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组件化开发

Android 组件化开发

一、普通Android工程现状

随着APP版本不断的迭代,新功能的不断增加,业务也会变的越来越复杂,APP业务模块的数量有可能还会继续增加,而且每个模块的代码也变的越来越多,这样发展下去单一工程下的APP架构势必会影响开发效率,增加项目的维护成本,每个工程师都要熟悉如此之多的代码,将很难进行多人协作开发,而且Android项目在编译代码的时候电脑会非常卡,又因为单一工程下代码耦合严重,每修改一处代码后都要重新编译打包测试,导致非常耗时,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代码想要做单元测试根本无从下手,所以必须要有更灵活的架构代替过去单一的工程架构。

我们看下普通工程Android 技术架构:

往往是在一个界面中存在大量的业务逻辑,而业务逻辑中充斥着各种网络请求、数据操作等行为,整个项目中也没有模块的概念,只有简单的以业务逻辑划分的文件夹,并且业务之间也是直接相互调用、高度耦合在一起的;

单一工程模型下的业务关系:

总的来说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无法分离。

然而随着产品的迭代,业务越来越复杂,随之带来的是项目结构复杂度的极度增加,此时我们会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1、实际业务变化非常快,但是单一工程的业务模块耦合度太高,牵一发而动全身;

2、对工程所做的任何修改都必须要编译整个工程;

3、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每次都要进行;

4、团队协同开发存在较多的冲突.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沟通和协调,并且在开发过程中,任何一位成员没办法专注于自己的功能点,影响开发效率;

5、不能灵活的对业务模块进行配置和组装;

为了满足各个业务模块的迭代而彼此不受影响,更好的解决上面这种让人头疼的依赖关系,就需要整改App的架构。

二、工程组件化

既然单一工程缺陷那么多,有没有一种可以将各个业务模块分开来开发、调试、打包、测试的呢?!那就是组件化。来看看一张图:

上图是组件化工程模型。为了方便理解这张架构图,下面会列举一些组件化工程中用到的名词的含义:

名词

含义

app壳工程

负责管理各个业务组件,和打包apk,没有具体的业务功能;

业务组件

根据公司具体业务而独立形成一个的工程;

功能组件

提供开发APP的某些基础功能,例如打印日志、树状图等;

Main组件

属于业务组件,指定APP启动页面、主界面;

Common组件

属于功能组件,支撑业务组件的基础,提供多数业务组件需要的功能,例如提供网络请求功能;

集成模式

所有的业务组件被“app壳工程”依赖,组成一个完整的APP;

开发模式

可以独立开发业务组件,每一个业务组件就是一个APP;

组件化的特点:

1、组件化架构的目标是告别结构臃肿,让各个业务变得相对独立,业务组件在组件模式下可以独立开发,而在集成模式下又可以变为arr包集成到“app壳工程”中,组成一个完整功能的APP;

2、从组件化工程模型中可以看到,业务组件之间是独立的,没有关联的,这些业务组件在集成模式下是一个个library,被app壳工程所依赖,组成一个具有完整业务功能的APP应用,但是在组件开发模式下,业务组件又变成了一个个application,它们可以独立开发和调试;

3、在组件开发模式下,业务组件们的代码量相比于完整的项目少了很多,因此在运行时可以显著减少编译时间。

那各个业务组件既然是一个个application,当需要进行业务组件之间的通讯怎么办呢?那就要用到路由转发了:

这就是组件化工程模型下的业务关系,业务之间将不再直接引用和依赖,而是通过“路由”这样一个中转站间接产生联系,而Android中的路由实际就是对URL Scheme的封装;

当然如此规模大的架构整改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还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但是整改后的架构能够带来很多好处:

1、加快业务迭代速度,各个业务模块组件更加独立,不再出现业务耦合情况;

2、稳定的公共模块采用依赖库方式,提供给各个业务线使用,减少重复开发和维护工作量;

3、迭代频繁的业务模块采用组件方式,各业务研发可以互不干扰、提升协作效率,并控制产品质量;

