想一下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那些xBW吧? OBW&IBW / RBW&VBW 。其实我不要什么BW,我更喜欢BMW

图片

No.1 OBW & IBW

OBW这里有两种含义,一种是Operation Bandwidth,即工作带宽,是指一个通信系统的最大可工作的带宽。这个主要由射频前端的收发滤波器或者收发双工器决定。通常情况下,这个带宽也就是各个运营商所能够用到的频谱带宽,比如在5G频谱分配中,中国电信的3400MHz-3500MHz,100MHz带宽,中国联通,3500MHz-3600MHz,100MHz带宽。中国移动2515MHz-2675MHz的160MHz带宽和4800MHz-4900MHz的100MHz带宽。但由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联合建设5G,所以中国电联的AAU带宽为3400MHz-3600MHz的200MHz带宽。
 

图片

OBW另一种含义是 Occupied Bandwidth,即占用带宽,占用带宽是在某些地区(如日本和美国)为设备指定的监管要求。它最初由ITU-R定义为最大带宽,在此之外的排放不超过总排放的一定百分比。LTE的占用带宽等于信道带宽,在信道带宽之外,最多允许1%的发射量(每边0.5%)。

图片

 

IBW即Instantaneous Bandwidth,瞬时带宽,是指通信系统在瞬间可发射和接受信号的最大带宽。这个受数字采样频率和PA的工作带宽限制,1、PA是线性器件,如果频带太宽,其线性特性很难保证,一旦超过线性范围,PA性能下降,峰均比严重;2、RRU中的数字采样一般有ADC完成,高精度的ADC十分昂贵,在低成本的前提下,IBW很难作的很宽。

这也是5G NR的AAU的一个重要指标。据说N在5G招标中的失利就与这个IBW有关。中国电联提出了苛刻的200MHz的IBW。
 

图片

工作带宽(OBW),瞬时带宽(IBW)和占有带宽(oBW)之间的关系。我们借用无线深海《一文看懂RRU:基站辐射的「万恶之源」》的总结:工作带宽>=瞬时带宽>=占有带宽。

“比如,一款5G RRU支持的工作带宽是400M,IBW是300M,OBW是200M,运营商可在这300M IBW的范围内灵活配置载波来发射信号,可以是连续的200M,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几块,如100M+50M+50M,总之这些载波的带宽之和不能大于200M的OBW,边界跨度不能超过300M的IBW。”

图片

No.2 RBW & VBW

这两个带宽通常在测试仪器中出现,比如频谱分析仪。

RBW即 Resolution Bandwidth,分辨率带宽。RBW决定了分辨率带宽,而分辨率带宽与仪器能探测到的最小带宽有关。带宽越小,光谱分辨率越高。然而,显示器更新所考虑的全频率范围的速度和频率分辨率之间存在权衡,后者与区分紧密相连的频率成分有关。对于扫频调谐的架构,这种扫频时间的关系是有用的:ST是扫频时间(以秒为单位),k是比例常数,跨度是所考虑的频率范围(以赫兹为单位),RBW是分辨率带宽(以赫兹为单位)。它决定了射频噪声的底面以及两个信号的距离有多近,并且仍然可以被分析仪分解成两个单独的峰值。降低RBW滤波器的带宽会降低测量噪声底,反之亦然。这是由于较高的RBW滤波器比较低带宽的RBW滤波器通过包络检波器的频率成分更多,因此较高的RBW会导致较高的测量噪声下限。

图片

 

VBW即Video  Band Wdth,显示带宽。平均或峰值检测然后指的是设备的数字存储部分如何记录样本,它采取几个样本每时间步和只存储一个样本,要么样本的平均值或最高的一个。视频带宽决定了区分两个不同功率级别的能力。这是因为较窄的VBW可以消除检测器输出中的噪声。这个滤波器是用来通过消除包络线的噪声来平滑显示的。与RBW相似,当VBW小于RBW时,VBW会影响显示的扫描时间。当VBW小于RBW时,这种扫描时间的关系是有用的。
 

