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memcahce 比较相似,但与 mongodb 完全不同,几乎没有可比性。
总的来说 redis/memcache 是基于内存的,讲究的是性能,多用作缓存层,比如说存放session。而 mongodb 是面向文档的,存储的是类似JSON的非结构化数据,查询起来非常方便,开发效率高,比较类似传统SQL关系型数据库。
普遍认为redis性能明显好于MemoryCache。所以这里主要比较 Redis 和 Mongodb。
体积
Redis是一个基于内存的键值数据库,它由C语言实现的,以单线程异步的方式工作,与Nginx/ NodeJS工作原理近似。所以文件非常小。编绎出来的主文件还不到 2Mb,在 Linux 服务器上初始只需要占用1Mb左右的内存。
Mongodb安装包则要大的多,跟mySQL差不多,都是百兆级的。
持久化
Redis是先读写内存再异步同步到磁盘,但持久化数据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每条记录都触发持久化,则性能优势则体现不出来,这里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在数据改动不够多时,数据还没有持久化就重启了系统,这部分数据是有可能丢失的。
这里可以在设置文件中设置与入规则: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以上规则表明,如果在1秒内发生邮900次数据发动,则开始写入到硬盘。如果10秒发生300次发动,则就持久化。
当你也可以设置成 save 1 1 每次发动都保存到硬盘,但是性能会下降。
MongoDB则不存在内存数据有可能丢失的问题,因为MongoDB每次改动都会写入数据库文件。
数据表
Redis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表,习惯上一般采用 schema:key 形式做为键值,其中
schema: 可理解为传统数据库中的表名
key: 可理解为表中的主键
比如将 user:1 中的name设置为kris
HSET user:1 name kris
Mongodb则可将collection当作表
var col = db.collection('createIndexExample1');
col.find({}).toArray(function(err, items) {});
数据写入
Redis 可以通过 hash set数据类型支持,JSON对象的写入,不过是二维的,有深层次JSON对象时,需要先序列化成string [JS代码]
client.hmset(user:1, { username: 'lee', age: '21' }, 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
})
实际上执行的则是
hmset user:1 user_name lee age 21
MongoDB支持复杂结构JSON文件的写入 [JS代码]
var col = db.collection('createIndexExample1');
col.insert([{a:1, node: {b:1}}], {w:1}, function(err, result) {
}
});
数据查询
MongoDB支持对JSON对象的任何层次和数据进行查询,使用起来非常方便:[JS代码]
col.find({ a:1 }).toArray(function(err, items)
});
Redis 出于性能考虑,不能按照 hash object的值来搜索hash对象。
需要借助一系列的复杂操作才能进行数据查询,这一点比较接近数据库的底层。
比如我们有三条学生记录,存放着ID,名字和姓名 [redis 指令]
# 添加 3 个用户和信息
hmset user:1 user_name lee age 21
hmset user:2 user_name david age 25
hmset user:3 user_name chris age 25
如果想要按name和age查询,则要创建相关的数据集合(set)来作为索引
# 维护age索引
sadd age:21 1
sadd age:25 2 3
# 维护name索引
sadd name:lee 1
sadd name:david 2
sadd name:chris 3
然后,求数据集交集(sinter),实现多条件查询,比如我们要名字是lee,年龄是25岁的学生
# 查找 age = 25 和 name = lee 的用户
sinter age:25 name:lee
-> 会返回一个空集合