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科技自媒体优质创作者
🌐个人主页:莱歌数字-CSDN博客
💌公众号:莱歌数字
📱个人微信:yanshanYH
211、985硕士,职场15年+
从事结构设计、热设计、售前、产品设计、项目管理等工作,涉足消费电子、新能源、医疗设备、制药信息化、核工业等领域
涵盖新能源车载与非车载系统、医疗设备软硬件、智能工厂等业务,带领团队进行多个0-1的产品开发,并推广到多个企业客户现场落地实施。
专题课程
每日篇行业发展资讯,让大家更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
更多资讯,请关注B站/公众号【莱歌数字】,有视频教程~~
本期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压电风机与传统轴向风机的对比研究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压电风扇运行背后的理论。
施加于压电换能器(PZT)上的电流会导致其弯曲。交流电会使它来回振荡,通过增加一个悬臂式叶片,可以用来制造一个简单的风扇。
压电风扇往往很小,长几厘米,它们的尺寸可能使它们适合传统轴向风机或鼓风机可能不能适应的应用。
图1-一个典型的压电风扇的示意图
研究压电风扇在启动时产生的瞬态流型,并能够估计出完全发展的流量。在上图2中,压电风扇的叶片用中间的暗线表示。它的尖端是上下移动的,由叶片的尖端产生的涡旋清晰可见。这些涡旋有助于打破边界层,从而提高了来自表面的对流系数。
图2:从压电风扇中获得的流量可视化
在这个可视化中,我们发现主进气口在左侧的叶片枢轴点附近,在右侧也在叶片尖端附近。最大风速估计约为30 cm/s。
在压电风扇周围放置壁,并测量了壁位置、最大压力和流量的影响。在他们的测试中,距离S的定义如图3所示。S从32mm到9mm不等变化,得到的流量与压力和流量相对应,如图4所示。
图3:变量入口试验安排
图4-入口开口对压降和流量的影响
在图4中,称为E3的设置是完全去除顶部和底部墙壁。可以看出,大的顶部和底部入口允许最多的气流,而当顶部和底部气道打开时,来自叶片枢轴区域的气流就不那么重要。
然而,当风扇上方和下方的区域被堵塞时,那么从风扇的枢轴区域就会吸入大量的空气。叶片尖端上下的壁壁应至少是远离风扇的振动幅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流量的4-5倍。
这种流动模式与轴向风扇的旋流流动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流量和静压方面,压电风扇可以优于轴向风扇。
设置如图5所示的压电风扇,并使用聚拉或钢作为叶片材料进行试验。将这些压电风扇与小型轴向风扇进行比较。
图5:压电风机流量测试设置
从图6的结果可以看出,压电风扇所获得的流量与使用多出一个数量级功率的轴向风扇非常相似。
然而,在相同的条件下,压电风扇产生的静压确实比轴向风扇更低。一般来说,通过查看图6中的数据,似乎压电风扇可以使用比轴向风扇少得多的功率来获得良好的流量,但它们在克服背压方面不是那么好。
这个测试中的所有风扇都很小,而且这些结果可能不会扩展到更大的应用程序。一个大的压电风扇叶片只会有太多的质量,无法在使小叶片有效的频率上振荡。
图6:实验用风机曲线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背压时,聚酯薄膜和钢叶片压电风扇都有相似的流量,但压电风扇能够承受更高的静压。
在此装置中,钢叶片的振动振幅比聚酯薄膜叶片低,但其频率更高,且钢叶片消耗的功率更大。流量与频率和振幅的组合有关,而所产生的压力则更严重地依赖于频率。
比较小形状因子压电风扇和传统风扇,研究几个因子。该测试装置由一个4毫米高的全管道散热器组成,在另一端有一个热源。为了比较压电风机、轴向风机、鼓风机和无风机(自然对流),将三维比例比定义为:
同样,体积比和功率比被定义为冷却技术与具有自然对流的散热器相比所消耗的体积和功率。在下面的图7中,左侧列出了这些比率的比例,右侧显示了每个设置的实际热阻(性能)。
图7:各种冷却技术的比较
这些测试是用与压电风扇类似的风扇进行的,但可以清楚地看到,压电风扇比传统的风扇使用的功率要少得多。
压电风扇所占的体积也可以与其他技术相媲美,尽管应该记住,不同的方法将比其他方法更适合某些形式因素。例如,压电风扇将需要一个宽而低的空间来操作,而轴向风扇则需要一个更窄但更高的管道。
在成本方面,压电风扇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设备,而且有很便宜的潜力,但目前它们的使用还不是主流,传统的风扇通常更便宜。
压电风扇一直是一个诱人的研究课题,因为一个潜在的简单,安静,有效的选择热管理在紧凑的应用。
它们的广泛使用仍然存在障碍,如对相对较高的输入电压的要求和对交流电的需要。对多层压电材料的研究降低了这种电压要求,但该技术在成为普遍的工作之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