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个例子
根目录conftest.py:
@pytest.fixture(scope="function")
def delete_register_user():
"""注册用户前,先删除数据,用例执行之后,再次删除以清理数据"""
del_sql = base_data["init_sql"]["delete_register_user"]
db.execute_db(del_sql)
step_first()
logger.info("注册用户操作:清理用户--准备注册新用户")
logger.info("执行前置SQL:{}".format(del_sql))
yield
db.execute_db(del_sql)
step_last()
logger.info("注册用户操作:删除注册的用户")
logger.info("执行后置SQL:{}".format(del_sql))
delete_register_user使用pytest fixture装饰器进行定义,作用是在每个测试用例执行前后,对数据库中的注册用户数据进行清理。具体操作为:执行删除注册用户的数据SQL语句,然后执行测试用例,最后再次执行删除注册用户的数据SQL语句。通过日志记录操作信息,并使用了step_first()和step_last()函数进行标记。
2.测试用例中该如何正确引用实现前后置操作
@pytest.mark.usefixtures("delete_register_user") def test_register_user(self,delete_register_user )这两种前置delete_register_user有什么区别?
在这两个例子中,delete_register_user都是一个fixture,它会在test_register_user测试函数运行之前被调用。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关键区别:
1.直接参数传递:
def test_register_user(self, delete_register_user):
在这种情况下,delete_register_user作为测试函数的一个参数直接被传递。这意味着测试函数可以直接访问fixture的返回值,如果fixture有返回值,测试函数可以利用这些值进行操作。这种方式更加灵活,因为你可以根据需要更改fixture的参数或行为。
2.使用@pytest.mark.usefixtures装饰器:
@pytest.mark.usefixtures("delete_register_user")
def test_register_user(self):
这种方法是通过标记的方式使用fixture,不需要在函数签名中声明delete_register_user。fixture仍然会在测试开始前运行,但测试函数无法直接访问fixture的返回值。通常,如果fixture用于设置环境(如清理或初始化),并且不需要在测试函数中显式使用其返回结果,这种方式更合适。
总结来说,第一种方式提供了fixture返回值的直接访问,第二种方式仅确保fixture执行,不关心返回值。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测试的具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