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真的越高越好吗?——如何让低效率为我们服务

 作家、历史学家爱德华·特纳(Edward Tenner)探讨了我们追求快速完成任务时的好处与风险。

自从智能手机以及居家办公的设备出现后,我们变得随时在线。工作与生活的物理边界被打破。我们随时可以工作。这对于公司和客户都带来了很多好处。理论上,效率越高,事半功倍,但实际上,每个人变得更忙碌。

当我们有了更高效的自动监控设备以后,效率也会用假阳性倒打一耙。医院随时会有几百件设备能发出警报,但往往都是“狼来了”(假警报)。而排除这些假警报需要人们花时间,而这些时间会产生额外的疲劳、压力,以及对真正有需求的病人的忽视。

我们对效率的执迷是否反而在降低我们的效率?最近听到一个TED演讲,作家、历史学家爱德华·特纳(Edward Tenner)探讨了我们追求快速完成任务时的好处与风险——并提出了七种利用“激发式低效率”提高生产力的办法。在此分享给大家。

bc8523703c8c8924ea8360f7b85fa269.png

每个人对效率都有执念。效率意味着事半功倍。每升汽油可以开更多公里,每瓦电可以带来更多光亮,每分钟可以写出更多字,事半功倍。

算法、大数据、云计算也能让我们事半功倍。但我们正在前往毫无阻力的乌托邦,还是会迎来监控的噩梦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土豆的故事。

01

土豆的故事

土豆发源于安第斯山脉,并从古印加帝国传播到了欧洲。

土豆可谓是均衡营养的集大成者。

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就是第一位土豆爱好者。他相信土豆能帮助增加健康的普鲁士人口。而健康的普鲁士人越多,健康的普鲁士士兵也越多。

有几个普鲁士士兵抓住了一位名叫帕门蒂埃的法国随军药剂师。战俘们的一日三餐顿顿都吃土豆,帕门蒂埃一开始被这些土豆餐震惊了,但他也渐渐喜欢上了土豆。他觉得土豆让他变得更健康。

于是,在出狱之后,他主动担起了把土豆引进法国的使命。而他有一些权势显赫的朋友。本杰明·富兰克林建议他举办一场宴会,宴会上的每一道菜里都有土豆。而富兰克林则是一名荣誉贵宾。

后来,连法国的国王与王后都被说服佩戴土豆花。国王在衣襟上别了土豆花, 王后在头发上戴了土豆花。这是一个出色的公关妙计。

但土豆在欧洲的传播效率过高,以至于适得其反。

在爱尔兰,土豆就像奇迹一样。土豆茁壮成长,人口随之繁盛。但其中暗藏风险。 

爱尔兰的土豆在基因上全都相同。它们是一种叫做 Lumper 的非常高产的品种。而 Lumper 土豆的问题是,从南美洲传来的疫病。只要感染一颗土豆,就会感染所有土豆。 

不列颠的剥削与冷酷,加上对单一品种的依赖,导致100万人死亡,另外200万人被迫移民。这种本应结束饥荒的作物反而造成了最为惨烈的饥荒。

02

效率的陷阱

今日的效率问题没有那么剧烈,但是可能更加长期。它们还能延长那些原本要解决的恶行。

比如说电子医疗记录。它似乎可以解决医生笔迹潦草难辨的问题,还有个好处是可以为治疗提供更好的数据。

但实际上,事与愿违,它意味着更多电子文书工作,医生们现在抱怨他们能单独为病人诊疗的时间反而变少了。对效率的执迷其实反而会降低我们的效率。

由于复印、打印及电脑技术的出现,“无纸化办公”反而浪费了更多的纸张。

前面提到的高效监控设备的假阳性会倒打一耙。

在人工智能的模式识别中也存在假阳性。

假阴性同样是个问题。算法可以迅速学习大量讯息。但它们只能告诉我们关于过去的事情。

当被敌对势力模仿时,效率也能成为陷阱。

比方说,19 世纪末期法国的75毫米口径火炮。它的致命性是设计上的杰作。这台火炮每四秒钟能发射一枚炮弹。但这并不是它最大的优势。它真正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其反后座机制,在射击后能自动复位,不需要重新瞄准。于是射击的有效速率便大幅提升了。 

这似乎是法国在下次与德国交战时的制胜法宝。但可以预想到,德国人也在开发类似的武器。

于是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结果便是持续时间超乎任何人想象的壕沟战。原本意在缩短战争的科技,反而延长了战争。

最大的代价可能是错过的机遇。

连接买家与卖家的平台经济可以是一项出色的投资,这类公司可能仍在亏损数亿美元, 但它们的首次公开募股(IPO) 却能让人一跃成为亿万富翁。

但真正艰难的物理与化学上的发明,却没有这种待遇。它们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因为硬件研发很难。比起基于软件的发明, 基于物理或化学的发明更难扩大规模。 

比如说电池。可移动设备与电动车中的锂电池的制造原理已有 30 年历史。今天有多少智能手机电池能不充电地撑过一整天? 

