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EB开发日志

SPLEB开发日志——初篇

开始写SPLEB已经五天了,才开始写开发日志似乎有点晚了,其实不是。开始做SPLEB的时候我并没有把握,说实话,我作为一个初学者,没做过什么正儿八经的东西,SPLEB写到现在了,有了很多心得,也有了一些把握可以做完了,所以辟了这么一块地儿。

我做过的网站不少,但都是只做不维护,希望那里能成为我认真维护的第一个网站,但是精力有限,事情太多,我尽力而为。

SPLEB-System Design Map


下载清晰版

 

SPLEB开发日志——相关资料

1,  SPL V3SPL Robot:持久层

Refhttp://tintown.cnblogs.com/

SPL全称Smart Persistence LayerSPLEB全称:Smart Persistence Layer Entity Builder

SPLEB即为SPL的实体类的生成器,SPL是一个轻量级的、灵活、强大的数据持久层,而SPLEB的作用,就是将SPL的功能发挥出来。

2,  CodeSmithV3.1:代码生成器

SPLEB采用CodeSmithAPI作为代码实体类生成工具。以后的开发中,大家将看到采用Template的模板类,提供无限的可扩展性。

SPLEB开发日志——CodeSmith原理剖析(1)

本文介绍了在SPLEB(http://yuandong.cnblogs.com/archive/2006/02/01/324647.html开发过程中,对CodeSmithAPI调用的一些研究,分析代码生成的技术。最终可以在我们自己的程序中调用CodeSmith API作为代码生成的基础。本文假设读者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CodeSmith编写模板并且批量生成代码,且了解代码的动态编译。

 

一,         CodeSmtih的代码生成原理

CodeSmith采用的类似ASP.net的模板,运行时将模板通过自带的编译器编译为标准的.net类,然后调用该类的Remder方法进行模板的输出。具体流程如图:

CodeSmith编译的模板生成的类以CodeSmith.Engine.CodeTemplate为基类,提供Render方法用于输出代码文件。

在编译时,CodeSmith调用CodeSmith.Engine.CodeTemplateCompiler类对模板文件进行处理,转化为标准的.net代码文件,然后再调用.Net的编译器编译为.net程序。

CodeTemplateCompiler通常根据一个.cst文件进行构造,然后调用Compiler()方法进行编译。如果编译成功(根据Error.Count==0判定),则调用GetInstance()方法得到CodeTemplate类的对象。

CodeTemplate是所有模板编译后生成的类的基类,该类提供SetProperty()方法设置模板的属性,提供Render()方法将模板内容根据模板的属性,将模板的内容输出为文本、或者输出到文件。

CodeTemplateCompiler编译模板的原理其实也不复杂,将模板头语句进行解析和转化;将不变的部分用WriteLine进行输出(例如你写了一个空行,则转化为WriteLine(););将代码块(<Script runat=Template> </Script>)直接复制;将<%%>稍作转换。当然,实际的实现不想描述的简单。

实际生成的代码可以通过CodeSmith Studio中Tools-CompileToAssembly生成为DLL。

二,         CodeTemplateGUI

.Net环境提供了一个控件:PropertyGrid,用来对类的属性进行设置,该控件最重要的属性是SelectObject,只要将需要进行设置的类指派到该属性,控件就可以利用反射发现该类的属性和设计时标签(Attribute),进行显示和配置。

CodeTemplate类经过CodeTemplateCompiler类编译得到的对象,可以直接绑定到PropertyGrid进行设置,CodeSmithStudio即是采用了这种方法。但是CodeSmithCodeSmith Explorer中采用了一个自己开发的,继承于PropertyGridEnhancedPropertyGrid进行主要的设置和输出工作。

CodeTemplate类继承于CodeSmith.Engine.Control类。并且将所有不用于客户端设置的属性加上Browsable(false)标签,不在PropertyGrid中显示。

在使用CodeSmith API的使用,利用这一点和GUI进行结合,效果非常好。(人家本来就是这么设计的嘛!)

