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基础知识学习(12月)

目录

一、IO总线

二、SCSI

三、FC和iSCSI

四、FCIP、FCoE

五、DMA、RDMA、IB

六、ATA、SATA、SAS

七、PCI、PCIe

八、NVMe

九、NVEe over Fabric

十、NDMP

十一、NDM


一、IO总线

在计算机的世界中,各个部件(控制器、运算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都是通过总线的模式进行通信的,总线在功能上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词如其名,数据总线传数据,地址总线传地址,控制总线传控制信号。一般并行传输,所有位都用一根线来传,所有我们常常看到打开主机后会发现一排线,如下图:

除了这种比较直接的排线,也有不太“明显”的,也就是印刷在电路板的总线(印制导线)。

总线是总线上所有部件传输信息的桥梁,当然除了部件间,在一个部件里面,比如一颗CPU内部也是有总线这种技术的。

在计算机中不同设备的功能、速度差异巨大,总线也要相应的进行适应和分类。比如,CPU和内存进行的数据交互速度极快(时钟频率高、距离短),那么把打印驱动和他俩放一起显然会造成“三个人的悲剧”。在计算机中CPU和内存使用的总线叫系统总线,而控制器和外设使用的叫IO总线。两大类总线的时钟频率显然不同,一般采用芯片组技术来处理(北桥南桥)。

了解了总线后,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正题了。

二、SCSI

(1)概述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一种为小型计算机研制的接口技术,用于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也就是说它是一种IO总线协议。

我们先从它的发展历史开始了解他:

1979年,美国的Shugart公司(Seagate希捷公司的前身)发布了SCSI协议标准,在1986年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将这个协议定位标准,自此称为SCSI-1,他的内容包括硬盘、磁带和其它存储设备的物理接口、传输协议和标准指令集。

1992年ANSI发布了SCSI-2,提高了速度和总线带宽,支持多线程指令,增加了更多存储设备类型指令集。

1995年ANSI发布了SCSI-3,速度类型更丰富,也包括物理接口、传输协议和SCSI指令集分层。

几乎之后所有的存储相关协议都与SCSI有关,都会用到他的指令集,那么scsi是怎么规定IO总线通信的呢?

最开始SCSI的物理传输层介质是并行的由8根数据线和一些控制线组成,在每个发送时钟内传输8位数据。但是并行传输数据会自然的产生一个问题,也就是时间窗口问题。就像我们让8个人同时出发,各自走自己的路前往某个地方一样,尽管我们给8个人配了同样的车(传输线),但最后他们还是会前前后后到达,不会同时到达。在计算机的眼中,只有这8个人都到达了,才能算作传输完成,这个时间就叫做时间窗口。同时,由于电气方面的限制,早期的SCSI总线只能做到15-25米左右。现在SCSI已经发展到16和32位了。

SCSI总线可以是一根电缆,也可以是印制导线。

(2)SCSI控制器

目前一个SCSI总线可以连接16个设备,其中包含SCSI控制器。

SCSI控制器做的事就是在计算机和总线上的所有其他设备之间协调,他也叫做主机适配器(HBA),他可以是一张插卡,也可是一块芯片。

在SCSI总线中每个设备都得有编号才能进行通信,比如说16个设备,编码0-15。

内部通过带状电缆(也有印刷电路板),外部通过电缆连接(菊花链的形式,一般外部连接设备会有两个连接器,分别连接前后两个设备)。

SCSI由许多版本的标准,他们支持的连接器也不同:50、68、80针等。

(3)外部线缆

分为三层:

1)内层:保护性最好的层,传实际的数据

2)介质层:传控制命令的线路

3)外层:传奇偶校验信息,保证可靠性

(4)终结器

由于电气特性,如果SCSI总线保持开放状态,那么这些在总线上的电信号会反射,会干扰到其他设备的通信使用。所以SCSI总线会配有终结器,即,使用电阻电路闭合每一个端。终结器也分两类:

1)被动的、无源的:一般在标准的时钟速度下运行,且设备到控制器的距离一般小于一米

2)主动的、有源的:用于Fast SCSI系统,或设备到SCSI控制器的距离大于1米的系统

(5)SCSI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在SNIA的规定中,SCSI的作用就是接受上层的请求,将任务交付给下层的控制器,然后等控制器完成工作后再将信息反馈给上层,它起的作用是中间层。

SCSI的协议模型分为三层: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

应用层:SCSI定义了工作的主客方,发起的是initiate,接受的是target

传输层:定义一系列命令实现数据的传送

互连层:定义了在总线上各个设备的通信的协议

(6)SCSI寻址方式

OS用三元方式定义设备进行寻址:总线、ID、LUN(逻辑单元号)

