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科技自媒体优质创作者
🌐个人主页:莱歌数字-CSDN博客
💌公众号:莱歌数字
📱个人微信:yanshanYH
211、985硕士,职场15年+
从事结构设计、热设计、售前、产品设计、项目管理等工作,涉足消费电子、新能源、医疗设备、制药信息化、核工业等领域
涵盖新能源车载与非车载系统、医疗设备软硬件、智能工厂等业务,带领团队进行多个0-1的产品开发,并推广到多个企业客户现场落地实施。
专题课程
每日篇行业发展资讯,让大家更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
更多资讯,请关注B站/公众号【莱歌数字】,有视频教程~~
本期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热设计所涉及的流体力学基础:层流和紊流研究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某汽车风阻实验测试(图片来源于网络)
基本定义
层流
层流(片流,laminar flow):流体质点不相互混杂,流体作有序的层流动。
层流(laminar flow)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流体在管内低速流动时呈现为层流,其质点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平滑直线运动。流体的流速在管中心处最大,其近壁处最小。
紊流(湍流)
紊流(湍流,tubulance fow):局部速度、压力等力学量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不规脉动的流体运动。
紊流又称湍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或称为片流;
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称为湍流,又称为乱流、扰流或紊流。
紊流(Turbulent Flow)的特点:无序性:流体质点相互混掺,运动无序,运动要素具有随机性。
耗能性:除了粘性耗能外,还有更主要的由于紊动产生附加切应力引起的耗能。 扩散性:除分子扩散外,还有质点紊动引起的传质、传热和传递动量等扩散性能。
---来源百度百科
影响因素
流体力学中层流和紊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流体的流速、管径、流体密度和流体的黏度。
通常会用雷诺数估测流体的流动状态。在圆管中,雷诺数的定义如下:
Re=ρud/μ
式中,Re表示雷诺数,ρ、u、d和u分别表示流体密度,速度,圆管直径和流体粘度雷诺数越大,流体越倾向于转为湍流。
实验表明,光滑金属圆管内,可维持层流的最大雷诺数为13800,可维持湍流的最小雷诺数约为 2320。
流速(u):流速越大,流体越容易从层流转变为紊流。当流速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流体的流动形态会从层流转变为紊流。
管径(d):管径越小,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越容易受到阻碍,从而更容易形成紊流。
流体密度(ρ):流体密度越大,其流动时受到的惯性力越大,也更容易从层流转变为紊流。
流体黏度(μ):黏度越小,流体的流动性越好,越容易形成紊流。黏度较大的流体在相同条件下更倾向于保持层流状态。
当雷诺准数(Re)小于2000时,流动类型为层流;当雷诺准数大于4000时,流动类型为紊流;当雷诺准数在2000到4000之间时,流动类型不稳定,可能是层流、紊流或两者交替出现。
结构设计
湍流流动有利于流体内部热量的充分交换。因此,增大流动的湍流效应,往往可以强化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换热效率。
比如有些散热器翅片上会做小尺度的拉槽,如下图所示的散热器肋片上细微结构设计,
或者较长翅片式散热器的错齿设计,都可视为湍流效应的使用,如下图所示,
仿真软件
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时,尤其是液冷仿真的项目,我们得注意工质的几个关键参数,比如粘度,这个直接影响内部的流阻,从而影响整体的散热性能。
为什么说粘度参数很重要?
通俗来说:粘性是流体阻碍自身流动的特性。粘性是流体持续剪切变形时内部产生剪切力的性质。
粘性宏观上体现为流体之间的动摩擦力。
如果这个参数设置错误,会直接导致最后的仿真数据不准,所以在仿真配置时,得查清楚相关温度下的参数情况,如下图所示,
同时,得注意单位换算,具体换算与相关计算公式,可点击下方链接领取。
后面我们出一期内容,关于FloEFD软件对产品的风阻系数、风阻仿真模拟的方法,大家点个关注,敬请期待。
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对结构设计、热设计以及数字化研发系统等技术提升与项目咨询、项目技术支持等需求,可联系V:yanshanYH,备注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