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放水的那些事---必须懂的经济常识

        因为政府与银行体系似乎能够以“无中生有
的方式创造货币,一旦发生坏帐时,它们也应该可以“一笔勾销” 而不用承担实质产品与服
务的损失。公债尤其被视为是一种几近于无限的资源,唯一的限制是大众的信心。然而,犹
如“永远不沉”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译按:初航便沉船)一样,政府在特殊利益集团
的要求下任意挥露, 正常的信用标准下,公债早就应该被宣布破产。
        有关政府的借款,以及政府担保的纸币与贷款,其中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政府发行债
券或国库券时,这是购买者延迟消费而让政府消费,但政府承诺未来予以清偿。然而,这与
商业性借款不同,政府的清偿能力并不是来自于未来的生产能力,而是来自于未来的课税能
力;换言之,政府借款的清偿来源是我们与后代子孙未来的实质所得——美国人民的生产力。
政府的所得——不论来自于课税、借款或以通货膨胀的方式增加货币供给——性质上都必须
由全国的产能承担、这是一种强制性的财富重分配,并更动常态市场要素的均衡位置。大多
数政府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以消费为导向而没有任何生产
      这段期间内,增加未来产量的意愿,实际上可能创造新的实质财富。然而,信用持续扩
张时。消费者物价的涨势最后会超过生产者物价。在资本尚未形成生产消费资料以前,工资
与企业利润的增加(这主要都是似乎存在的增加,而不是实质的增加),将导致消费资料的需
求增加。于是,消费者物价上涨。如果消费者物价持续上涨,人们希望尽速拥有消费资料,
避免未来支付更高的价格。换有之,基源利率将趋于上升,人们希望增加立即的消费,而减
少未来的消费,资本——以储蓄的形态而言——被消费了 情况发展至此,类似如川普之流的
投机客,将尽可能举债买进他们认为短期内价格将上涨的物品。
        就计算的角度来说,贷款的需求增加时,利率可能攀升。 然而,利率中的企业家与价格
升水的成分,其调整在时间上必然会落后,因为资本的“适当” 配置需要花费时间。银行界
认为,偏高的利率应该可以弥补物价变动的影响,所以它们继续放款给企业界,并相信经济
扩张将永远持续。
        事实上 银行界对于经济扩张的信心并没有合理的根据,因为它们未察觉自己是扮演煽火
助燃的角色,催动稀有资本资料的价格战争。企业家判断销售金额的增加可以因应生产成本
的增加,所以持续增加贷款以扩充生产,利率将持续上升,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价格也不
断上扬。银行唯有持续创造货币,不断增加货币供给,如此经济繁荣才得以持续发展。

然而,不需多久,甚至增加货币供给也无法支撑经济繁荣。如果银行持续采行扩张性政
策,人们终究会了解真相。他们发现货币的实质购买力不断下降,于是开始囤积实质的物品
——基源利率将急速上升,货币需求暴减。于是演变为失控的通货膨胀,犹如不久前的巴西

     与目前的阿根延、米赛斯称这个阶段的信用扩张为“崩解的繁荣”。
然而,事态通常不会演变至这种程度。固定收人的消费者因为生活成本的提高,将向政
治家激烈反应。政治家又会责怪某些人,于是迫使中央银行踩刹车。中央银行开始紧缩信用。
企业家再也无法负担目前转为稀少的贷款,他们察觉自己必然失败时,便放弃新的扩张计划。
银行停止放款,因为它们发现自己的行为巳经超过谨慎经营的限度。银行开始回收放款。信
用停止扩张。
这个时候,经济繁荣反转。企业界为清偿债务,抛售存货以求现,物价开始下跌。一般
来说,生产资料的价格跌势远甚于消费资料,以 1929 年至 1933 年之间的情况为例,当时的
零售销售量下降 15%, 资本资料销售量的跌幅高达 90%。 工厂关闭,劳工夫业。经济体系内
的信心趋于低迷时,利率中的企业家成分大幅调高,更加速通货紧缩的发展。在这类的发展
程序中,通常会爆发震撼性的新闻,使既有危机转变为恐慌,这经常反映在股票与商品的价
格崩跌中。于是,经济步人衰退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