图片

RBW,分辨率带宽,有人也叫参考带宽,表示测试的是多大带宽的功率,如测试一GSM2W干放满功率单载波输出时,RBW设为100KHz时测得30dBm,设为200KHz测得33dBm。RBW实际上是频谱仪内部滤波器的带宽,(是中频滤波器的3dB带宽),设置它的大小,能决定是否能把两个相临很近的信号分开。它的设置对测试结果是有影响的。只有设置RBW大于或等于工作带宽时,读数才准确,但是如果信号太弱,频谱仪则无法分辨信号,此时即使RBW大于工作带宽读数也会不准。VBW,视频带宽,表示测试的精度,越小精度越高,如将VBW设为100KHz,表示每隔100KHz取一个样测试其电平,因此可以看到VBW设置越小其测试曲线越光滑。VBW是峰值检波后滤波器带宽,主要是使测试信号更加圆滑。也是3dB带宽。别的厂家有6dB带宽的。RBW要比VBW重要得多。一般安捷伦推荐VBW<0.01RBW.但很多实验表明VBW=0.1RBW最合理。

  RBW是解析带宽,VBW是视频带宽。RBW不要超过SPAN的十分之一,VBW可以设置为自动,如果信号比较弱的情况下,可以将VBW减小。

小结:前面介绍的OBW和IBW时通信系统的工作指标,而后者RBW和VBW是测试仪器用到的分辨率和显示带宽。虽然在射频设计中,我们经常碰到,但还是要注意区分。混淆了容易闹出笑话来。
当然除了文中提到的,还有载波带宽CBW,中频带宽IFBW(IBW),相对带宽和绝对带宽。
参考文献:
1,一文看懂RRU:基站辐射的「万恶之源」
2,安捷伦频谱分析仪基础(后文推出,并提供下载)

图片

图片

《迈向5G-C-RAN:需求、架构与挑战》白皮书 自从2009年,中国移动首次提出C-RAN概念,已有7年。期间中国移动一直保持着每隔几年发布一个版本的C-RAN白皮书,向业界通报C-RAN进展并呼吁业界共同参与C-RAN的研发。这期间,中国移动始终坚定不移地在推进C-RAN集中化部署和协作化技术在现网中的应用,并研究无线云网络,为最终实现无线通信网的“Open & Soft”的目标而奋斗。 自从中国移动的网络进入4G时代,前传网络对传输资源消耗过高而相对应传输资源有限的网络现实,使得C-RAN在中国移动网络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其发展也相对迟缓。而从2014年起,通过引入无源波分设备WDM(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和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压缩技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传网络的光纤资源消耗过多的问题。继而,在2015年至2016年年中,中国移动在一年的时间内发起了多省的C-RAN规模部署的验证工作。通过福建、江苏、安徽三省的规模部署和长期运维验证,不仅证明了C-RAN组网方式在综合成本、无线协作化抗干扰、降低能耗等方面优势明显,也证明了C-RAN采用无源WDM(彩光)传输方案的10站以下的小规模集中,降低了对机房的配电、空间、可靠性等要求,通过长期运维,在运维难度、故障率等都未明显上升。2015年的4期TD-LTE建设指导意见中,将C-RAN作为优选建设方式在全网进行推广。目前C-RAN在沿海多省已经开始了全网的应用。 相较于C-RAN的集中化、协作化和绿色节能方面在中移动现网的推进,无线云化的概念也逐渐被业界广泛的接纳,C-RAN在引入网络功能虚拟化NFV(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框架后,更是带来了无线资源灵活编排的优势。另一方面,面向5G,基于集中/分布单元CU/DU(Centralized Unit/Distributed Unit)的两级架构也已经被业界所认可,这一网络架构与无线云化的结合,构成了5G C-RAN的两个基本要素。随着越来越多的产业界公司开始投入5G C-RAN的研发,联合更多产业合作伙伴共同研究和解决无线云化在5G网络应用上的问题和挑战,将是C-RAN技术研究和产业推进的下一个目标。 本白皮书与2014年初发布的《C-RAN 无线接入网绿色演进 3.0》和2016年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的《NGFI:下一代前传网络接口》白皮书一脉相承,重点在于阐述无线云网络基本概念和技术要素,通过产业界各方联合发布本白皮书,我们希望进一步促进无线云网络(Cloud-RAN,C-RAN的四个概念之一)的成熟,并加速推进无线云设备的商用进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