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合约通过融合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合约执行的自动化与功能强化。

译者 | 晶颜
审校 | 重楼
引言
在实践中,诸多主体常受制于低效且易出错的传统合同流程。当交易因文书工作疏漏或人为失误而停滞时,往往会引发效率损耗与操作困境。而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合约正为这一领域带来革新力量。
通过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的协同作用,同时借助自然语言处理(NLP)等技术深化对合同文本的理解,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合约正推动合同执行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演进,显著缩短业务流程耗时并降低错误率。
核心要点概述
- 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合约将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结合,依托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优化交易流程。
- 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合约在金融、医疗、供应链等领域已展现实际效用,如欺诈识别、索赔流程加速及货物实时追踪等。
- 智能合约概念由尼克·萨博(Nick Szabo)于1994年提出,2015年以太坊通过新型编码语言使其落地应用。
- 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合约具备数据学习能力,可基于历史信息持续优化决策逻辑,并根据实时信息动态调整合约条款。
- 这些合约同样存在风险,实践中需警惕人工智能潜在的偏见问题,需通过常态化审计确保合约执行的安全性与公平性。
技术实施要点
对于开发者而言,以下为智能合约运行的核心代码架构:
复制
contract AIEnhancedSmartContract {
struct ModelState {
bytes32 modelHash;
uint256 version;
uint256 lastUpdate;
address oracle;
}
ModelState public currentModel;
event ModelUpdated(bytes32 newHash, uint256 version);
function updateModelState(
bytes32 _modelHash,
address _oracle
) external onlyOwner {
currentModel.modelHash = _modelHash;
currentModel.version++;
currentModel.lastUpdate = block.timestamp;
currentModel.oracle = _oracle;
emit ModelUpdated(_modelHash, currentModel.version);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技术革新驱动智能合约变革的底层逻辑
传统合同流程长期受困于执行效率低下、人为失误频发及术语歧义等问题,而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这一局面。
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合约突破了传统“if-this-then-that”的规则限制,其技术基础体现在:
- 使用Solidity v0.8.0+与以太坊虚拟机(EVM)构建底层框架;
- 通过Chainlink预言机实现链下神经网络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