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台=数字化+业务系统化+数据治理+科研团队

(懒得编辑,有缘人随意看,有意见请提)

数据中台是大工程

很多人问我啥是数据中台,怎么做?我想阿里爸爸的大佬也不是很清楚。我只能做个猜想。

“数据中台”的概念提自马财主,云徒科技帮忙搞出理论篇,看过他们的书,繁琐又复杂,不过干货还是有的,至少指导思想在。

根据个人经验做出了以下猜想,尽量(企图)简单化这个理论,用系统角度可以更好落地

数据中台=数字化+业务系统化+数据治理+科研团队

数据中台的核心,

1,最大化减少复用。科研复用,接口复用,业务流程复用,逻辑复用,代码复用(可能还很多复用)

2,最大化将共用(基础业务)数据集中到一个系统。

回头先讲下公式内的内容

数字化,既然是数据中台,肯定缺少不了数字化,业务数据数字化,线下数据数字化,以及共有导入平台(难免有没法做成系统输入的数据),自己数据归集。没数字化怎么数据中台嘞?基本的概念。

系统体现是: 全业务系统数字化,要求高可用,可实时抽取数据。以及一个导入系统。

同时存在一个类似数据湖,数据仓库概念的事物归集数据,应用实时非实时技术,还有一个可以应对多数据接口的层级,以及高可用不断数据服务器集群。

业务系统化(简称业务中台),组建业务统一逻辑团队或组织。针对共同kpi,共同基础数据进行规整。比如零售,用什么数据作为零售概念?订单的?开票的?发票过账?或者用采购单替代零售概念?

比如生产数据,什么算下线?哪个环节?什么环节?

系统体现:

一个类似公布系统,字典系统,公布各个kpi计算方式,签字人,历史文档。计算公式的演变原因。

同时还有一个监控kpi逻辑是否有变化的检查平台,是否符合预期。可以考虑从字段层级监控。

数据治理(标准中台),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台需要标准化。治理核心就是标准化,从技术层面。严格控制代码方式,建表方式。数据字典,如什么表什么字段,代表什么含义,精细到备注必须加内容。控制发布流程。审核缺失字段。转化不规则的业务信息为规则统一,如性别。ps:此处抛开元数据,因为元数据这东西都是由各自系统的log管理,我有时候不大明白数据治理的概念为何加入元数据管理?闲的?

系统表现形式:

一个数据清洗的系统,清洗规范统一,可以可视化规则。此内容可能需要借助业务中台进行规则管理。

一个规则审核系统,在代码发布环节监控如java 大概怎么规范,建表的语句,索引之类等

科研团队(研发中台)

一个技术的研究团队(可能需要再加一个业务规则的研究团队,但职业容易跟业务中台冲突,主偏向世面流行的业务和敏捷的业务逻辑流程规定定制化)

技术研究内容有,最新技术,接口可复用代码,逻辑代码可复用。

系统表现: 一个系统进行标准的输出,各个开发团队,需要建个表,或接口代码,点一下某某按钮,代码就“啪”,出来一个标准的模板。提供给中台下游使用。

同时只需要研究架构,开源部署之类的。开发提供环境(不论生产还是测试)给开发测试组使用。

然后加起来就,减少复用不管业务还是技术。

也把数据归集到一个系统。

补充下,各自下游系统可以将数据传到中台,中台清洗又反馈给下游系统。

补充下落地难度和落地方法论:

难度1,各系统,各组织不配合。

方法1,没办法。硬刚。这种项目自上而下的。中书省需要皇帝钦点。

难度2,开发成本浩大,布局范围大。

方法2,开发成本就是很大,非常大,小公司一般搞不起。或者精简化整个项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建立系统可以一步一步来,从数据湖建起,再做数据治理。后研发中台,后业务中台。同时同步数字化,哪个系统或业务变动最小,哪个系统搞。

难度3,团队内业务沉淀不够。

方法3,不同部门人员双职,或招有业务的人。这里难点在业务,不在技术。业务沟通,不在技术沟通。虽说这种系统有强制力,但是强扭的瓜不甜,何不如大家开开心心,毕竟业务还是他们在做。不要搞得别人觉得莫名其妙抢了他们业务一样。

以上为个人猜想,将内容简单化。从业务角度呢,有空再写一个。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