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std::tie函数详解

函数原型

C++中std::tie函数的作用就是从元素引用中生成一个tuple元组,其在头文件<tuple>中定义,其函数原型如下:

template< class... Types >
std::tuple<Types&...> tie( Types&... args ) noexcept; //C++11起, C++14前

template< class... Types >
constexpr std::tuple<Types&...> tie( Types&... args ) noexcept;//C++14起

其中参数 args 为构造 tuple 所用的零或更多左值参数。其返回值为含左值引用的std::tuple对象。

作用和用法

1. 解包 tuple 和 pair

std::tie 可以用于解包 tuple 和 pair,因为 std::tuple 拥有从 pair 的转换赋值。

注:元组tuple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元素存放在一起,可以理解为pair的扩展(pair只能包含两个元素,而tuple可以多个)。

std::tuple拥有从 pair 的转换赋值的主要原因就是:tuple的实现中重载了 operator=,其部分原型如下:

template< class U1, class U2 >
tuple& operator=( const std::pair<U1, U2>& p );//C++11 起, C++20 前

因此,std::tie可以用于pair的解包:

std::set<int> set;
std::set<int>::iterator iter;
bool result;
std::tie(iter, result) = set.insert(value);//解包 insert 的返回值为 iter 与 result
std::tie(std::ignore, result) = set.insert(value);//使用std::ignore忽略insert的返回pair中的第一个元素

:std::ignore 是令 std::tie 在解包 std::tuple 时作为不使用的参数的占位符使用,即忽略某些 tuple 中的某些返回值。

2. 批量赋值

std::tie 可以将多个变量的引用整合成一个 tuple,进而通过另外一个同类型的 tuple 进行批量赋值。

tuple<string, double, int> tup("idoit", 98.8, 1);
string name;
double score;
int rank;

//通过变量tup实现对name、score、rank的批量赋值操作
tie(name, score, rank) = tup;
3. 比较结构体

可以将结构体成员传入std::tie,从而实现结构体的比较。


struct S {
    int n;
    std::string s;
    float d;
    bool operator<(const S& rhs) const
    {
        // 比较 n 与 rhs.n,
        // 然后为 s 与 rhs.s,
        // 然后为 d 与 rhs.d
        return std::tie(n, s, d) < std::tie(rhs.n, rhs.s, rhs.d);
        //注:由于tie返回的是一个 tuple,tuple的实现已经重载了operator<,因此可以利用tuple的operator<,进而实现结构体S的operator<。
    }
};

具体示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et>
#include <string>
#include <tuple>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S {
    int n;
    string s;
    float d;
    bool operator<(const S& rhs) const {
        // 比较 n 与 rhs.n,
        // 然后为 s 与 rhs.s,
        // 然后为 d 与 rhs.d
        return tie(n, s, d) < tie(rhs.n, rhs.s, rhs.d);
    }
};

int main() {
    set<S> set_of_s;

    S value1{42, "Test1", 3.14};
    S value2{23, "Test2", 3.14};
    set<S>::iterator iter;
    bool result;

    /************解包**********/
    tie(iter, result) = set_of_s.insert(value1);
    if (result) cout << "Value1 was inserted successfully\n";

    tie(std::ignore, result) = set_of_s.insert(
        value2);  // 使用std::ignore忽略insert的返回pair中的第一个元素
    if (result) cout << "Value2 was inserted successfully\n";

    /***********结构体比较**********/
    bool r = value1 < value2;
    cout << "value1 < value2 : " << r << endl;

    /***********批量赋值**********/
    tuple<string, double, int> tup("idoit", 98.8, 1);
    string name;
    double score;
    int rank;

    tie(name, score, rank) = tup;
    cout << name << " " << score << " " << rank << endl;

    return 0;
}

输出结果:

Value1 was inserted successfully
Value2 was inserted successfully
value1 < value2 : 0
idoit 98.8 1