总线代表设备位于哪一条总线上;ID代表SCSI设备的编号,一般有8或16个;由于诸如RAID控制器下有多块盘一样的情况,OS再加了一位地址叫LUN,也就是逻辑单元号。

注意同一总线上的不同ID具有不同优先级。

在同一条总线上多个SCSI设备组成SCSI域,同一时刻只允许一对设备进行通信。

SCSI部分参考如下文章,尚不清作者:

https://wenku.baidu.com/view/f493d785102de2bd97058815.html

三、FC和iSCSI

SCSI是目前所有存储协议的基础。

SCSI协议所能连接的设备数量有限,对传输距离

也有限制,网络科学家们想到了借助以太网和FC交换网络的优势来传输SCSI指令,这样也变远了。

SCSI网络是面向连接的,凡是面向连接的协议都会给系统造成开销。而尽最大努力交付的协议往往因为没有固定链路反而具有更好、更实用的可靠性,这类无连接网络包括FC和TCP/IP。

请注意区别此连接和我们计网课堂上学的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区别开来。TCP是运行在两端的协议,而不是交换网络上。

一开始,在存储和服务器界,大家都用FC交换网络,FC有着天生的优势。

(一)FC

Fibre Channel,是指网状通道,绝对不是指光纤通道,很多资料都把fibre(网状)和fiber(光纤)混淆了。

FC是一种串行传输协议,是一种高速的网络传输技术,速度一直在提升,目前笔者了解到的速度已经达到了32Gb。为了保证远距离传输,一般才会采用光纤介质,这也是人们常常弄错FC是指使用光纤线的协议的原因。

FC的链路层将数据封装成帧,同样也有拥塞控制的策略,这里就不详细赘述了。

(1)网络拓扑

FC有两种典型的拓扑:FC-AL和Fabric

FC-AL的所有设备首尾相接构成了一个环路,一个环路可以支持128个地址,实际有127个可用的节点地址。数据帧在环路中,是一跳一跳传输的,并且只能按照一个方向。在环路中,若某个设备坏了,可以通过旁路机制将自己pass掉,不影响其他设备工作。

Fabric的意思是网状构造,其实是一个网状交换矩阵,他的效率自然比环路高,矩阵中的所有点都可以同时进行点对点通信。带宽是所有端口带宽的和,而AL的总带宽是恒定的。每个FC设备都接入矩阵的一个点,这个矩阵一般被做成芯片集成到交换机上。

(2)寻址

类似于以太网鸭,FC网络中的每个设备也有一个物理地址WWNN(world wide node name),每个设备上的每个端口都有一个WWPN(world wide port name),字如其名,在世界范围上都是唯一的。WWNN被写入设备的ROM中,一般不可以改变。

WWPN地址长度64位,需要8B的空间,太浪费了。所以FC在WWPN上加一个映射层,这样每个接口就又有了一个Fabric ID,它有24位,高8位被定义为Domain区分符(用来区分许多FC交换机组成的庞大的网络中每个交换机本身),中8位是Area区分符(用来区分同一台交换机上的不同端口组),低8位是PORT区分符(用来区分同一个组中不同的ID)。

(二)iSCSI

以太网技术是使用最广泛,最成功的网络技术。既然SCSI寻址少、距离短,而FC的成本高,为何不用现成的以太网来解决?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这也就是现在运用最广泛的IP SAN。他是一种在TCP/IP上进行块传输的协议。

注:此部分内容参考图书为《大话存储终极版》,作者张冬。

四、FCIP、FCoE

在早期,FC速度和稳定性比IP强太多了,但是成本高,扩展性比不上IP,所以以前一直是高端市场用FC,中低端用IP。技术一直在发展,两种技术也在融合。

一般协议融合有三种思路:调用(一种协议完全利用另外一种协议)、封装(一种协议将另外一种协议完整数据包打包封装成自己的包)、映射(一种协议对另外一种协议映射翻译)。

(1)FCIP

FCIP用的是隧道技术,即将FC协议封装在IP包里,这样就可以通过IP“走到更远的地方”。他和IPFC是一对双胞胎。

(2)FCoE

FC用了IP后效果并没有一开始预计的好,科学家们干脆直接O到以太网(Ethernet)上。

注:此部分内容参考图书为《大话存储终极版》,作者张冬。

五、DMA、RDMA、IB

(1)DMA

直接内存访问。就是一台主机或者一块主板上的设备直接对内存进行数据交换,不经过CPU,这样可以减少CPU的中断次数,提升性能。主机CPU不参加活动,不代表就没人管了,计算机中一般采用专用硬件来做这件事,例如啥啥控制器、啥啥网卡这类东西。