4、为新业务随时集成提供了基础,所有业务可上可下,灵活多变;

5、降低团队成员熟悉项目的成本,降低项目的维护难度;

6、加快编译速度,提高开发效率;

7、控制代码权限,将代码的权限细分到更小的粒度;

三、组件化实施流程

1)组件模式和集成模式的转换

Android Studio中的Module主要有两种属性,分别为:

1、application属性,可以独立运行的Android程序,也就是我们的APP;

apply plugin: ‘com.android.application’

Module的属性是在每个组件的 build.gradle 文件中配置的,当我们在组件模式开发时,业务组件应处于application属性,这时的业务组件就是一个 Android App,可以独立开发和调试;

2、library属性,不可以独立运行,一般是Android程序依赖的库文件;

apply plugin: ‘com.android.library’

而转换到集成模式开发时,业务组件应该处于 library 属性,这样才能被我们的“app壳工程”所依赖,组成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APP。

那如何让组件在这两种模式之间自动转换呢?总不能每次需要转换模式的时候去每个业务组件的 Gralde 文件中去手动把 Application 改成 library 吧?如果我们的项目只有两三个组件那么这个办法肯定是可行的,手动去改一遍也用不了多久,但是在大型项目中我们可能会有十几个业务组件,再去手动改一遍必定费时费力,这时候就需要程序员发挥下懒的本质了。

试想,我们经常在写代码的时候定义静态常量,那么定义静态常量的目的什么呢?当一个常量需要被好几处代码引用的时候,把这个常量定义为静态常量的好处是当这个常量的值需要改变时我们只需要改变静态常量的值,其他引用了这个静态常量的地方都会被改变,做到了一次改变,到处生效;根据这个思想,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我们的代码中的某处定义一个决定业务组件属性的常量,然后让所有业务组件的build.gradle都引用这个常量,这样当我们改变了常量值的时候,所有引用了这个常量值的业务组件就会根据值的变化改变自己的属性;可是问题来了?静态常量是用Java代码定义的,而改变组件属性是需要在Gradle中定义的,Gradle能做到吗?

Gradle自动构建工具有一个重要属性,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事情。每当我们用AndroidStudio创建一个Android项目后,就会在项目的根目录中生成一个文件 gradle.properties,我们将使用这个文件的一个重要属性:在Android项目中的任何一个build.gradle文件中都可以把gradle.properties中的常量读取出来;那么我们在上面提到解决办法就有了实际行动的方法,首先我们在gradle.properties中定义一个常量值 isModule(是否是组件开发模式,true为是,false为否):

# 每次更改“isModule”的值后,需要点击 "Sync Project" 按钮
isModule=false

然后我们在业务组件的build.gradle中读取 isModule,但是 gradle.properties 还有一个重要属性: gradle.properties 中的数据类型都是String类型,使用其他数据类型需要自行转换;也就是说我们读到 isModule 是个String类型的值,而我们需要的是Boolean值,代码如下:

if (isModule.toBoolean()) {
    apply plugin: 'com.android.application'
} else {
    apply plugin: 'com.android.library'
}

这样我们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当然了 每次改变isModule的值后,都要同步项目才能生效。

2)组件之间AndroidManifest合并问题

在 AndroidStudio 中每一个组件都会有对应的 AndroidManifest.xml,用于声明需要的权限、Application、Activity、Service、Broadcast等,当项目处于组件模式时,业务组件的 AndroidManifest.xml 应该具有一个 Android APP 所具有的的所有属性,尤其是声明 Application 和要 launch的Activity,但是当项目处于集成模式的时候,每一个业务组件的 AndroidManifest.xml 都要合并到“app壳工程”中,要是每一个业务组件都有自己的 Application 和 launch的Activity,那么合并的时候肯定会冲突,试想一个APP怎么可能会有多个 Application 和 launch 的Activity呢?