文章首发公众号:iDoitnow如果喜欢话,可以关注一下

  • 3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11-tie源码是一个用C语言实现的简单且高效的哈希表结构,可以用来实现键-值对的存储和查找。以下是对11-tie源码的详细解释。 11-tie源码主要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哈希表结构、哈希函数和碰撞解决方法。 首先是哈希表结构。11-tie源码中使用了一个固定大小的数组作为哈希表来存储键-值对。数组的大小由用户在创建哈希表时指定,并具有较好的素数特性,以减少碰撞的发生。哈希表中的每个元素(bucket)是一个指向键-值对链表的指针。如果出现碰撞,新的键-值对将被添加到链表的头部。 然后是哈希函数。11-tie源码中使用了一个简单且高效的哈希函数,它会根据键的特征将其映射到数组的索引位置。哈希函数使得不同的键被均匀地分布在数组中,从而减少碰撞的发生。该哈希函数通常基于键的类型和特性,但也可以根据特定需求进行自定义。 最后是碰撞解决方法。当多个键映射到数组的同一个索引位置时,就会发生碰撞。11-tie源码中使用了链表来解决碰撞问题。当发生碰撞时,新的键-值对将被添加到链表的头部。这种解决方法简单且有效,但当哈希表中的元素数量较大时,链表的遍历会导致性能下降。 总结起来,11-tie源码是一个使用C语言实现的简单高效的哈希表结构。通过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数组的索引位置,使用链表解决碰撞问题。这种结构可以用来存储和查找键-值对,适用于快速查询和插入数据的场景。 ### 回答2: c 11 tie 源码详解是指对 C++ 11 中的 `std::tie` 函数进行解析。`std::tie` 是一个模板函数,用于将多个值绑定到一个元组中。 `std::tie` 的源码实现如下: ```cpp namespace std { template <typename... Types> tuple<Types&...> tie(Types&... args) noexcept { return tuple<Types&...>(args...); } } ``` `std::tie` 函数是一个模板函数,接受任意数量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作为引用传递给 `std::tuple`,然后返回这个 `std::tuple`。 `std::tuple` 是一个模板类,用于保存一组不同类型的值。`std::tuple<Types&...>` 的含义是保存参数 Types&... 的引用。 利用 `std::tie` 函数,可以将多个变量绑定到一个 `std::tuple` 中,并且可以通过解构绑定的方式获取这些变量。 例如,假设有两个变量 `int a` 和 `double b`,可以使用 `std::tie` 将它们绑定到一个元组中,并通过解构绑定方式获取它们的值: ```cpp int a = 1; double b = 2.0; std::tuple<int&, double&> t = std::tie(a, b); std::get<0>(t) = 10; std::get<1>(t) = 20.0; std::cout << a << ", " << b << std::endl; ``` 在上面的代码中,通过 `std::tie(a, b)` 将变量 `a` 和 `b` 绑定到一个元组 `t` 中,然后通过 `std::get<0>(t)` 和 `std::get<1>(t)` 获取元组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值,并将它们分别赋值为 10 和 20.0。最后输出结果为 `10, 20`。 `std::tie` 的源码实现简单明了,通过将多个参数作为引用传递给 `std::tuple`,实现了将多个变量绑定到一个元组中的功能。这个功能在一些情况下非常方便,可以减少代码的复杂性和重复性。 ### 回答3: c 11 tieC++ 11 标准中新增的一个标准库函数,用于将多个输出流(ostream)绑定到一个流对象上。通过将多个输出流绑定在一起,可以在输出时同时向多个流对象输出数据,提高代码的易读性和简洁性。 使用 c 11 tie 首先需要包含 `<tuple>` 头文件,并且可以接受任意个数的流对象作为参数。例如 `std::tie(stream1, stream2)` 表示将 stream1 和 stream2 绑定在一起。 在绑定之后,输出到绑定对象的数据会自动发送到所有绑定的流对象中。例如 `std::cout << "Hello World";`,如果之前使用 `std::tie(std::cout, fileStream)` 进行了绑定,那么输出的 "Hello World" 既会在控制台上显示,也会同时写入到文件流对象中,实现了同时输出到两个流对象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绑定只在绑定操作发生时生效,之后对流对象的修改不会影响绑定。因此,如果在绑定之后修改了流对象,需要重新进行绑定操作。 c 11 tie 的使用可以简化代码,提高开发效率。通过同时输出到多个流对象,可以实现在不同目的地同时记录相同的输出信息,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日志记录功能。此外,绑定的流对象可以是任意的输出流,不限于标准输出流和文件流,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流对象。 总结来说,c 11 tieC++ 11 标准中新增的一个标准库函数,用于将多个输出流绑定在一个流对象上,实现同时输出到多个流对象的功能。它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简洁性,并且可以应用于日志记录等多种场景。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艰默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