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获取的数据存在干扰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试验,本身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在上一阶段的试验中,我们优化了硬件的连接模式,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某些干扰并使得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更便捷。
但是,数据仍然是很不太美观,所以我们展开了一场论坛。

当前的真实数据

数据简介

硬件实时采集,然后每0.5秒发送至系统一组128个采样点的数据,也就是256/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理想数据

经常性的遇到这种毫无意义的数据,我们期望的数据是:尽量肉眼就能看出端倪。
比如我们在上千条数据中筛选的有效事件数据,绘图如下:
请添加图片描述
为了节约人力,我们谈论分析。

干扰分析

首先我们利用波形模拟器,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尝试了多种波形之后,发现数据一点问题没有!也就是说,经过了上一轮的硬件优化,外置模块采集的数据在传输中的干扰微乎其微,那干扰来自哪里呢?

九成九就在采集的时候了!

这边的干扰我们分为两部分:

采集耗材因素

目前我们采用的是医院用的理疗级别的电极片,凝胶材质,效果感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凝胶这玩意,只能说舒适感还行,导电性那是希拉。
但是总不能直接铁块搁头上吧···想了下,得用干电极+盐水的组合,效果比上面强,就是时间久了印子不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本质上来说,眼电就是脑电的分支,用脑电帽+干电极,效果九成九更好。

数据发出源因素

这个说起来就一句话,采集到的所谓的眼电数据其实是多种数据的集合体,
眼电数据=脑电+皮电+肌电+眼电
这得把多余的脑电、皮电、肌电的波形给剔除,才能得到底层眼电。

怎么办!?我当时用四个字:知易行难

“知易行难”出自中国古代文献《尚书·说命中》。原文为:“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好了,到了这里,我去看文献+大模型搜寻了方案了···

怎么解决,下期或者下下下期或者没的见。

各位大神如果有好的方案,求···

结语

其他

以上仅作参考,欢迎一起讨论!

V:justwaityou1314
懂的都懂
以下是废话

别的也没啥说的 , 如果觉得可以 , 希望一键三连支持一下我的B站作品

欢迎各位大佬留言吐槽,也可以深入科学探讨

  • 8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ustwaityou1314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