(2)RDMA

R代表remote,意思是远程,结合一下DMA,RDMA就是远程直接数据存取。它的范围更大了,跨了主机,一台主机的内存直接去访问另外一台主机的内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传统的不同主机间进行数据交互,例如IP SAN采用TCP/IP协议,这种标标准准的协议在传数据时要经过应用软件、OS等层,层层封装和拆封,会占有比较大的服务器资源。

那么RDMA到底该如何实现呢,我们解放了服务器的CPU,那就得再找个“管家”来做这件事才行,所以一般会用专用硬件,比如智能网卡,特别得交换机等。在技术界,我们看一家厂商得研发实力,有一个比较直接的点就是是否有专用硬件的设计能力。

(3)RDMA实现方式

既然RDMA采用专用硬件来实现,那么有哪些呢。

目前支持RDMA标准或者功能的协议有:IB、RoCE、iWARP。

1)InfiniBand

IB一开始就支持RDMA,需要有专用网卡和交换机设备

2)RDMA over Ethernet

可以说所有技术都逃不开以太网,RoCE可利用以太网来实现RDMA,需要专用网卡,也就是NIC要支持RoCE协议。

3)iWARP

RDMA over TCP,也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来实现RDMA的技术。

此部分内容参考:

https://blog.csdn.net/qq_21125183/article/details/86522475

https://weibo.com/p/1001603936363903889917

可以发现这两篇文章的引图出自同一处,如果有大大有RDMA的原版资料,求分享。

六、ATA、IDE、SATA、SAS

前文讲到了SCSI协议,那么落实到硬盘接口,也有了相应的技术。

硬盘接口指令集分为SCSI和ATA两大类。

(1)IDE:并行ATA

(2)SATA:串行ATA

(3)SAS:串行SCSI

七、PCI、PCIe

在第一部分我们就提到了总线,图中与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交换采用PCI总线。PCI是并行的、总线型的,为了顺应时代,提高速度,出现了PCIe,串行的、点对点的。

除了架构的区别外,他们长得也不一样。

参考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17297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7723059692285447&wfr=spider&for=pc

八、NVMe

(1)

Non-VolatileMemoryExpress,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传输规范。也就是说他是一个传输的协议,而ATA、SCSI等是接口协议,所以他们互相组合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产品形态。

(2)

要理解这个技术有什么用,我们可以从他的诞生背景出发。

SSD的出现为存储介质性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块领域,技术的瓶颈不再是硬盘了,逐渐变成了计算机和接口之间的通信标准。

传统的SATA SSD和 SAS SSD都是单队列处理的,而NVMe可以在计算机和存储之间建立多个通路,目前已经达到了最多支持64K个队列,每个队列可达到64K条指令。

参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7421199219751340&wfr=spider&for=pc

九、NVMe over Fabric

NVMe解决的是主机与接口之间的通信协议,那么更远的两台主机之间也想使用更高效的通信协议,于是便有了NVMe over Fabric。

这个F指的是网络结构,通常有FC、RDMA(IB、iWARP、RoCE)

十、NDMP

网络数据管理协议,这个协议是用来让网络附加存储设备(NAS)和备份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这个协议省掉了在备份服务器上传输数据的过程,减轻了他的负担。