SPLEB开发日志——CodeSmith原理剖析(2)

三,         SchemaExplorer,数据库访问

CodeSmith 之所以如此强大的原因,即提供了方便的数据库访问和调用。此部分其实可以算是一个插件,即SchemaExplorer

SchemaExplorer封装了所有数据库对象。提供了DatabaseSchemaTableSchemaColumnSchema等的数据库Schema,并且采用动态加载Assembly的方法提供了对数据源信息的提取,该功能由IDbSchemaProvider接口实现。在CodeSmith的网站上提供了许多组件。V3.1提供了ADOXSchemaProviderSqlSchemaProvider,用于对ADOSql数据库的访问,类似ADO.NET中的OleDbDataAdpaterSqlDataAdpater

DatabaseSchema代表一个数据库。根据ConnnectionStringIDbSchemaProvider进行构造。其主要的属性是TableSchmeaCollectionViewSchemaCollection,提供了该数据库的数据表和数据视图信息。

TableSchema代表一个数据库表。主要是提供了ColumnSchemaCollection。即数据表的列数据。

ColumnSchema代表一个数据表的列。主要属性是ColumnNameSystemTypeColumnTypeIsPrimaryKeyMember等内容

以上三各类都提供了ExtendedPropertyCollection,储存扩展信息,该集合类似HashTable,另外,很多数据库Provider提供的该类性的数据库的特殊信息也储存此处。

在模板中,可以通过迭代以上三各类的集合类,对数据库的存储过程,ORM等进行全自动生成。

SPLEB数据库设计

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如何做数据库的设计,更确切的说,不是讨论一些数据库设计的原则,而是在工程上,数据库的设计是什么样子的。我是初学者,没有参加过规范的项目,做过的都是自己一个人单挑的微型项目,摸索了一阵时间。以下是我作SPLEB的一份数据库设计,请大家批评指教。

我的数据库设计方式
一、数据实体:罗列所有的数据实体
二、数据明晰:数据实体应该包含哪些数据
三、数据实体关系图:数据实体之间的关系
四、数据表格:数据库Schema表格

样例如下(数据库较小,数据实体关系极少,未做关系图)
 

SPLEB数据库设计

一、数据实体

1,  系统设置(Config

2,  数据源、数据库(Database

3,  模板(Template

4,  模板信息(TemplateInf

二、数据实体明细

1,  系统设置(Config

(1)           业务数据:命名空间(NameSpace

(2)           逻辑数据:主键(ConfigID

2,  数据源、数据库(Database

(1)           业务数据:数据库名称(DatabaseName)、连接字符串(ConnectionString)、数据库类型(DatabaseType)、映射信息文件名(ClassMapFileName)、上次使用时间(LastTime

(2)           逻辑数据:主键(DatabaseID

3,  模板(Template

(1)           业务数据:模版名称(TemplateName)、生成代码语言(Language)、主模版文件名(MainFileName)、描述(Description)、模板使用次数(BuildTimes)、上次使用时间(LastTime

(2)           逻辑数据:主键(TemplateID

(3)           关联数据实体:模板信息

4,  模板信息(TemplateInf

(1)           业务数据:模板内容(Content)、模板文件名(FileName

(2)           逻辑数据:主键(TemplateInfID

(3)           关系数据:对应模板主键(TemplateID

(4)           关联数据实体:模板

三、数据表格

1,  系统设置(Config

数据名称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备注

主键

ConfigID

主键

 

命名空间

NameSpace

文本

 

2,  数据源、数据库(Database

数据名称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备注

主键

DatabaseID

主键

 

数据库名称

DatabaseName

文本

非空

连接字符串

ConnectionString

长文本

 

数据库类型

DatabaseType

文本

非空,可能的取值:

MsSqlServerMsAccess

Oracle

映射信息文件名

ClassMapFileName

文本

非空

上次使用时间

LastTime

时间

 

3,  模板(Template

数据名称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备注

主键

TemplateID

主键

 

模板名称

TemplateName

文本

非空

生成代码语言

Language

文本

非空,可能的取值

C#VB

主模板文件名

MainFileName

文本

非空

描述

Description

长文本

 

模板使用次数

BuildTimes

整数

非空,默认0

上次使用时间

LastTime

日期

 