但是大家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在组件开发模式和集成开发模式之间转换引起的问题,而在1)中我们已经解决了组件模式和集成模式转换的问题,另外大家应该都经历过将 Android 项目从 Eclipse 切换到 AndroidStudio 的过程,由于 Android 项目在 Eclipse 和 AndroidStudio开发时 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在build.gradle 中指定下 AndroidManifest.xml 的位置,AndroidStudio 才能读取到 AndroidManifest.xml,这样解决办法也就有了,我们可以为组件开发模式下的业务组件再创建一个 AndroidManifest.xml,然后根据isModule指定AndroidManifest.xml的文件路径,让业务组件在集成模式和组件模式下使用不同的AndroidManifest.xml,这样表单冲突的问题就可以规避了。

上图是组件化项目中一个标准的业务组件目录结构,首先我们在main文件夹下创建一个module文件夹用于存放组件开发模式下业务组件的 AndroidManifest.xml,而 AndroidStudio 生成的 AndroidManifest.xml 则依然保留,并用于集成开发模式下业务组件的表单;然后我们需要在业务组件的 build.gradle 中指定表单的路径,代码如下:

sourceSets {
        main {
            if (isModule.toBoolean()) {
                manifest.srcFile 'src/main/module/AndroidManifest.xml'
            } else {
                manifest.srcFile 'src/main/AndroidManifest.xml'
            }
        }
    }

这样在不同的开发模式下就会读取到不同的 AndroidManifest.xml ,然后我们需要修改这两个表单的内容以为我们不同的开发模式服务。

首先是集成开发模式下的 AndroidManifest.xml,前面我们说过集成模式下,业务组件的表单是绝对不能拥有自己的 Application 和 launch 的 Activity的,也不能声明APP名称、图标等属性,总之app壳工程有的属性,业务组件都不能有,下面是一份标准的集成开发模式下业务组件的AndroidManifest.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package="com.jc.module.deal">
    <application android:theme="@style/AppTheme">
        <activity
            android:name=".MainActivity"
            android:screenOrientation="portrait"
            android:theme="@style/Theme.AppCompat.NoActionBar" />
    </application>
</manifest>

我在这个表单中只声明了应用的主题,而且这个主题还是跟app壳工程中的主题是一致的,都引用了common组件中的资源文件,在这里声明主题是为了方便这个业务组件中有使用默认主题的Activity时就不用再给Activity单独声明theme了。

然后是组件开发模式下的表单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package="com.jc.module.deal">
    <application
        android:allowBackup="true"
        android:icon="@mipmap/ic_launcher"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android:roundIcon="@mipmap/ic_launcher_round"
        android:supportsRtl="true"
        android:theme="@style/AppTheme">
        <activity
            android:name=".MainActivity"
            android:screenOrientation="portrait"
            android:theme="@style/Theme.AppCompat.NoActionBar">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
            </intent-filter>
        </activity>
    </application>
</manifest>

组件模式下的业务组件表单就是一个Android项目普通的AndroidManifest.xml,这里就不在过多介绍了。

3)全局Context的获取及组件数据初始化

当Android程序启动时,Android系统会为每个程序创建一个 Application 类的对象,并且只创建一个,application对象的生命周期是整个程序中最长的,它的生命周期就等于这个程序的生命周期。在默认情况下应用系统会自动生成 Application 对象,但是如果我们自定义了 Application,那就需要在 AndroidManifest.xml 中声明告知系统,实例化的时候,是实例化我们自定义的,而非默认的。

但是我们在组件化开发的时候,可能为了数据的问题每一个组件都会自定义一个Application类,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组件中开发时需要获取 全局的Context,一般都会直接获取 application 对象,但是当所有组件要打包合并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因为最后程序只有一个 Application,我们组件中自己定义的 Application 肯定是没法使用的,因此我们需要想办法再任何一个业务组件中都能获取到全局的 Context,而且这个 Context 不管是在组件开发模式还是在集成开发模式都是生效的。