十一、NDM

无中断数据迁移,简单的来说,在存储层,把LUN1的数据迁移到LUN2中,上层业务无感知。

  • 0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全文共11页,当前为第1页。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发展概述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ENIAC(读作"埃尼克"),即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rnal And Calculator的缩写。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是当代科学技术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自1946年美国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以来,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计算机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已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计算机的系统结构持续发生变化。人们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下面就来具体介绍。 1.1.1 计算机发展简史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至今已经历了四代,当前正在向第五代过渡。每一个发展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性能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1.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 它是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取名为ENIAC。这台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共用了18 000多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每小时耗电140千瓦,计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即使它的功能远不如今天的计算机,但ENIAC作为计算机大家族的鼻祖,开辟了人类科学技术领域的先河,使信息处理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其主要特征如下: (1)电子管元件,体积庞大、耗电量高、可靠性差、维护困难。 (2)运算速度慢,一般为每秒钟1千次到1万次。 (3)使用机器语言,没有系统软件。 (4)采用磁鼓、小磁芯作为存储器,存储空间有限。 (5)输入/输出设备简单,采用穿孔纸带或卡片。 (6)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2.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的发明给计算机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件是晶体管,称为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软件有了较大发展,采用了监控程序,这是操作系统的雏形。第二代计算机有如下特征: (1)采用晶体管元件作为计算机的器件,体积大大缩小,可靠性增强,寿命延长。 (2)运算速度加快,达到每秒几万次到几十万次。 (3)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开始出现了汇编语言,产生了如FORTRAN和COB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和批处理系统。 (4)普遍采用磁芯作为内存储器,磁盘、磁带作为外存储器,容量大大提升。 (5)计算机应用领域扩大,从军事研究、科学计算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实时过程控制等领域,并开始进入商业市场。 3.第三代(1965~1969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已制造出了集成电路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全文共11页,当前为第2页。元件。集成电路可在几平方毫米的单晶硅片上集成十几个甚至上百个电子元件。计算机开始采用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元件,这个代计算机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更小,耗电更少,功能更强,寿命更长,综合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元件,体积进一步缩小,寿命更长。 (2)内存储器使用半导体存储器,性能优越,运算速度加快,每秒可达几百万次。 (3)外围设备开始出现多样化。 (4)高级语言进一步发展。操作系统的出现,使计算机功能更强,提出了结构化程序的设计思想。 (5)计算机应用范围扩大到企业管理和辅助设计等领域。 4.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元件,使计算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的体积、重量、功耗进一步减少,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可靠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主要特征如下: (1)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逻辑元件,体积与第三代相比进一步缩小,可靠性更高,寿命更长。 (2)运算速度加快,每秒可达几千万次到几十亿次。 (3)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软件配置丰富,程序设计部分自动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全文共11页,当前为第3页。(4)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微型计算机大量进入家庭,产品更新速度加快。 (5)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图像处理、语言识别和专家系统等各个领域得到应用,电子商务已开始进入到了家庭,计算机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1.2 计算机的特点 1.自动地运行程序 计算机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连续地高速运算。因为采用存储程序控制的方式,所以一旦输入编制好的程序,启动计算机后,就能自动地执行下去直至完成任务。这是计算机最突出的特点。 2.运算速度快 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实行计算。现在普通的微型计算机每秒可执行几十万条指令,而巨型机则达到每秒几十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946年215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州大学研制成功。 2、计算机发展史: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采用电子管为基本元件,设计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要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采用晶体管为基本元件,程序设计采用高级语言,出现了操作系统,应用到数据和事物处理 及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应用到文字处理、企业管理和自动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功能元件,在办公自动化、电子编辑排版等领域大显身手。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运算精度高 〔3存储能力强 〔4逻辑判断能力强 〔5可靠性高 4、计算机的分类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6、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巨型化 微型化 网络化 多媒体化 7、计算机硬件系统 〔冯。诺伊曼机构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控制器 运算器 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存储器 存放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通常把控制器、运算器和内存储器称为主机。 8、计算机指令定义 指令是对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最小单元,是一种采用二进制表示的命令语言。一条指令 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操作码和操作数。 9、指令的执行过程。 10、什么是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 档的完整集合。 11、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计算机软件一般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2、系统软件分类 1、操作系统 windows 、linux、unix 等 2、编程软件 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机器语言、C语言、C++、java、C#等 3、数据库软件 SQL Server、Oracle、Mysql和Visual FoxPro等。 