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
一、计算机历史
1. 关于计算机
| 代别 | 年代 | 元件 | 应用 |
|---|---|---|---|
| 第一代 | 1940s-1950s | 电子管 | 科学计算、军事研究 |
| 第二代 | 1950s-1960s | 晶体管 | 数据处理、事物处理 |
| 第三代 | 1960s-1970s | 集成电路 | 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 |
| 第四代 | 1970s-1980s |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各个领域 |
| 第五代 | 1980s-至今 | 智能计算机系统 | 人工智能习 |
世界世界第一台通用、可编程的电子计算机是"ENIAC",在1946年2月14日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2. 计算机名人
冯 · 诺依曼,美国数学家、科学家、现代计算机之父。提出冯诺依曼理论。
冯 · 诺依曼理论:
- 计算机硬件设备由五部分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
- 存储程序思想:将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并通过指令来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图灵,英国的数学家、科学家、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之父,首次提出了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界的最高奖项"图灵奖"以他命名,被称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 图灵机(不是机器!!):是一种抽象的计算模型,它有一个纸带和一个读写头。纸带可以无限延伸,上面可以写入不同的符号。读写头可以在纸带上左右移动,并读取或写入符号。
- 图灵奖: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的奖项之一,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颁发。目前唯一的华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
3. 计算机应用
- 数值计算:弹道轨迹、天气预报、高能物理等
- 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物资管理、电算化等
- 过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卫星飞行方向控制等
- 辅助工程:CAD、CAM、CAT、CAI等
二、计算机系统
1. 计算机系统
- 宏观角度(从外到内):
用户 → \to → 应用软件 → \to → 操作系统 → \to → 硬件 - 微观角度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38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