在 组件化工程模型图中,功能组件集合中有一个 Common 组件, Common 有公共、公用、共同的意思,所以这个组件中主要封装了项目中需要的基础功能,并且每一个业务组件都要依赖Common组件,Common 组件就像是万丈高楼的地基,而业务组件就是在 Common 组件这个地基上搭建起来我们的APP的,Common组件中的一个功能,在Common组件中我们封装了项目中用到的各种Base类,这些基类中就有BaseApplication 类。

BaseApplication 主要用于各个业务组件和app壳工程中声明的 Application 类继承用的,只要各个业务组件和app壳工程中声明的Application类继承了 BaseApplication,当应用启动时 BaseApplication 就会被动实例化,这样从 BaseApplication 获取的 Context 就会生效,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不能直接从各个组件获取全局 Context 的问题.

这时候大家肯定都会有个疑问?不是说了业务组件不能有自己的 Application 吗,怎么还让他们继承 BaseApplication 呢?其实我前面说的是业务组件不能在集成模式下拥有自己的 Application,但是这不代表业务组件也不能在组件开发模式下拥有自己的Application,其实业务组件在组件开发模式下必须要有自己的 Application 类,一方面是为了让 BaseApplication 被实例化从而获取 Context,还有一个作用是,业务组件自己的 Application 可以在组件开发模式下初始化一些数据,例如在组件开发模式下,A组件没有登录页面也没法登录,因此就无法获取到 Token,这样请求网络就无法成功,因此我们需要在A组件这个 APP 启动后就应该已经登录了,这时候组件自己的 Application 类就有了用武之地,我们在组件的 Application的 onCreate 方法中模拟一个登陆接口,在登陆成功后将数据保存到本地,这样就可以处理A组件中的数据业务了;另外我们也可以在组件Application中初始化一些第三方库。

但是,实际上业务组件中的Application在最终的集成项目中是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组件自己的 Application 仅限于在组件模式下发挥功能,因此我们需要在将项目从组件模式转换到集成模式后将组件自己的Application剔除出我们的项目;在 AndroidManifest 合并问题小节中介绍了如何在不同开发模式下让 Gradle 识别组件表单的路径,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于Java代码;

我们在Java文件夹下创建一个 debug 文件夹,用于存放不会在业务组件中引用的类,例如上图中的 NewsApplication ,你甚至可以在 debug 文件夹中创建一个Activity,然后组件表单中声明启动这个Activity,在这个Activity中不用setContentView,只需要在启动你的目标Activity的时候传递参数就行,这样就就可以解决组件模式下某些Activity需要getIntent数据而没有办法拿到的情况

在业务组件的 build.gradle 中,根据 isModule 是否是集成模式将 debug 这个 Java代码文件夹排除:

sourceSets {
    main {
        if (isModule.toBoolean()) {
            manifest.srcFile 'src/main/module/AndroidManifest.xml'
        } else {//集成模式
            manifest.srcFile 'src/main/AndroidManifest.xml'
            //集成开发模式下排除debug文件夹中的所有Java文件
            java {
                exclude 'debug/**'
            }
        }
    }
}

4)library依赖问题

上文提到Common 组件,我们的第三方依赖库全部放到Common组件中。其他业务组件都依赖了Common库,所以这些业务组件也就间接依赖了Common所依赖的开源库。

5)组件之间调用和通信

在组件化开发的时候,组件之间是没有依赖关系,我们不能在使用显示调用来跳转页面了,因为我们组件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模块间的强依赖问题,假如现在要从A业务组件跳转到B业务组件,并且要携带参数跳转,这时候怎么办呢?而且组件这么多怎么管理也是个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引入“路由”的概念了,由本文开始的组件化模型下的业务关系图可知路由就是起到一个转发的作用。

这里我将介绍阿里巴巴的开源库“ARouter” ,有兴趣的同学情直接去ActivityRouter的Github主页学习:ARouter,ARouter支持给Activity定义 URL,这样就可以通过 URL 跳转到Activity,并且支持从浏览器以及 APP 中跳入我们的Activity,而且还支持通过 url 调用方法。下面将介绍如何将ActivityRouter集成到组件化项目中以实现组件之间的调用;

1、首先我们需要在 Common 组件中的 build.gradle 将ARouter 依赖进来,方便我们在业务组件中调用.