13、应用软件分类〔软件名称自己总结 办公应用 平面设计 视频编辑与后期制作 网站开发 辅助设计 三维制作 多媒体开发 程序设计 14、相关定义 操作系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用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大 型程序,是其他软件运行的基础。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由一组用以管理、维护和访问数据的程序构成,提供了一个 可以方便地、有效地存取数据库信息的环境。 15、计算机组成由五部分组成 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外部设备 16、主机的组成部分 CPU INTER和AMD 内存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ROM和RAM的区别 主板 支持硬件正常运行的平台 硬盘 笔记本硬盘、台式机硬盘、服务器硬盘。转速、硬盘的三个接口:IDE、SATA、SCSI 光驱 CD-ROM DVD-ROM DVD+-RW 显卡 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 硬盘、光盘、U盘都属于外部存储器。 〔1随机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也叫读写存储器.其特点是:存储的信息既可以读出,又 可以向内写入信息,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 〔2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的特点: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断电后信息也 不丢失。 17、衡量一台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 主频 、字长内存容量和存取周期、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总线速度 18、键盘〔考点:四个区自己整理 19、鼠标 分类:无线、有线、蓝牙 操作:选择、单击、双击、拖动、右键单击 20、计算机辅助工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计算机辅助求解〔 CAE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 21、数据库 定义: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高级数据库阶段。 22、编程语言的发展 第一代语言--机器语言 第二代语言--汇编语言 第三代语言—面向过程的高级语言。如:C语言、Pascal 等。 第四代语言--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如:C+、C#、Java、Visual Basic等。 第二章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1、定义: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指:能通过某种途径隐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或程序内,本身具有传染性,对 计算机系统具有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的集合。 2、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隐蔽性、可激发性 3、传播途径 <1>通过软盘 <2>通过硬盘 <3>通过光盘 <4>通过网络 4.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 5、计算
第1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发展概述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ENIAC(读 作"埃尼克"),即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rnal And Calculator的缩写。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是当代科学技术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自1946年美国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以来,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计算机的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已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计算机的系统结构不断 发生变化。人们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下面 就来具体介绍。 1.1.1 计算机发展简史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至今已经历了四代,目 前正在向第五代过渡。每一个发展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性能上都是一次 质的飞跃。 1.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 它是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取名为ENIAC。这台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共用了18 000多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每小时耗电140千瓦,计 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尽管它的功能远不如今天的计算机,但ENIAC作为计算机 大家族的鼻祖,开辟了人类科学技术领域的先河,使信息处理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 代。其主要特征如下: (1)电子管元件,体积庞大、耗电量高、可靠性差、维护困难。 (2)运算速度慢,一般为每秒钟1千次到1万次。 (3)使用机器语言,没有系统软件。 (4)采用磁鼓、小磁芯作为存储器,存储空间有限。 (5)输入/输出设备简单,采用穿孔纸带或卡片。 (6)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2.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的发明给计算机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件是晶 体管,称为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软件有了较大发展,采用了监控程序,这是操作系统 的雏形。第二代计算机有如下特征: (1)采用晶体管元件作为计算机的器件,体积大大缩小,可靠性增强,寿命延长。 (2)运算速度加快,达到每秒几万次到几十万次。 (3)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开始出现了汇编语言,产生了如FORTRAN和COBOL等高 级程序设计语言和批处理系统。 (4)普遍采用磁芯作为内存储器,磁盘、磁带作为外存储器,容量大大提高。 (5)计算机应用领域扩大,从军事研究、科学计算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实时过程控制 等领域,并开始进入商业市场。 3.第三代(1965~1969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已制造出了集成电路元件。集成电路可 在几平方毫米的单晶硅片上集成十几个甚至上百个电子元件。计算机开始采用中小规模 的集成电路元件,这一代计算机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更小,耗电更少,功能更强,寿命 更长,综合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元件,体积进一步缩小,寿命更长。 (2)内存储器使用半导体存储器,性能优越,运算速度加快,每秒可达几百万次。 (3)外围设备开始出现多样化。 (4)高级语言进一步发展。操作系统的出现,使计算机功能更强,提出了结构化程 序的设计思想。 (5)计算机应用范围扩大到企业管理和辅助设计等领域。 4.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元件,使 计算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这一时期的计 算机的体积、重量、功耗进一步减少,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可靠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其主要特征如下: (1)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逻辑元件,体积与第三代相比进一步缩小,可 靠性更高,寿命更长。 (2)运算速度加快,每秒可达几千万次到几十亿次。 (3)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软件配置丰富,程序设计部分自动化 。 (4)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微型计算机 大量进入家庭,产品更新速度加快。 (5)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图像处理、语言识别和专家系统等各个领 域得到应用,电子商务已开始进入到了家庭,计算机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1.1.2 计算机的特点 1.自动地运行程序 计算机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连续地高速运算。由于采用存储程序控制的方式,因此一 旦输入编制好的程序,启动计算机后,就能自动地执行下去直至完成任务。这是计算机 最突出的特点。 2.运算速度快 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计算。现在普通的微型计算机每秒可执行几十万条指令, 而巨型机则达到每秒几十亿次甚至几百亿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 度还在提高。例如