切斯特·卡尔逊在1938年发现了静电复印的原理,而其专利经过 20 多年才在 1959年催生了施乐(Xerox)914 复印机。 

这家位于纽约州罗彻斯特市的勇敢的小公司哈洛德,不得不经受了大多数公司 永远无法容忍的难关。

失败接踵而来, 而其中一个特殊问题是火灾。当 914 复印机最终问世时,它还配有一个叫做“除焦器”的装置,实际上就是一个内置的小型灭火器。

03

“激发式低效率”

特纳对所有这些问题的解答是:“激发式低效率”。 

数据与测量至关重要,但只有它们是不够的

让我们为人类的直觉和技能留出空间。 

激发式低效率有七个方面。 

首先,选择风景独好的路径,拥抱偶然性。错误的拐弯可能也意味着生产力。 

有一次,特纳在探索密西西比河的东岸时拐错了弯。他接近了横跨大河的收费大桥,收费员告知他无法回头了。 

于是他付了 50 美分,然后来到了爱荷华州马斯卡廷。他几乎没听说过马斯卡廷,但他发现那是个引人入胜的地方。 

马斯卡廷有世界上最丰饶的贻贝河床。一个世纪以前,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纽扣 都是在马斯卡廷生产的。一年15亿颗。 

最后几家纽扣工厂现在已经关闭了, 但那里仍有一家珍珠纽扣产业的博物馆, 是世界上最别致的博物馆之一。

不过纽扣只是一个开始。在马斯卡廷有一座房子,中国今天的国家主席在 1986 年进行农业考察时曾在这里住过。

它现在成为了中美友谊屋,是中国旅客的巡礼圣地。这是一个偶然发现。

第二,从座位上站起来。 有时用费力的方式做事反而效率更高

今天物联网(IoT)变得普遍。呆在座位上就能控制电灯、调节温度,甚至给房间吸尘,感觉非常棒。

但医学研究显示,其实动来动去,起身四处走走是对心脏最有益的事情之一。对心脏和腰围都好。

第三,从你的错误中获利,对意外进行富有想象力的拓展,可以从中诞生出伟大的形态。 

泰德·雷斯基是纽约林肯中心大都会歌剧院的一位建筑师。 

他在画草稿时,一些白色墨水洒在了稿纸上。换做别人可能直接把稿纸扔了。但雷斯基从中获得灵感,设计出了星射线水晶灯,这可能是20世纪此类设计中 最为突出的一例。

第四,有时可以试试困难模式,不够熟练反而可以提高效率。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必要难度”。 

用键盘敲下详细的笔记似乎是掌握老师教授内容的最佳办法,以后可以逐字复习。 

然而研究表明,当我们不得不缩写,不得不概括演讲者的话,当我们用纸笔做笔记时,我们实际上正在处理获得的信息。我们在将信息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相比仅仅在誊写他人的话,我们也在更加主动地学习。

第五,从多样性中获得安全感

单一种植可以是致命的。

还记得土豆的故事吗?它一开始很高产,直到后面一落千丈。

多样性对于组织同样适用。

软件可以判断,过去是什么因素让组织里的人获得了成功。这有时候对甄选雇员也有用。

但请记住,环境一直在改变,而筛选软件并没有办法辨别,我们也没有办法辨别谁在将来会变得有用。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直觉,通过寻找拥有不同背景、不同视野的人,对算法的结果进行补充。

第六,通过冗余和人类的技能实现安全的目的

为什么两架737 Max飞机坠毁了?我们仍不清楚事情全貌,但我们知道如何避免未来的悲剧。我们需要多个独立的系统。如果一个系统失灵,其它系统便可以凌驾其上。

我们还需要训练有素的操纵者救场, 这意味着需要不断训练。

第七,做到合理的奢侈

托马斯·爱迪生是电影产业以及摄影技术的先驱。爱迪生为效率做出的贡献无人能及。但他节约成本的做法是失败的。

他的经理雇佣了一位所谓的效率工程师,建议他使用更多拍摄过的素材,并减少重拍的次数,从而节约成本。

爱迪生是个天才,但他并不理解专题片的新规则,以及失败正在成为成功的代价这个事实。

一些伟大的导演,例如埃里希·冯·施特罗海姆,则刚好相反。

他们是出类拔萃的剧作家,施特罗海姆同时也是位不可多得的演员。但他们没法限制预算,因此难以为继。

真正做到“理性的奢侈”的,是欧文·托尔伯格,一位具有天才般直觉的前秘书。他先后在环球电影公司和米高梅公司任职,成为了好莱坞制片人的模范。

04

总结

总结来说,为了变得真正高效,我们需要最优的低效。捷径或许是曲线,而非直线。

查尔斯·达尔文深谙其道。当他遇到难题时,他便沿着自家屋后的沙石小径转圈散步。

一条富有生产力的道路可以像达尔文的路一样是实体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偏离我们预想方向的一次绕路。

过度追求高效可能会降低效率,而一点点激发式低效则可以提升效率。有时候,前进的最佳方式是舍近求远。

82b234a82f4bef0f6801d071ca7cb84a.jpeg

觉得文章不错,顺手点个“点赞”、“在看”或转发给朋友们吧。

a8e74b9f6d8b5b60dd0a67cfbc8e6131.png

相关阅读:

恍如隔世的两个月

啥?这也叫敏捷?

从项目制到产品制,日子变美好了吗?

关于作者


刘华(Kenneth)

  • 著有书籍《猎豹行动:硝烟中的敏捷转型之旅》《软件交付那些事儿》

  • 《图数据库实战》中文译者之一。

  • 世界500强银行DevOps与云平台中国区总监

  • 敏捷、精益、DevOps专家

  • 公众号“敏于思 捷于行”博主

  • 精通极限编程、Scrum、看板方法、测试驱动开发、持续集成、行为驱动开发、DevOps工具栈、Docker、Kubernetes

  • 曾在QCon、GDevOps、DevOpsDays Meetup、中国软件技术大会、ArchSummit、Top 100等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 阿里云、谷歌云认证架构师

关注公众号看其他原创作品

敏于思 捷于行 

坚持原创高质量软件交付相关文章

觉得好看,点个“点赞”、“在看”或转发给朋友们,欢迎你留言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