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U 2084 数塔

链接

数塔 -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208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1 —— 自顶而下

  • 路径:共有 2 n − 1 2^{n-1} 2n1条路径。因为每一条路径都会一分为二,且初始时刻有1条路径。
  • 状态
    • 每一次位置变化都是一个状态,这些状态反映了之前的情况,且是后续的基础
    • 2 0 ⏞ S : 初 态 + 2 1 + 2 2 + 2 3 + … … + 2 n − 2 ⏞ 中 间 状 态 + 2 n − 1 ⏞ T : 末 态 \overbrace{2^0}^{S:初态} +\overbrace{2^1 + 2^2 + 2^3 + ……+ 2^{n-2}}^{中间状态}+ \overbrace{2^{n-1}}^{T:末态} 20 S+21+22+23++2n2 +2n1 T
    • {9}是初态;{9,12,6}、{9,15,6,18}是中间态;{9,15,6,9,10}、{9,12,6,9,10}是末状态
    • 求解目标是寻找最大和的末态
    • 无法用一个有效的贪心策略事先推断出哪一条路径最优
  • 求解策略:分类贪心;走一步看一步,动态决策

  • 递推1 —— 从初态开始,考虑:到哪里去?
    • DFS,主要考虑:一个对一个的影响,比较次数多,但存在大量的无效比较
      • 子结构 —— 状态分类
      • 最优子结构 —— 分类贪心
    • BFS,主要考虑:一类对一类的影响,由于利用最优子结构避免了无效比较,因此比较次数少
2
19
7
18
10
9
4
5
16
10
6
8
12
15
9
  • 状态设计
    • 按最后一步所在的位置分类,每一类为一个状态,共15个状态;求解的过程就是逐步求得每一类的最优解
    • 初始状态(1,1)
    • 末状态(5,1)、(5,2)、(5,3)、(5,4)、(5,5)
    • 状态转移方程: dp(i,j) → \rightarrow dp(i+1,j)dp(i+1,j+1)
 dp(i+1, j) = max(dp(i, j), dp(i, j) + d(i+1, j));
 dp(i+1, j+1) = max(dp(i+1, j+1), d(i,j) + d(i+1, j+1));
  • 递推过程 —— 从第一个已知的位置开始
    ( 1 , 1 ) → {(1,1)}\rightarrow (1,1) ( 2 , 1 ) 、 ( 2 , 2 ) → {(2,1)、(2,2)}\rightarrow (2,1)(2,2) ( 3 , 1 ) 、 ( 3 , 2 ) 、 ( 3 , 3 ) → {(3,1)、(3,2)、(3,3)}\rightarrow (3,1)(3,2)(3,3) ( 4 , 1 ) 、 ( 4 , 2 ) 、 ( 4 , 3 ) 、 ( 4 , 4 ) → {(4,1)、(4,2)、(4,3)、(4,4)}\rightarrow (4,1)(4,2)(4,3)(4,4) ( 5 , 1 ) 、 ( 5 , 2 ) 、 ( 5 , 3 ) 、 ( 5 , 4 ) 、 ( 5 , 5 ) \bcancel{(5,1)、(5,2)、(5,3)、(5,4)、(5,5)} (5,1)(5,2)(5,3)(5,4)(5,5)
  • 状态表的变化
列0列1列2列3列4列5
行000000
行1 0 9 \bcancel{0} \quad 9 0 90000
行2 0 21 \bcancel{0} \quad 21 0 21 0 24 \bcancel{0} \quad 24 0 24000
行3 0 31 \bcancel{0} \quad 31 0 31 0 27 30 \bcancel{0} \quad \bcancel{27} \quad 30 0 27 30 0 32 \bcancel{0} \quad 32 0 3200
行4 0 33 \bcancel{0} \quad 33 0 33 0 49 48 \bcancel{0} \quad 49 \quad \bcancel{48} 0 4948 0 39 41 \bcancel{0} \quad \bcancel{39} \quad 41 0 39 41 0 37 \bcancel{0} \quad 37 0 370
行5 0 52 \bcancel{0} \quad 52 0 52 0 40 56 \bcancel{0} \quad \bcancel{40} \quad 56 0 40 56 0 59 51 \bcancel{0} \quad 59 \quad \bcancel{51} 0 5951 0 45 41 \bcancel{0} \quad 45 \quad \bcancel{41} 0 4541 0 53 \bcancel{0} \quad 53 0 53
  • 最终状态
19
7
7
10
10
4
4
16
2
18
18
9
9
5
10
6
6
8
12
15
33
52
56
49
59
41
45
37
53
31
30
32
21
24
9
  • 递推2 —— 从末态开始,考虑:从哪里来?
    • 递推过程基本不变
    • 状态转移方程:dp(i-1, j-1)、 dp(i-1, j) → \rightarrow dp(i,j)
 dp(i, j) = max(dp(i-1, j-1), d(i-1, j))+d(i,j);
  • 从第一个未知位置开始求解
    ( 1 , 1 ) → \bcancel{(1,1)}\rightarrow (1,1) ( 2 , 1 ) 、 ( 2 , 2 ) → {(2,1)、(2,2)}\rightarrow (2,1)(2,2) ( 3 , 1 ) 、 ( 3 , 2 ) 、 ( 3 , 3 ) → {(3,1)、(3,2)、(3,3)}\rightarrow (3,1)(3,2)(3,3) ( 4 , 1 ) 、 ( 4 , 2 ) 、 ( 4 , 3 ) 、 ( 4 , 4 ) → {(4,1)、(4,2)、(4,3)、(4,4)}\rightarrow (4,1)(4,2)(4,3)(4,4) ( 5 , 1 ) 、 ( 5 , 2 ) 、 ( 5 , 3 ) 、 ( 5 , 4 ) 、 ( 5 , 5 ) {(5,1)、(5,2)、(5,3)、(5,4)、(5,5)} (5,1)(5,2)(5,3)(5,4)(5,5)