4,  模板信息(TemplateInf

数据名称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备注

主键

TemplateInfID

主键

 

对应模版

TmplateID

外键

非空

模板内容

Content

长文本

 

文件名

FileName

文本

非空

 

SPLEB开发日志——三层结构(1)原理

借着SPLEB开发的机会,我也说一下我常用的系统的三层式结构,希望和大家分享,更希望大家批评指教。

系统结构如图(以Web为例):

 


1,  数据层:没什么好说的,数据库的选用应该和业务逻辑没有关系,总的来说,只是把数据库当作一个容器。数据库的特性一概不用(或许用人说这对性能不好,但是总比你迁移的成本要小得多,更何况你也不想M$或者IBM捏着你的命根吧?)。

2,  DLL中间层:这个是重点了。

a)         数据访问(DataAccess):提供数据库的访问功能,我一般使用现成的,以前自己写了个YDClassLibrary,现在是用SPL。至于用什么好,还要看项目的规模。还要看项目的大小,像SPLEB这样的小东西(Access库,不到5个表,没有并发……)用NHibernate有必要吗?

b)        数据定义(DataDefine):数据定义也可以成为数据实体(DataEntity),这个部分就给出了基于DataAccessORMOO类。不过换一套DataAccess的时候,就要换一套DataDefine了。一般这一层使用代码生成器生成,也和具体的业务逻辑关系不大。至于代码生成的工具就要根据你的DataAccess来定了。以前用YDCLassLibrary的时候用YDCodeMaker,现在用SPL所以在写个SPLEB。或者,更直接一些,用CodeSmith。呵呵。

c)        系统支持(SystemFramework):提供系统的框架支持,典型的,如异常、日志等。也有现成的,比如log4net

d)        业务逻辑(BusinessRule):对于需求中逻辑的抽象,一帮是提供某些功能。比如一个用户的信息转换、加密等。

e)         业务外观(BusinessFacade):对业务层的封装,提供业务实体(BusinessEntity),及相关的业务的Façade类。对上一层提供接口。也可以将BusindessEntity单独抽出作为一部分。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大型的,则Business完全封装DataDefine部分,即对外只需了解BusinessFacade就可以了。

3,  表现层(WebForm or WinForm)没什么好说的了,看你怎么写了,Web或者WinForm,随意了,什么AJAX呀,WebServices呀,都可以。

说明:

1,  我的三层式结构和微软给出的例子差不多,也有不同之处,主要是着眼于实际的快速开发。兼顾稳定性和性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的资源,特别是免费和开源的,重用就是减少成本!

2,  对于表现层,需要了解业务层的BusinessFacade类。对于小系统,有的时候DataEntityBusinessEntity也差不多,所以表现层也可以直接使用DataEntity。我认为封装是一个相对的问题,仅仅为了封装而封装没有任何意义,先实现功能,我们有TDD,所以我们可以不断重构,当然,设计模式也很重要,但我们的目的是实现最后的系统,时刻记住,我们是在作产品,不是艺术品。

3,  开发模式。首先当然是设计,业务对象、业务逻辑什么的,然后再设计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推荐先做原型或者先把所有的UIWeb是页面设计,WinForm是窗体)做出来,和客户交流,这样比较能把握需求,设计的也更准确,可以极大的避免返工。然后差不多开始数据库设计,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http://yuandong.cnblogs.com/archive/2006/02/04/325303.html)。只要数据库设计完毕,DataAccessDataDefine就全部是自动化的了。

4,  业务逻辑,这是作最难写的,我一般采用OOA/DTDD相结合的模式,循环进行,这个过程中一般少不了对数据库的更改,幸好我们的数据访问全部是自动的,很容易适应需求变化。

5,  进入表现层了,这时候业务逻辑应该已经全部通过单元测试了,我们有了足够的类来搭建我们的外观了。如果你前面已经作好了界面设计,那就太容易了,装备,调试,一切OK

 

具体的实现,我会用SPLEB为例,请关注我的下一篇文章

ReTrunBack http://yuandong.cnblogs.com/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