2、这一步我们需要先了解 APT这个概念,APT(Annotation Processing Tool)是一种处理注解的工具,它对源代码文件进行检测找出其中的Annotation,使用Annotation进行额外的处理。 Annotation处理器在处理Annotation时可以根据源文件中的Annotation生成额外的源文件和其它的文件(文件具体内容由Annotation处理器的编写者决定),APT还会编译生成的源文件和原来的源文件,将它们一起生成class文件。在这里我们将在每一个业务组件的 build.gradle 都引入ActivityRouter 的 Annotation处理器,我们将会在声明组件和Url的时候使用,annotationProcessor是Android官方提供的Annotation处理器插件,代码如下:

android {
    defaultConfig {
        ...
        javaCompileOptions {
            annotationProcessorOptions {
                arguments = [AROUTER_MODULE_NAME: project.getName()]
            }
        }
    }
}
api 'com.alibaba:arouter-api:1.5.0'
annotationProcessor 'com.alibaba:arouter-compiler:1.5.0'

3、在需要配置的Activity上添加注解:

// 在支持路由的页面上添加注解(必选)
// 这里的路径需要注意的是至少需要有两级,/xx/xx
@Route(path = "/deal/main")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deal_activity_main);
        ARouter.getInstance().inject(this);
        // ARouter会自动对字段进行赋值,无需主动获取
        
    }
}

在BaseApplication中初始化SDK:

if (BuildConfig.DEBUG) {           // 这两行必须写在init之前,否则这些配置在init过程中将无效
    ARouter.openLog();     // 打印日志
    ARouter.openDebug();   // 开启调试模式(如果在InstantRun模式下运行,必须开启调试模式!线上版本需要关闭,否则有安全风险)
}
ARouter.init(this); // 尽可能早,推荐在Application中初始化

这样就可以通过路由地址来打开MainActivity了:

// 1. 应用内简单的跳转
ARouter.getInstance().build("/deal/main").navigation();
// 2. 跳转并携带参数
ARouter.getInstance().build("/deal/main")
            .withLong("key1", 666L)
            .withString("key3", "888")
            .withObject("key4", new Test("Jack", "Rose"))
            .navigation();
            // 使用两个参数的navigation方法,可以获取单次跳转的结果
ARouter.getInstance().build("/deal/main").navigation(this, new Navigation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Found(Postcard postcard) {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Lost(Postcard postcard) {
    ...
    }
});

4、在spp壳工程中添加混淆规则(如果使用了Proguard):

-keep public class com.alibaba.android.arouter.routes.**{*;}
-keep public class com.alibaba.android.arouter.facade.**{*;}
-keep class * implements com.alibaba.android.arouter.facade.template.ISyringe{*;}

# 如果使用了 byType 的方式获取 Service,需添加下面规则,保护接口
-keep interface * implements com.alibaba.android.arouter.facade.template.IProvider

# 如果使用了 单类注入,即不定义接口实现 IProvider,需添加下面规则,保护实现
# -keep class * implements com.alibaba.android.arouter.facade.template.IProvider

6)组件之间资源名冲突

因为我们拆分出了很多业务组件和功能组件,在把这些组件合并到“app壳工程”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资源名冲突问题,例如A组件和B组件都有一张叫做“ic_back”的图标,这时候在集成模式下打包APP就会编译出错,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项目中约定资源文件命名规约,比如强制使每个资源文件的名称以组件名开始,这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开发人员制定规则。当然了万能的Gradle构建工具也提供了解决方法,通过在在组件的build.gradle中添加如下的代码:

//设置了resourcePrefix值后,所有的资源名必须以指定的字符串做前缀,否则会报错。
    //但是resourcePrefix这个值只能限定xml里面的资源,并不能限定图片资源,所有图片资源仍然需要手动去修改资源名。
    resourcePrefix "deal_"