四川省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简答题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答:1946年2,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至今, 按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的变化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大致辞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电子管。 第二代为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晶体管,这一时 期了出现了管理程序及某些高级语言。 第三代为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 电路,出现操作系统,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等。 第四代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 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了微型计算机及巨型计算机等多种类型的计算机, 并向微型化、巨型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2. 计算机的特点包括哪些? 答:计算机的特点有:(1)运算速度快;(2)精确度高;(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 判断功能;(4)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3. 计算机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字长、主频、运行速度和内存储容量。 4. 简述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答: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 能和网络应用。 5. 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答: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计算机硬件主要由五 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硬件提供计算机系统的 物质介质。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软件主要是指让计算机完成各 种任务所需的程序。 6.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点? 答: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隐藏在计算机系统内部的能够自我复制进行传播的破 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的程序或指令代码。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有 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触发性和非法性。 7. 计算机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有移动存储设备包括软磁盘、优盘、移动硬盘等和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病毒防治应采用"主动预防为主,被动处理结合"的方法。 1. 不使用来历不明和无法确定是否带有病毒的磁盘和优盘等。 2. 慎用公用软件和共享软件。 3. 不做非法复制。 4. 尽量做到专机专用,专盘专用。 5. 软盘应写保护,系统盘中不要装入用户程序或数据。 6. 定期更新病毒库,及时升级杀毒软件。 7. 对来历不明的邮件要进行处理后方可阅读。 8. 经常对系统进行查毒杀毒。 8. 简述计算机的设计原理。 答:计算机的设计原理是根据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 诺依曼提出了"程序存储、程序控制 "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并规定了五大部件的基本功能。 (2)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 (3)程序存储、程序控制。 9、什么是软件?简述软件的分类? 是指能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与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以及与这些程序和数据有关 的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其中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又称文档。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 和信用软件。 10、word2003的窗口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标尺,任务格,文档窗口,状态栏。 11、简述Excel中的文件、工作簿、工作表及单元格之间的关系? 一个工作簿可以包含多张工作表,每个工作表包含多个单元格。 12、简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其分类? 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相互连接在一 起,由网络操作系统和协议进行管理,能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按网络的拓补结构分: 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按覆盖的地理范围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按传输介质分:铜缆,光纤,无线。 13、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组直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使计算高效、协调、自动工作,以方 便用户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的程序。 14、PowerPoint20030有几种视图方式?分别是什么? 三种,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 15、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是什么? 共享软硬件,共享信息资源,通信功能,提高系统可靠性,均衡负载分布式处理。 16、什么是计算机?它具有哪些特征? 计算机是一种能高速、高效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的电子设备。特征:运算速度 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和编辑判断能力,程序运行自动化。 17、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是一个整体,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相
1、计算机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 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 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 (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 备五部分; (2)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存储器中; (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2、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见下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 "代次 "起止年 "所用电子元器"数据处理方式 "运算速度 "应用领域 " " "份 "件 " " " " "第一 "1946~19"电子管(真空"汇编语言、代 "几千~几万次/ "国防及高科技 " "代 "57 "管) "码程序 "秒 " " "第二 "1958~19"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 "几万~几十万次"工程设计、数 " "代 "64 " "语言 "/秒 "据处理 " "第三 "1965~19"中、小规模集"结构化、模块 "几十万~几百万"工业控制、数 " "代 "70 "成电路 "化程序设计, "次/秒 "据处理 " " " " "实时控制 " " " "第四 "1970~今"在规模、超大"分时、实时数 "几百万~上亿条"工业、生活等 " "代 " "规模集成电路"据处理,计算 "指令/秒 "各方面 " " " " "机网络 " " "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Intel公司等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到 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处理器(MPU)。