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两种思维模式

总第183篇/张俊红

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段话里面有讲,一位CEO说他要保证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基于演绎法做出来的,如果有一天发现自己用了归纳法,那就会把CEO的位置让出来。以前觉得这两种方法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方法而已,但是看到这段话以后让我觉得不是那么简单,所以决定再去深入了解一下这两种方法。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了解的情况,以及我的理解。

用一句话来总结,演绎是逻辑推理,是因果关系,是通过梳理事物的逻辑来得出结论;而归纳是归纳总结,是对过去的历史数据进行总结得出的一个结论。有没有发现两种方法的关键词是不太一样的,前者是推理出来的,后者是总结出来的。

比如说,你大学毕业时想找一份高薪的工作机会,这个时候你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你通过分析高薪的岗位所具备的条件,最后得到了互联网大数据开发岗。而另一种方式是听你朋友讲、听你家人讲、看你同学做,发现他们以及他们身边的人进入了互联网公司做了码农,每个月工资都很高,那你也去吧。

虽然最后两种选择的结果都是去了互联网公司做了一名码农,但是思维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在日常分析中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方法,比如说,你通过分析发现每次啤酒销量增长时尿布销量也会增加,啤酒销量下降时尿布销量也会下降,而且这绝对也不是偶然现象,你连续看了若干周、若干月的数据,都是相同的规律,这个时候,你可以得出,啤酒销量和尿布的销量是有关系的。这就是通过归纳法得出来的。

如果用演绎法来分析,当啤酒销量增加时,我会去分析影响销量的因素都有哪些,其实无非就是购买人数增加还是购买频次增加。是新增了哪些人?还是哪些人的频次增加了,这些人有什么样的特征。最后发现这些人并非新客,而是老客,只不过这些人最近购买频次增加了,且单均价也增加了,以前每次只买一瓶酒,现在每次除了买酒以外还会再买尿布,且以前两周来一次,现在变成了一周来一次。这个时候,你可以得出,啤酒销量的上涨是因为最近有一大波买尿布的人的购买频次增加了。这是通过演绎法得出来的。

分析结论是要被领导拿来做决策的,如果结论是通过归纳法得出来,这个时候的决策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比如我们得出了啤酒和尿布的销量是呈正相关关系的,当啤酒销量开始出现上涨时,应该及时准备尿布的库存。这个结论看上去是没啥问题的,可在实际业务中很有可能出现问题。比如夏天到来,啤酒销量也会上涨,如果这个时候你盲目增加库存,肯定会造成库存积压,资金被占用。

这就是为什么开头那位CEO不允许自己用归纳法去做决策,是因为归纳法是根据经验数据总结出来的,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结论不一定一直成立;而演绎法是根据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以及所具备的条件得出来的,这个结论是具有因果关系的。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二者进行结合,先通过归纳法去寻找一些方向,然后再通过演绎法去进行严格推理。只有经过演绎法出来的结果才是经得住考验,站得住脚。

除了在工作中以外,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比如买房的时候应该买哪里?买股票的时候应该买哪一支。虽然这些东西不一定能够很轻松的演绎推理出来,但是至少要有这种意识。

你还可以看:

数据分析中的两种偏差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俊红的数据分析之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