但是设置了这个属性后有个问题,所有的资源名必须以指定的字符串做前缀,否则会报错,而且resourcePrefix这个值只能限定xml里面的资源,并不能限定图片资源,所有图片资源仍然需要手动去修改资源名。

四、组件化项目的工程类型

在组件化工程模型中主要有:app壳工程、业务组件和功能组件3种类型,而业务组件中的Main组件和功能组件中的Common组件比较特殊,下面将分别介绍。

1)app壳工程

app壳工程是从名称来解释就是一个空壳工程,没有任何的业务代码,也不能有Activity,但它又必须被单独划分成一个组件,而不能融合到其他组件中,是因为它有如下几点重要功能:

1、app壳工程中声明了我们Android应用的 Application,这个 Application 必须继承自 Common组件中的 BaseApplication。因为只有这样,在打包应用后才能让BaseApplication中的Context生效,可以在这个 Application中初始化我们工程中使用到的库文件,还可以在这里解决Android引用方法数不能超过 65535 的限制,对崩溃事件的捕获和发送也可以在这里声明等。

2、app壳工程的 AndroidManifest.xml 是我Android应用的根表单,应用的名称、图标以及是否支持备份等等属性都是在这份表单中配置的,其他组件中的表单最终在集成开发模式下都被合并到这份 AndroidManifest.xml 中。

3、app壳工程的 build.gradle 是比较特殊的,app壳不管是在集成开发模式还是组件开发模式,它的属性始终都是:com.android.application,因为最终其他的组件都要被app壳工程所依赖,被打包进app壳工程中,这一点从组件化工程模型图中就能体现出来,所以app壳工程是不需要单独调试单独开发的。另外Android应用的打包签名,以及buildTypes和defaultConfig都需要在这里配置,而它的dependencies则需要根据isModule的值分别依赖不同的组件,在组件开发模式下app壳工程只需要依赖Common组件,或者为了防止报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依赖其他功能组件,而在集成模式下app壳工程必须依赖所有在应用Application中声明的业务组件,并且不需要再依赖任何功能组件。

下面是一份 app壳工程 的 build.gradle文件:

apply plugin: 'com.android.application'
 ....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jar'])
    if (isModule.toBoolean()) {
        implementation project(':common')
    } else {
        implementation project(':module_sp')
        implementation project(':module_deal')
    }
}

2)Common组件

1、Common组件的 AndroidManifest.xml 不是一张空表,这张表中声明了我们 Android应用用到的所有使用权限 uses-permission 和 uses-feature,放到这里是因为在组件开发模式下,所有业务组件就无需在自己的 AndroidManifest.xm 声明自己要用到的权限了。

2、Common组件的 build.gradle 需要统一依赖业务组件中用到的 第三方依赖库和jar包,例如我们用到的ActivityRouter、Okhttp等等。

3、Common组件中封装了Android应用的 Base类和网络请求工具、图片加载工具等等,公用的 widget控件也应该放在Common 组件中;业务组件中都用到的数据也应放于Common组件中,例如保存到 SharedPreferences 和 DataBase 中的登陆数据;

4、Common组件的资源文件中需要放置项目公用的 Drawable、layout、sting、dimen、color和style 等等,另外项目中的 Activity 主题必须定义在 Common中,方便和 BaseActivity 配合保持整个Android应用的界面风格统一。