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如下表。 "微机的六个发展阶段 " "代次 "起止年份 "典型CPU "数据位数 "主频 " "第一代 "1971~1973 "Intel 4004、8008 "4位、8位 "1MHz " "第二代 "1973~1975 "Intel 8080 "8位 "2MHz " "第三代 "1975~1978 "Intel 8085 "8位 "2~5MHz " "第四代 "1978~1981 "Intel 8086 "16位 ">5MHz " "第五代 "1981~1993 "Intel 80386、80486 "32位 ">25MHz " "第六代 "1993~今 "Pentium系列 "64位 "60MHz~2GHz " 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我国的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 1964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用于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工作的计 算任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年,我国设计的DJS-130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年,我国独立研制成功了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 1997年6研制成功的银河 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这些机器的出 现,标志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 2005年418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款六十四 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这款芯片性能经检测已达到英特 尔"奔3"水平,比2002年928日发布的"龙芯一号"提高了10倍。 3、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是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备。主要特点有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 力强、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处理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用MIPS(每秒钟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 2)计算精度高:数的精度主要由表示这个数的二进制码的位数决定。 3)记忆能力强:存储器能存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的程序。 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计 算机能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的重要原因。 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内存容量、存取周期、运算速度及其他指 标。 1)主频(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单位MHz。 2)字长:是指计算
计算机系统根底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机〔puter〕也称为电脑,是一种依靠〔 〕自动、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信息存储、数据处理、数值计算、过程控制、数据传输 的电子设备。 A、程序B、规则C、技术D、操作 答:A 2.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 〕〔Alan Mathison Turing,1912- 1954〕。 A·诺依曼 B、阿兰·图灵 C、爱萨克·牛顿D、帕斯卡 答:B 3.著名的·诺依曼原理的主要思想是〔 〕。 A、存储数据与数据控制 B、存储数据与程序控制 C、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D、存储程序与数据控制 答:C 4.国际公认的第一台计算机是〔 〕2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答:B 5.第一代计算机主要元器件采用电子管,称为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主要元器件 采用晶体管,称为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主要元器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称 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则采用〔 〕作为主要元器件。 A、大规模集成电路 B、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C、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答:D 6.当前,计算机技术开展的主要趋势为: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 〕、多媒体化。 A、智能化 B、规模化 C、自动化 D、模糊化 答:A 7.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于1989年提出按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等 综合性能来对计算机进展分类的标准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超级 小型机、工作站和〔 〕六类。 A、微型计算机 B、群众计算机 C、廉价计算机 D、个人计算机 答:D 8.PC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通用性非常强,它以设计先进、功能相对较强、应用软件主 富、〔 〕等优势占领了很大的计算机市场,从而极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 A、构造复杂 B、应用单一 C、价格廉价 D、功能强大 答:C 9.通常,人们将PC机分为三类:台式机、〔 〕、个人数字助理。 A、便携机B、微型机 C、笔记本机 D、立式机 答:C 10.〔 〕是客观世界的一种本质属性,它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开展的三 大根本资源之一。 A、数据 B、信息 C、程序 D、软件 答:B 11. 〔 〕是指存储在*种媒体上的可以识别的物理符号,它通常作为信息的载体,用来表示信息 。 A、信息 B、程序 C、数据 D、软件 答:C 12.信息技术包含三个层次的容:〔 〕、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 A、信息学技术 B、控制论技术 C、微电子技术 D、信息根底技术 答:D 1 3.信息处理通常也称为〔 〕。它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对信息进展采集、转换、分类、存储、计算、加工、查询、 检索、统计、分析、传输和输出等操作。 A、数据处理 B、信息加工 C、信息应用 D、数据加工 答:A 14.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计算机具有极高的处理速度、强大可 靠的存储能力、准确主富的计算功能和〔 〕能力。 A、加工计算 B、输入输出 C、逻辑判断 D、存储传输 答:C 15.归纳起来,计算机的应用方面主要有〔 〕、自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加工、计算机辅助工作、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办公自 动化等。 A、工程计算 B、科学工程 C、科学技术 D、科学计算 答:D 16.分布式客户机/效劳器计算〔Distributed Client/Server puting〕是在〔 〕开展起来后出现的计算模式。这种计算模式由于能够较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数据 管理效率、节约用户投资而被广泛使用。 A、计算机效劳器 B、汁算机网络 C、计算机主机D、计算机客户机 答:B 17.在信息技术领域中,数据一词所包括的涵很广泛。通常,数据是指记录在〔 〕上的可以识别的物理符号。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数据所给出的定义是:"数据是对事实、 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或者用自动化 的装置进展通信、翻译转换或者进展加工处理。〞 A、*种媒体 B、存储媒体 C、传输媒体 D、表现媒体 答:A 18.在计算机中,各种形式的数据以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 〔 〕形式来表示。人们以各种存储设备来存储数据;通过各种软件来管理数据;使用各种 应用程序来对数据进展加工处理。 A、十进制编码 B、二进制编码 C、八进制编码 D、十六进制编码 答:B 19.数据通常分为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两大类。非数值型数据是指除了数值数据以外 的其他数据,它通常包括字符数据、〔 〕以及多媒体数据。 A、声音数据 B、图像数据 C、逻辑数据 D、文字数据 答:C 20.一般来说,信息既是对各种客观存在的事物的〔 〕的反映,又是各个事物之间作用和联系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1页。 