分析2 —— 自底而上 (路径可逆)

19
2
7
18
10
10
4
5
16
10
6
8
12
15
9

代码


自顶而下

  • 到哪里去?
/* hdu 2084 数塔 自顶而下 到哪里去?*/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MXN 110
int n, d[MXN][MXN], dp[MXN][MXN];
int main(){
    int T;
	cin >> T;
    while(T--){		
        scanf("%d", &n);
		for(int i = 1; i <= n; ++i){
			for(int j = 1; j <= i; ++j){
				scanf("%d", d[i]+j);
			}
		}
		memset(dp, 0, sizeof dp);
		dp[1][1] = d[1][1];
		for(int i = 1; i < n; ++i) {
			for(int j = 1; j <= i; ++j){ // 从已知出发
				dp[i+1][j] = max(dp[i+1][j], dp[i][j]+d[i+1][j]);
				dp[i+1][j+1] = max(dp[i+1][j+1], dp[i][j]+d[i+1][j+1]);
			}
		}
		for(int i = 1; i <= n; i++)
			if(dp[n][0] < dp[n][i]) dp[n][0] = dp[n][i];
		printf("%d\n", dp[n][0]);
    }
    return 0;
}
  • 从哪里来?
/* hdu 2084 数塔 自顶而下 从哪里来?*/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MXN 110
int n, d[MXN][MXN], dp[MXN][MXN];
int main(){
    int T;
	cin >> T;
    while(T--){		
        scanf("%d", &n);
		for(int i = 1; i <= n; ++i){
			for(int j = 1; j <= i; ++j){
				scanf("%d", d[i]+j);
			}
		}
		memset(dp, 0, sizeof dp);
		dp[1][1] = d[1][1];
		for(int i = 2; i <= n; ++i) {
			for(int j = 1; j <= i; ++j){
				dp[i][j] = max(dp[i-1][j-1], dp[i-1][j])+d[i][j];				
			}
		}
		for(int i = 1; i <= n; i++)
			if(dp[n][0] < dp[n][i]) dp[n][0] = dp[n][i];
		printf("%d\n", dp[n][0]);
    }
    return 0;
}

自底而上

  • 从哪里来?
/* hdu 2084 数塔 自底而上 从哪里来?*/
/* 空间优化 */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MXN 110
int n, dp[MXN][MXN];
int main(){
    int T;
	cin >> T;
    while(T--){		
        scanf("%d", &n);
		for(int i = 1; i <= n; ++i){
			for(int j = 1; j <= i; ++j){
				scanf("%d", dp[i]+j);
			}
		}
		for(int i = n-1; i >= 1; --i) {
			for(int j = 1; j <= i; ++j){
				dp[i][j] += max(dp[i+1][j], dp[i+1][j+1]);
			}
		}
		printf("%d\n", dp[1][1]);
    }
    return 0;
}
  • 到哪里去?
/* hdu 2084 数塔 自底而上 到哪里去?*/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MXN 110
int n, d[MXN][MXN], dp[MXN][MXN];
int main(){
    int T;
	cin >> T;
    while(T--){		
        scanf("%d", &n);
		for(int i = 1; i <= n; ++i){
			for(int j = 1; j <= i; ++j){
				scanf("%d", d[i]+j);
			}
		}
		memset(dp, 0, sizeof dp);
		for(int i = 1; i <= n; ++i) dp[n][i] = d[n][i];
		for(int i = n; i > 1; --i) { // 从已知出发
			for(int j = 1; j <= i; ++j){
				dp[i-1][j] = max(dp[i-1][j], dp[i][j]+d[i-1][j]);
				dp[i-1][j-1] = max(dp[i-1][j-1], dp[i][j]+d[i-1][j-1]);
			}
		}
		printf("%d\n", dp[1][1]);
    }
    return 0;
}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3
    评论
图像识别技术在病虫害检测中的应用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它结合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算法来自动识别和分类植物上的病虫害。以下是这一技术的一些关键步骤和组成部分: 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植物图像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健康植物的图像以及受不同病虫害影响的植物图像。 2. **图像预处理**:对收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以提高后续分析的准确性。这可能包括调整亮度、对比度、去噪、裁剪、缩放等。 3. **特征提取**:从图像中提取有助于识别病虫害的特征。这些特征可能包括颜色、纹理、形状、边缘等。 4. **模型训练**: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卷积神经网络等)来训练模型。训练过程中,算法会学习如何根据提取的特征来识别不同的病虫害。 5. **模型验证和测试**:在独立的测试集上验证模型的性能,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6. **部署和应用**: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实际的病虫害检测系统中,可以是移动应用、网页服务或集成到智能农业设备中。 7. **实时监测**: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可以实时接收植物图像,并快速给出病虫害的检测结果。 8. **持续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可以不断学习新的病虫害样本,以提高其识别能力。 9. **用户界面**:为了方便用户使用,通常会有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显示检测结果,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或建议。 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病虫害,甚至在早期阶段就能发现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此外,它还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支持可持续农业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图像识别在病虫害检测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pphy0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