下面是一份 Common功能组件的 build.gradle文件:

apply plugin: 'com.android.library'
.....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jar'])
    androidTestImplementation('androidx.test.espresso:espresso-core:3.2.0', {
        exclude group: 'com.android.support', module: 'support-annotations'
    })
    // androidx
    api 'androidx.multidex:multidex:2.0.1'
    api 'androidx.legacy:legacy-support-v4:1.0.0'
    api 'androidx.appcompat:appcompat:1.1.0'
    api 'com.google.android.material:material:1.0.0'
    api 'androidx.recyclerview:recyclerview:1.1.0'
    api 'androidx.cardview:cardview:1.0.0'
    api 'androidx.percentlayout:percentlayout:1.0.0'
    api 'androidx.constraintlayout:constraintlayout:1.1.3'
    api 'androidx.annotation:annotation:1.1.0'
    api 'androidx.gridlayout:gridlayout:1.0.0'
    api 'com.github.mzule.activityrouter:activityrouter:1.2.2'
    annotationProcessor 'com.github.mzule.activityrouter:compiler:1.1.7'

    testImplementation 'junit:junit:4.12'
    androidTestImplementation 'androidx.test.ext:junit:1.1.1'

}

3)业务组件和Main组件

业务组件就是根据业务逻辑的不同拆分出来的组件,业务组件的特征如下:

1、业务组件中要有两张AndroidManifest.xml,分别对应组件开发模式和集成开发模式,这两张表的区别请查看 组件之间AndroidManifest合并问题。

2、业务组件在集成模式下是不能有自己的Application的,但在组件开发模式下又必须实现自己的Application并且要继承自Common组件的BaseApplication,并且这个Application不能被业务组件中的代码引用,因为它的功能就是为了使业务组件从BaseApplication中获取的全局Context生效,还有初始化数据之用。

3、业务组件有debug文件夹,这个文件夹在集成模式下会从业务组件的代码中排除掉,所以debug文件夹中的类不能被业务组件强引用,例如组件开发模式下的 Application 就是置于这个文件夹中,还有组件开发模式下给目标 Activity 传递参数的用的 launch Activity 也应该置于 debug 文件夹中;

4、业务组件必须在自己的 Java文件夹中创建业务组件声明类,以使 app壳工程 中的 应用Application能够引用,实现组件跳转,具体请查看 组件之间调用和通信

5、业务组件必须在自己的 build.gradle 中根据 isModule 值的不同改变自己的属性,在组件模式下是:com.android.application,而在集成模式下com.android.library;同时还需要在build.gradle配置资源文件,如 指定不同开发模式下的AndroidManifest.xml文件路径,排除debug文件夹等;业务组件还必须在dependencies中依赖Common组件,并且引入ActivityRouter的注解处理器annotationProcessor,以及依赖其他用到的功能组件。

6、Main组件除了有业务组件的普遍属性外,还有一项重要功能:

Main组件集成模式下的AndroidManifest.xml是跟其他业务组件不一样的,Main组件的表单中声明了我们整个Android应用的launch Activity,这就是Main组件的独特之处;所以我建议SplashActivity、登陆Activity以及主界面都应属于Main组件,也就是说Android应用启动后要调用的页面应置于Main组件。

4)、Fragment处理

可通过ARouter获取Fragment的实例:

(BaseFragment) ARouter.getInstance().build("/deal/list").navigation();

5)、组件化项目的混淆方案

组件化项目的Java代码混淆方案采用在集成模式下集中在app壳工程中混淆,各个业务组件不配置混淆文件。集成开发模式下在app壳工程中build.gradle文件的release构建类型中开启混淆属性,其他buildTypes配置方案跟普通项目保持一致,Java混淆配置文件也放置在app壳工程中,各个业务组件的混淆配置规则都应该在app壳工程中的混淆配置文件中添加和修改。

之所以不采用在每个业务组件中开启混淆的方案,是因为 组件在集成模式下都被 Gradle 构建成了 release 类型的arr包,一旦业务组件的代码被混淆,而这时候代码中又出现了bug,将很难根据日志找出导致bug的原因;另外每个业务组件中都保留一份混淆配置文件非常不便于修改和管理,这也是不推荐在业务组件的 build.gradle 文件中配置 buildTypes (构建类型)的原因。