目录 计算机概述 数制与编码 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 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多媒体技术简介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2页。 一、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3页。 计算机发展简史 1946年215日,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 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主要元件是电子管,每秒钟能完成5000次加法、300多次乘法运算,占地170平方米,重30多吨。 在ENIAC的研制过程中,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总结并提出两点改进意见:一是计算机内部直接采用二进制数进行运算;二是由程序控制计算机自动执行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4页。 计算机发展简史(大型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主要元件:电子管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主要元件:晶体管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1) 主要元件: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 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5页。 计算机发展简史(大型计算机时代) 新一代计算机(现在) 计算机具有像人一样的听、说、看甚至思考的能力 具有知识存储和知识库管理功能,能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具有联想和学习的功能。 集成电路 指用特殊的工艺将完整的电子线路做在一个硅片上。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6页。 计算机发展简史(微型计算机时代) 微处理器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物。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通常人们以微处理器为标志来划分微型计算机:如286机、386机、486机、Pentium机、PII机、PIII机、P4 机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7页。 计算机的特点 处理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容量大 可靠性高 工作全自动 使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8页。 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如:气象预报、卫星轨道计算、宇宙飞船的研制等 信息处理 如数据处理等 过程控制 如数控机床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9页。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现代教育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计算机模拟 多媒体教室 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 家庭管理与娱乐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10页。 计算机的分类 按处理数据的形态分类 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按使用范围分类 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按性能分类 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11页。 二、数制与编码 二、十和十六进制数 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12页。 二、十、十六、八进制数 十进制数 基数为10,逢十进一,有十个数码:0、1、2、3、4、5、6、7、8、9 二进制数 基数为2,逢二进一,有二个数码:0、1 运算规则:0+0=0、0+1=1、1+0=1、1+1=10 十六进制数 基数为16,逢十六进一,有十六个数码:0、1、2、3、4、5、6、7、8、9、A、B、C、D、E、F 八进制数 基数为8,逢八进一,有八个数码:0、1、2、3、4、5、6、7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13页。 二、十、十六、八进制数 四种数制的表示方法 二进制数 (101)2或101B 十进制数 101或101D 十六进制数 (101)16或101H 八进制数 (101)8或101O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14页。 三种数制的对应表示 十进制 二进制 十六进制 十进制 二进制 十六进制 0 0000 0 8 1000 8 1 0001 1 9 1001 9 2 0010 2 10 1010 A 3 0011 3 11 1011 B 4 0100 4 12 1100 C 5 0101 5 13 1101 D 6 0110 6 14 1110 E 7 0111 7 15 1111 F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共59张PPT)全文共59页,当前为第15页。 三种数制的对应表示 十进制 二进制 八进制 0 000
目 录 基础知识 产品知识(各类产品特有的技术、参数) 销售知识 高级技术培训(针对产品专员、维修人员、工程师) 服务器基础知识培训全文共74页,当前为第1页。 基础知识部分 硬件(名词解释、分类等) 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网络(网络分类解释) 其它 服务器基础知识培训全文共74页,当前为第2页。 硬件基础知识 服务器 工作站 存储 配件 服务器基础知识培训全文共74页,当前为第3页。 服务器基础知识 服务器概念 服务器分类 · 按应用层次划分 · 按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 · 按服务器按用途划分 · 按服务器的外形来划分 服务器基础知识培训全文共74页,当前为第4页。 服务器概念 服务器"Server "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指的是网络环境下为客户机( Client )提供某种服务的专用计算机。 特性: · 服务器与普通PC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 · 其中最大差异就是在多用户多任务环境下的可靠性上:服务器所面对的是整个网络的用户,需要全天不间断工作,所以它必须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 在处理能力方面服务器通过采用对称多处理器(SMP)安装、插入大量的高速内存来保证工作; · 另外为了保证足够的安全性,还采用了大量普通电脑没有的技术,如冗余技术、系统备份、在线诊断技术、故障预报警技术、内存纠错技术、热插拔技术和远程诊断技术等等,使绝大多数故障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得到及时的修复,具有极强的可管理性。 服务器基础知识培训全文共74页,当前为第5页。 服务器与PC的对比 指标 服务器 PC(个人电脑) 处理器性能 支持多处理器 性能高 一般不支持多处理器 性能低 I/O(输入/输出)性能 强大 相对弱小 可管理性 高 相对低 可靠性 非常高 相对低 扩展性 非常强 相对弱 服务器基础知识培训全文共74页,当前为第6页。 服务器分类 按应用层次划分 1.入门级服务器 2.工作组级服务器 3.部门级服务器 4.企业级服务器 按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 1. CISC(IA/X86)架构服务器 2. RISC架构服务器 3. VLIW架构服务器 按服务器按用途划分 1.通用型服务器 2.功能服务器 按机箱结构划分 1.塔式服务器 2.机架式服务器 3.刀片式服务器 4.机柜式服务器 服务器基础知识培训全文共74页,当前为第7页。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3.6.423.6.4Sunday, June 4, 2023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8:41:5308:41:5308:416/4/2023 8:41:53 A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3.6.408:41:5308:41Jun-234-Jun-23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8:41:5308:41:5308:41Sunday, June 4, 2023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3.6.423.6.408:41:5308:41:53June 4, 2023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3年64日星期日上午8时41分53秒08:41:5323.6.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3年6上午8时41分23.6.408:41June 4, 2023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23年64日星期日8时41分53秒08:41:534 June 2023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8时41分53秒上午8时41分08:41:5323.6.4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十七日2021年617日星期四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