6)、如何管理组件

由于所有组件都在同一个项目中,并且使用 implementation project(‘:组件名’) 方式依赖其他组件,这样就会导致很多问题。

1. 编译很慢。由于所有的组件工程都在同一个项目中,并且组件之间或app壳工程会依赖其他组件,导致每次打包APP都需要把各个组件编译一次,如果项目中的组件达到十几个后,结果真的很感人!随着组件数量的增长,编译时间几乎呈指数性增加,这个滋味,我想每位Android开发者都深有体会。

2. 组件不方便引用。因为我们的组件是以源代码的形式置于项目中,如果另外一个项目也需要某个组件,这个时候就只能再复制一份代码到新项目中。这就导致一个组件存在于多个项目中,那么最终肯定无法保证这个组件的代码会不会被修改,也就是说组件已经无法保证唯一性了。

3. 无法控制权限。因为项目中包含所有的组件源代码,这时候肯定没有办法控制代码权限了,假如某个组件是另外一个部门或公司提供给你用的,那么他们当然不希望给你源代码。

那么如果解决这些问题呢?来看看引入第三方库。如果你把开源的三方库当做一个功能组件的话,那么很显然,我们在使用这些三方库的时候是通过什么方式呢?难道你会下载它的源代码吗,应该很少有人会这样做吧。那么我们是怎么引入三方库的:

api 'androidx.multidex:multidex:2.0.1'
api 'androidx.legacy:legacy-support-v4:1.0.0'
api 'androidx.appcompat:appcompat:1.1.0'
api 'com.google.android.material:material:1.0.0'
api 'androidx.recyclerview:recyclerview:1.1.0'
api 'androidx.cardview:cardview:1.0.0'
api 'androidx.percentlayout:percentlayout:1.0.0'
api 'androidx.constraintlayout:constraintlayout:1.1.3'
api 'androidx.annotation:annotation:1.1.0'
api 'androidx.gridlayout:gridlayout:1.0.0'
api 'com.alibaba:arouter-api:1.5.0'
api 'com.jakewharton:butterknife:10.2.0'

这样大家就很熟悉了,这些开源库一般都是上传到maven或jcenter仓库上供我们引用。那么我们自己开发的组件能不能也传到maven或jcenter仓库呢?当然了不是让你传到开源仓库上,而是我们可以在公司内部搭建一个私有的maven仓库,将我们开发好的组件上传到这个私有的maven仓库上,然后内部开发人员就可以像引用三方库那样轻而易举的将组件引入到项目中了,这是他们关系就像下图这样:

搭建仓库管理私服主要有如下目的:

  1. 提升编译性能和可靠性;
  2. 为所有二进制软件组件及其依赖提供配置管理中心;
  3. 为你所在组织和公开仓库提供一个高级可配置的代理;
  4. 建立私有组件发布中心;
  5. 通过改善组件的可用性、版本控制、安全、质量而提升其可维护性和可管理性。

而这也恰好解决了我们在组件化项目中碰到的问题。

7)、注意事项:

在集成模式下,各个业务组件是以Library的方式编译到工程里面的。因为工程里面使用了Butter Knife ,需要额外做下配置:

主工程build.gradle:

buildscript {
    repositories {
        mavenCentral()
        google()
        jcenter()
    }
    dependencies {
        classpath 'com.android.tools.build:gradle:3.5.2'
        classpath 'com.jakewharton:butterknife-gradle-plugin:10.2.0'
    }
}

使用了Butter Knife 的业务组件build.gradle:

apply plugin: 'com.android.library'
apply plugin: 'com.jakewharton.butterknife'

代里面也需要修改:

@BindView(R2.id.deal_button)
Button dealButton;

@OnClick(R2.id.deal_button)
public void onViewClicked() {
    ARouter.getInstance().build("/sp/main").navigation();
}

五、结束语

组件化相比于单一工程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 组件模式下可以加快编译速度,提高开发效率;
  2. 自由选择开发框架(MVC /MVP / MVVM /);
  3. 方便做单元测试;
  4. 代码架构更加清晰,降低项目的维护难度;
  5. 适合于团队开发;

demo地址:https://github.com/Jocerly/AssemDemo/tree/master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